导航菜单
首页 >  清北京故宫总平面图考研知识点  >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汇总版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汇总版

一、名词解释

木构架几种形式:

1.抬梁式: 梁柱结构体系,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用材较大,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空间相对灵活,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耗材较多。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

2..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

3.井干式构架: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4.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 .椽等构件组成。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5.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由门窗、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6.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平面形式:

7.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

8. 金厢斗底槽:宋《营造法式》称内外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于庄重的活动场所。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9.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10.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其进深为两间。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11.副阶:宋代也称副阶周匝,清代称廊子,主体建筑周围环绕一圈回廊。一般应用于较隆的建筑,如殿、阁、塔等个体建筑上,如应县佛宫寺木塔的副阶。副阶约在早商时便出现后一直盛行。

古建构件专业术语:

13.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 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4.步(架):屋架上的 “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5.举势:屋面坡度。

16.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7.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8.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9.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20.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21.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22.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斗拱:

23.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斗拱的作用:

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支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 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音损sun)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⑥装饰作用。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⑧模数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24.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

25.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

26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27.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

28.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

29.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

30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出一跳---四铺作;出两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据宋《营造法式》)

31.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32.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

33.双杪双下昂:双杪即出两个华拱,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

34.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35.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

36.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

37.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38.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39.抄:清式称翘,即向外出挑的拱,斗拱中每挑出一层称为一抄,故挑出一层的拱称为单翘,两层的称双抄(清式称双翘)三层的称三抄但较少见(清式建筑基本上不见)。

40.朵:宋式对由斗拱.昂.枋等主要部分组成的一组斗拱的整体单位的称谓,清式称“攒”。如柱间有五组斗拱,便称“补间铺作五朵”清式则称“平身科五攒”。

41.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 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柱:

42.叠梁式:又称抬梁式或梁柱式,是中国古木构架基本形式之一。

43.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44.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栿,桁,檩:

4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4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4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

4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 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49.金桁:又称檩子,宋式称平椽,是在脊桁与正心桁间各桁的统称。金桁由于在构架中的位置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位置靠上的称上金桁(宋式称上平椽)靠中间的称为中金桁(宋式称中平椽)位置靠下的称上金桁(宋式称下平椽)。

50.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51.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

52.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

装修(顶棚,小木作):

53.装修:宋代称小木作指装修,装修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类。①外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分隔物,门,窗栏杆等。②内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隔断,如罩,博古架,天花板等。③装修多元功能: a.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b.组织室内空间的基本手段c.性格的渲染要素.装修的特点是作承重构件,有很强的装饰性.但不同于装饰。

54.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55.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

56.平棊: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后代应用较广。

57.山节藻棁:出自《论语》据张从文注《四库全书》为“山形斗拱.雕花草粱柱”,亦即“房子上雕有山形的斗拱和画着花草的墚柱”。又据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称“节是斗拱,棁是爪柱”由此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抬梁式木构建筑。

58.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59.清式彩画: 合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级由高到低),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

60.罩: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

61.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 跳台。

62.屋顶曲线

1)檐口曲线 升起,唐宋有明显的 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

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 运用。佛光寺大殿。

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

63.抱厦:亦称龟头屋,是由两个九脊殿(歇山顶)作丁字相交的形式,其凸出部分便称抱厦。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四出抱厦”。

礼制建筑(陵墓):

64.明堂:古代礼制建筑之一。据文献载是黄帝始创,主要作祭天时以祖先配享的隆重祭祀之用,亦有“教化”功能。其平面为方形,以夯土台为中心,四周以台建屋,顶部又置室。中央夯土台,宋以前各代均立明堂。规模最大者为唐武则天于东都洛阳新建号称“万象神宫”其高约86m,明清乃无此项建筑。

65.辟雍:西周为天子所设置的大学。《礼制.王制》:“天子命之教,天子曰辟雍,因其四周绕水,“圜如壁”故名。它包含在名堂之中,现发现最早的辟雍遗址是西汉末年长安西郊的礼制建筑遗址。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

66.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

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

67.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68.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城市建设:

6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70.东西堂制:这是汉至南北朝宫殿布置形式。根据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型制,在高大的前殿内部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堂屋(即东西耳房或厢)称作东西堂制。

