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海外硕士一年能当大学辅导员吗  > 名校硕博的内卷新战场:进高校,当辅导员

名校硕博的内卷新战场:进高校,当辅导员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名正则言顺,有了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职业的吸引力大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与科研教学岗比起来,辅导员岗简直不要太好。

很多人进高校,看重的是稳定。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专职科研岗,说白了就是「临时工」,博士毕业签五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最后能「升」的不到两成,编制非常难拿。

如果做辅导员的话,只要聘期内没犯较大错误,基本都能顺利入编。无怪乎博士们都来竞聘辅导员了。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

其实,武汉大学并非唯一一所公开招聘博士担任辅导员的高校。在人才招聘网站的高校辅导员招聘专栏里,不难找到诸如重庆邮电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招聘辅导员的信息, 招聘要求普遍包括研究生以上学历,有的更是直接要求博士学历。

要求高,待遇也得高。纵观各个高校,辅导员有「五险一金」早已是标配,餐补、交通补贴等各项补贴也几乎应有尽有,教师公寓、家属就业、孩子上学的问题也都能解决。

一位高校任职两年的辅导员发帖称,自己每月到手的工资过万,还有各项补贴超过两千,此外还有绩效奖金每年至少 3 万。

笔者的哥们儿毕业后成为西南地区某顶级高校的校聘辅导员,第一年到手 16 万多。可见辅导员的待遇已经超过很多公务员,即便在一二线城市,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据说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可达月薪两万。如果考虑到寒暑假以及其他额外好处,这样的待遇对于任何一个寒窗苦读二十载的博士而言,都可谓诱惑大大滴。

所以,名校博士争相应聘辅导员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以后会成为常态。

博士竞聘辅导员,是高学历人才内卷?

博士就业一年不如一年,人才内卷越来越严重。 名校博士入职高校辅导员,成为高学历人才内卷的有力佐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人才内卷是必然结果。

从 1981 年我国重新建立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来,截止到 2019 年共培养了 88 万名博士,2020 年毕业的博士有 6.5 万,博士总数大概在 94.5 万。

博士就业的主流一直是高校,目前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有 47 万人,大约占全体博士的一半。但这并不代表博士毕业后有一半