71.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致仕之士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殿,后堂为讲堂。

72.前朝后寝:这是古代宫殿自身的平面布局的形制。又称前殿后宫,外朝内廷,源于古代住宅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形式。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前朝”为帝王商朝政治、举行大典之处;“后寝”即帝王与后妃生活起居。

73.样房:清代专门从事建筑设计的部门。样房由雷姓世袭,称“样式雷”或“样子雷”。当时建筑设计着重于总体及装饰效果,至于大木作。瓦作。石作。彩画作等具体做法,只需按官方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办理,不需再做图样。近代的建筑设计部门,也称样房,或称打样间。样式雷是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74.烫样:清官式建筑模样(建筑模型)的称谓。其比例尺度也不同,可以总体烫样,包括山石。水地。花木。道路。房屋等;也可做单体建筑,能将基阶。斗栱。门窗。油饰彩画。屋脊吻兽等表达出来。清代烫样制作专案是雷氏家族世袭。其烫样在清华大学,北京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

75.都料:为古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非常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的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的工匠,唐时称“都料匠”。

一、 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0.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榫卯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房屋。

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2、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3、我国现存最早的宫殿遗址是商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4、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5、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贡献就是瓦的发明,严格的等级制度周制——“三朝五门”

6、春秋时期建筑特点:“高台榭、美宫室” ,开始始修长城,代表人物:鲁班

7、战国时成书的《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记载周代都城制度。

汉:8、汉朝,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普遍使用,出现了歇山等屋顶式样。此时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砖、瓦被大量、普遍使用。

9、汉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断类成的墓室,栢木心为黄色,木断头皆朝内,故称黄肠题凑:。

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里坊)。

三国,两晋、南北朝:

10、三国时期,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有中轴线,有明确的分区是:河北临章县邺城,

11、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现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最大的成就

12、我国现存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筑遗存中最早的一座,建于北魏,是一座15层的密檐式塔,是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两晋的开始兴起,到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隋、唐:

13.隋代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大兴城,其设计人隋匠宇文恺。

14、隋代,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15、我国最早的一座木构建筑是唐朝(建于公元782年)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16、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朝的(永宁)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也是我国最大质量最好的木构是晚唐(建于公元857年)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殿的平面采用了“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

宋代:

17、中国城市面貌在宋代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拆除坊墙,临街设肆,沿街建房,形成开放城市。

18、宋代的塔,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第一座琉璃面砖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俗称铁塔;现存最高石塔:福建开元寺双石塔。

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几种基本类型。

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和佛殿为主的佛寺的两大类型。19、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殿。

20、《营造法式》[宋] 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辽代:

遗留至今的两处最著名的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公元984年),

21、 独乐寺观音阁是辽代的楼阁建筑,上下柱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

22、现存最大的木构楼阁的精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塔,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是辽代(公元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名应县木塔

金代:

23、金代建筑,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例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元代,明代:

24、元代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元大都,

25、元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山西芮城道观寺永乐宫元初建筑,内中壁画著称;

26、明代,砌砖技术的大发展,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最著名的一处无梁殿是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

27、我国最完整的一部园林专著,记述了明代造园的理论与水平。是《园治》;作者是计成。

清代:清代在建筑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现在皇家苑囿上。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和在承德所建的避暑山庄“外八庙”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8. 北京故宫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29.清代彩画主要有:和玺、旋子、苏式三种类型。

30.我国古代园林分为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两大类。31.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是天坛,建于明代。

宋式,清式作法:

32.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上分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

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重檐、赞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

33.斗拱是由斗、拱、昂、枋四大部分组成。34.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材”、“契”,清代采用斗口。

35.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

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唐)朝,成熟于(宋)朝,在清代称为(斗口),是(大木大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36.宋《营造法式》平面分槽形式:有单槽、双槽、分心槽、金厢斗底槽几种。

37.“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

38.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 1930)年,创始人是( 朱启钅今)。

39.唐宋木构殿堂有(3 )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 )结构。

40.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 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 )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41.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建筑。

42.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居民区、手工商业区。

43.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44.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碉楼、土楼、窑洞、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阿以旺。

4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

46.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47.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观音菩萨 道场。

48.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塔院式 和 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的两大类型。

49.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50.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 干阑式 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 木骨泥墙 房屋。

51.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 )朝的(洛阳白马寺 )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 )朝的(佛光寺)大殿。

52.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朝,成熟于(宋)朝,在清代称为(斗口制),是(大木大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53.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黄)色,最低的是(黑)色,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

54.梭柱大约出现于(南北)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宋)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须弥座),是从(印度)传入的,由(佛座)演变而来。

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

55.“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折中主义)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沙逊大厦)和(上海汇丰银行)。

56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 里坊)。

57.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属于(阙)门形制。

58.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350/500)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东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楼阁式)门形制式。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

43.“阿以旺”是(维吾尔 )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带天窗的大厅)。

44.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 )和(凌恩殿 )。

45.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嵩岳寺塔)。

46.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 分),清代的斗口分为( 11)个等级。

47.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 ),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 佑国寺)塔。

48.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叉柱造 )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榫卯 )。

49.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 吕彦直),属于( 中国固有)风格。

50.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 )大学,那里曾是(学院 )派的大本营。

51.《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刘敦桢 )。

52.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 瓦和瓦当 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 高台宫室 的出现。

53.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 秦汉 的开始兴起,到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中国建筑史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B、摩尼殿C、飞云楼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燕下都故城D、东汉洛阳。

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B、第二年C、第三年D、第四年

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B、汉文帝灞陵C、汉武帝茂陵D、宋裕陵

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五台山)B、普贤菩萨(峨眉山)C、地藏菩萨(九华山)D、观音菩萨

26.()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B、山西应县木塔C、蓟县独乐寺山门D、河北正定隆兴寺

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B、普陀宗乘庙C、雍和宫D、席力图召

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

29.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

30.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

31西安半坡原始遗址属于___。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大汶口文化3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屋顶形式为___。A.单檐歇山 B.单檐庑殿 C.重檐歇山 D.重檐庑殿33. 现存我国最高的古塔是___。A.应县木塔 B.南京报恩寺塔 C.河北定县料敌塔 D.苏州虎丘塔34. 西安大雁塔形式属于___。A.密檐塔 B.喇嘛塔 C.金刚宝座塔 D.楼阁式塔35. 甘肃敦煌石窟始创于___。A.汉 B.魏晋 C.唐 D.宋36. 元代山西永济永乐宫保存了大量精美的___。A.泥塑 B.彩画 C.壁画 D.雕刻37. 现存砖砌长城建造于___。A.秦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38. 宋代木构架支撑脊槫的斜木称___。A.合榻  B.叉手  C.驼峰 D.托脚

39.“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文字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此段文字出自于:

A.《逍遥游》 B.《道德经》 C.《考工记》    D.《吕氏春秋》

40.四川山地住宅中,遇地形甚陡或不便修筑台阶形地基时,则依自然地形布柱作为房基。这种住宅被称为:

A.“一颗印”  B.“吊脚楼”    C.“碉房”    D.“干阑式”

41.《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工部工程做法》三本书分别成书于:

A.宋朝、清朝、清朝B.宋朝、民国、清朝  C.宋朝、清朝、明朝D.唐朝、清朝、宋朝

42.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大木作”和“小木作”是指:

A.“结构”与“装修”               B.“大料”,与“小料”

C.“粗加工”与“精加工”        D .“领班”与“工匠”

43.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减柱”、“移柱”的做法最常见于: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清代44.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A. 《周礼》  B.《商君书》  C.《管子》  D,《墨子》

45. 下列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哪一种等级最低?2 I+ z/ v( _  k) B1 AA. 悬山     B.歇山     C.庑殿     D.硬山

46% v2 t: j/ c9 {/ a' O- G15.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  J* M! h4 `% H& ZA.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B.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C. 陕西西安市唐大明宫麟德殿  D.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47% v2 t: j/ c9 {/ a' O- G15.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厨房和厕所通常布置在: ' n0 I" i+ O4 v4 [    A.正房            B.厢房         C. 耳房或后罩房 D.倒座48.《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和城市的景象?/ U. G- E0 Q# S& }9 K/ J4 ^  A. 唐朝长安(西安)    B.北宋汴梁(开封)   C. 北宋金陵(南京)    D.南宋临安(杭州)49.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为突出的有李诫(《营造法式》)、宇文凯(隋长安城)、蒯祥(太、中、保和殿,十三陵),这三个人所在的朝代分别是:" \/ f; X: C(  A.唐朝,宋朝,清朝    B.隋朝,宋朝,明朝   C. 宋朝,隋朝,明朝    D.宋朝,唐朝,元朝

50.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 51.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 52.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

53.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

54.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55.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56.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地藏菩萨D、观音菩萨57.“一颗印”是指( )A.一种脊吻 B.一种民居形式 C.一种角石 D.一种石刻图案58「和玺彩画」的内容以何为主?( )A.旋纹B.人物 C.龙和莲草 D.山水花草

59.天坛中祭天的建筑是哪一座?A.祈年殿B.圜丘 C.皇穹宇D.斋宫60.中国近代最高的高层建筑是().A.上海汇丰银行B.上海国际饭店 C.上海江海关大厦D.上海老锦江饭店61.隋代对宫殿建筑型制的影响为().A.出现御街千步廊B.工字殿C.采用北周“三朝五门”-三朝纵列的方式D.采用东西堂制62.汉长安城的位置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是().A.与隋唐长安城在同一位置B.在隋唐长安城的东北C.在隋唐长安城的西北 D.即明代长安城的位置63.在楼阁与塔等木构建筑中常用()结构来增加抗震能力。A.框架B.穿枋 C.斜撑 D.穿斗64.宗教建筑不包括下列哪一类建筑(). A.塔B.石窟C.寺庙 D.祠堂65.斗拱位于()构件之间。A.屋顶与梁 B.梁与柱 C.梁与枋D.枋与扩垫板66.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平面柱网特点是().

A.副阶周匝B.金厢斗底槽C.减柱造 D.双槽67.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是().A.梁思成、刘敦桢B.单士元 C.朱启钤 D.罗哲文

68.由唐至清斗拱的尺度、疏密程度的变化是().

A.由大到小到密 B.由大到小到疏C.由小到大到疏D.由小到大到密69.中国古建筑体系完全成熟的阶段是哪一代?A.汉B.唐 C.宋D.明70.中国古代塔身的体形,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形成了:

A. 连续的韵律    B,渐变的韵律 C. 起伏的韵律    D. 交错的韵律

71.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A.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C.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 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7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

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  

A. 空间与使用的辩证关系 B. 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C.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D.利益和功用的辩证关系

73.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  

A. 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74,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减柱”、“移柱”的做法最常见于: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清代

75. 《营造法式》编修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B.推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模数化    C.促进传统营造技艺在工匠间传授    D. 总结古代匠人经验,记载传统技术成就

76.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局部造型模仿了布达拉宫建筑的是:

A. 须弥福寿庙      B.溥仁寺    C. 普陀宗乘庙 D. 溥祐寺

77.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采用的结构、空间样式为:

A. 金厢斗底槽    B.副阶周匝     C. 单槽          D.分心槽

78. 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倒座”通常用作:    

A. 客房、仆人住所、厕所          B. 厨房、杂用间、仆人住所  

C. 客房、书塾、厨房、仆人住所    D.客房、书塾、杂用间、仆人柱所

79.以下对闽南土楼住宅的叙述中,哪—条是正确的?    

A. 土楼只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形式  B. 土楼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

C. 土楼底层结构为砖石,上部各层为夯土,坚如堡垒 D. 圆形土楼的中心为水池,供消防之用    

四.绘图并简述(共2题,共16分)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平面,立面。

2、故宫总平面(重点在中路(中轴线))。

3、北京四合院。

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

1、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2、举例说明古代木构的成就(以唐或宋为例)?

3、简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特点?

4、论述明清北京故宫中轴线的组成及其空间序列的特点?

5、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与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有那些?

6、试举例并绘图说明一种中国代表民居特色?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古城建设的经验?

8、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思想与特点(皇家于私家园林手法对比)

1、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答:1)、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

(1)重视台基: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2)屋身灵活: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3)屋顶呈曲线或曲面

(4)重要建筑使用斗拱: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5)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2)、院落式布局

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另外,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3)、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的。

4)、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的设计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有极大的优越。把人和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美好的景色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就形成了。

5)、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崇尚俭朴。

2、举例说明古代木构的成就(以唐或宋为例)?

答:1)、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2)、木建筑解决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木构架已定型化

3)、已经形成殿堂厅堂亭榭基本构架形式。斗拱结构功能、构造机能也能发挥极致,走向成熟

4)、除硬山外,其他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台基形式完备(素方、上下枋、须弥座)

5)、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建筑艺术加工真实成熟。

唐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3、简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特点?

答: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⑴主要特征:①面阔7间进深8架椽, 单檐四阿顶,屋面坡度平缓,举高约1/4.77;斗拱宏大,约为柱高1/2;出檐深远,出挑3.96m;②台基低矮,内外两圈柱,柱高相等—— “金厢斗底槽“采用三角形屋架与圈梁结构的结合(更利于抗震、抗风);③ 圆直柱,上端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斗拱作用发挥最完善;④ 脊槫径下不施侏儒柱,而仅叉手,是现存木建筑中孤例,上下平槫,下用托脚,天花用平闇;⑤门窗用直棂窗,吻为鸱尾,没有仙人走兽;⑥大殿外观间接、稳健、恢宏;色彩简单,屋顶用灰瓦,斗拱层和柱子用红色,之间用白色,基座用金色⑵剖面特点:①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② 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③ 运用了叉手托脚⑶ 立面特点:① 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②正脊--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③五个开间相等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④ 没有仙人走兽;⑤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⑥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⑦斗拱肥硕;⑧ 出檐深远.⑷ 内部空间处理:① 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闇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② 尺度把握较好,平闇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③ 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与平闇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④ 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

4、论述明清北京故宫中轴线的组成及其空间序列的特点?

答:北京故宫,中轴线上“自南而北”,在达到主殿太和殿前需经过1600余米长的轴线及高低大小不同的“五门五院”以衬托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威严,其他内廷和外朝两侧的附属建筑与庭院相对降低减小,以突出“三殿为中心”的皇权象征。

故宫建筑在布局上的主要特点——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神,中轴对称,前宫后苑

① 明清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

② 布局上对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达成者

③ 与北京城的关系:故宫位于北京城之中央,符合周礼王城规划“择中立宫”思想。

④ 总体格局:与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而建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了《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建造的。后面为内廷宫苑。景山矗立在紫禁城被,犹如天然屏障⑤ 轴线法则:宫殿建筑沿南北向的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设计思想。⑥  空间序列:沿主轴线以连续的、对称的、尺度丰富变换的封闭式庭院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并以此突出主要殿宇. 太清门到乾清宫,形成11个院落,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深远的空间。⑦ “三朝五门”之制:

⑧ 礼乐相成:故宫的建筑多遵循轴线对称法则,突出君权神权;“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布局又符合封建伦理纲要的要求,这些都是“礼”的反映。而这种“礼乐相成”的思想表达了儒家治世的理想境界。

⑨对比手法:为了突出主体建筑,故宫建筑群的设计中运用了多种对比手法。主体建筑与次要建筑开间进深、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台基形式等多方面的对比。尺度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 ⑩ 象征手法:有建筑单体的象征以建筑小品等不同层次的象征手法。前者如内廷之乾清宫象征天,坤宁宫象征地,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形成附会北极星及紫微垣的喻意;故宫建设成功之点:(1) 中轴对称:主体对称,实则灵活;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2) 院落空间:太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GC;(3) 建筑尺度:大典用处,高大宽阔;起居场所,尺度宜人;(4) 房屋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钻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卷棚等; (5) 装修色彩:尊者金、黄,次则赤、绿、青、兰、黑、灰;(6) 技术设施:金水河,(防卫,排水,防火用),八十口井,火道地面,自天安门始地面铺砖5—7层;紫铜下水管;屋面锡箔苫背等。

5、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与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有那些?

答:设计特色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天坛建筑的核心特色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尚的主宰。天坛就是为现实帝王与天的特殊关系而修建的,为了能表达天坛建筑的这一特性,天坛在设计意匠上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形”、“色”以及“数”的象征。  1“形”的象征:既表现为建筑基址的整体平面形状,也表现为各种建筑单体的平面形状。天坛基址平面接近方形,但两重墙北端的角均做成圆弧形,这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单体而言,天坛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物,如:圜丘、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平面皆为圆形,屋顶形式则是为圆攒尖,这些都是以平面和空间造型来象征“天”的意象的。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2“色”的象征:如明代祈谷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顶的上、中、下檐分别用青、黄、绿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与万物。清重建时将三檐均用蓝色琉璃瓦,只取其象征“天”的意象。再如另外一个单体建筑皇穹宇亦为蓝色琉璃瓦攒尖顶,有同样的寓意。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3“数”的象征:这一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天坛的主要建筑中,圜丘与祈年殿是主体。圜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层直径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1×9丈=9丈,中层直径3×5丈=15丈,地层直径3×7丈=21丈,全符合阳数。台阶、栏杆的数量均取九的倍数。坛面用艾叶青石,中心是一圆石,圆心外有九环扇面形石块,每环的石块亦为九的倍数。即,9×1,9×2,9×3……9×9。中层、下层也是如此。除了坛面外,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也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九重天的象征。祈年殿为三重台三重檐金色宝顶蓝色琉璃瓦攒尖圆殿,檐柱12根(12时辰)承下檐,金柱12根(12月)承中檐,同时两者又是24节气, 加上井口柱4根(四季)承上檐,这样就为28星宿。结构布局合理。它的造型由层层收进的屋檐、攒尖顶构成的外观给人一种强烈向上与天接近的感觉。它的室内空间很高、彩画绚丽,东西配殿各九间,有矮墙围成院落,也是应阳数之极数。

三、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1。中轴线布局2。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①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 ②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离主体③主建筑与环境④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⑤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落于绿色之中,⑥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祈年殿、皇穹宇)⑦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象西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也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积极层层渐收的三重檐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四、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6、试举例并绘图说明一种中国代表民居特色?

答: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三、四或五进院,大宅除纵向院落以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花园;北京四合院素朴、实用、色彩亦以灰色屋顶和青砖为主,强烈的封建宗教法制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的安排,严格区分内外,准备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有明显的中轴线;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垂花门的高度和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防风沙、防干扰和噪音,较安静;院是交流场所,但缺乏私密性;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纵深的、严整对称的组群布局,以居中的内院为主体;纵深轴线在这里既是起居生活的行为主线,也是建筑失控的观赏动线;过程要素为:正方(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倒座(会 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小姐居)抄手游廊,构成模式为一明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为:“正房+耳房”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古城建设的经验?

答:(1.)城市规划特点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和设计,这些制度对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产生很大影响。 2)重视城市的选址:依山榜水。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实行市里制度。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 4)采用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宫室、坛庙等重要建筑皆位于中轴线上。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引水入城,种植花木。 (2.)古城建设的经验

1)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皇帝往往派遣亲信大臣,“相土尝水” 。

2)古代城市重视防御,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并且长期采用里坊制。

3)城市布局或附会《考工记》的礼制规定,或因天材就地利,随宜布置。

4)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以适合我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5)重视木建筑的防火,望火楼、鼓楼、谯耧,供报时或报警之用。精于城市排水的处理,

6)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后代城市运用河道、沟渠以供撵泄雨水,明清时还有人专司疏浚挑挖之职。

8、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思想与特点(皇家于私家园林手法对比)?

答: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有极大的优越。把人和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美好的景色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就形成了。

以神州大地谴责不同的山川为本原,形成以山水为景观的造园风格。

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竟趣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之精在于“体宜”而造园之巧在于“因借”何谓“因借”,计成解释明确: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栅垭,泉流石注,互相借姿;宜亭斯亭,宜谢斯谢,不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也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官,极目所至,俗则屏之,不分町瞳,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传统的因借理论两点注意:强调“善于用因”强调“取景在借”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明了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设计思想: 1、园林布局; 2、水面处理;3、叠山置石;4、建筑营构。

分两种形式: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及区别:

1)前者以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为创作源泉。

2)前者以提供皇宫贵族休息,娱乐之处,后者是贵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乐 而建的。

3)前者在大范围内以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再适当点缀山石,山中叠山,假山与真山相结合。后者以山石造山为主。

4)前者花木配植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后者以单株为主。

5)从园林建筑来看,江南私家园林远比皇家园林尺度小、色彩淡雅和玲珑剔透。

6)从堆山和理水来看,私家园林讲究把假山和小池塑造出山水的野趣,而皇家园林利用自7)然地形,依山傍湖。

8)从花木配置来看,私家园林以观赏孤植的花木为主,而皇家园林综合运用丛植和孤植。

9)从空间处理来看,江南园林的空间更讲究通透和层次,而皇家园林的庭院部分常常较为封闭。

9,中国陵墓建筑地上部分的演变过程

答:(1)封土的沿革: 1)方上: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著名陵墓:秦始皇陵、汉茂陵; 2)以山为陵:特点:利用天然山体;著名陵墓:唐乾陵; 3)宝城宝顶:特点: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城内填土,砖城即宝城,城中的土高出城墙成一圆顶,称宝顶;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为(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为(牛河梁女神庙)。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我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实例为(陕西歧山凤雏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的修筑者为(李冰父子)。

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为(登封嵩岳寺塔)。

长城起源于(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相互攻击自卫。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斗拱在宋代也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拱”),在江南称牌科。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园的实例。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

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平面图为(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

我国古代石窟类型分为(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三种类型。

最早建于我国史迹的佛教寺庙是(洛阳白马寺)。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我国自然山水式园林在(秦汉)时期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大城周四十七里,陆八门,以向天八风,水八门,以法天聪,筑小城周十里” (观察当地水土,了解土质和水情,观天象看风水,建造了阖闾大城周围47里,四周城墙公开陆门8座,以象征天上的八道天风,水门8座以效法地上的八个卦位另外,在大城中还建造了一座方圆十里的小城)描述的是伍子胥设计春秋末吴国(原为楚国)(阖闾大城(今苏州))城市的情况。

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按《洛阳伽蓝记》所记,中间置塔,四面有门,塔后为殿。

唐代出现了专门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的阶层(都料匠)。

(柳宗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实践理论的风景建筑家。

隋代李春设计的(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

我国现存最早木构的木构建筑为唐代大中年间建造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五代时期,喻浩的著作为(《木经》)。

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是描述北宋时期(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市的风貌。

北宋时期米芾(fú)将叠石之法用(透,露,瘦,皱)四个字加以概括。

中国最早的琉璃塔是(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点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根本性的。

我国现存的唯一木塔是(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塔。

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则雕刻了我国现知最早的棱柱形象。

《平江图》描述的是南宋时期的(苏州)城。

(晋祠圣母殿)是我国宋代所留殿宇中最大的一座。

江南三大名楼是(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元大都水系规划者为(郭守敬)。

(明代)砖普遍用于民间建筑(地面以上),并出现硬山建筑。

明永乐年间建设的(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当时曾被誉为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

明代计成的著作为(园冶)。

明代帝王陵寝中,宝城与明楼之间的院落称为(月牙城)

中国古代建筑的模数集中反映在《营造法式》中(“以材为主”)这句话。

清代歇山建筑收山的收进距离依立面要求和山面结构而定,一般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一檩径(4.5斗口))。

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系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

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是由(样式房)和(算房)承担的,样房由雷姓世袭,称为(样式雷)。

苏式彩画萌芽于(明)代,取名、成熟于(清代)。

在中国古代,使用色彩也有等级限制,(金,朱,黄)最高贵,用于帝王、贵族的宫室。青绿次之,百官第宅可用,黑灰最下,庶民庐舍只用这类色调。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

单层塔大多用做基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前者已知最早遗例建于(北齐)后者为(隋代)。

唐塔大多为方形平面,八角的很少,(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是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建筑物)在园林中既是居止点、观景点,又是景观的重要成分。

清代李渔所著的(《一家言》)中“屋室部”对园林建筑的阐述。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

总的来说,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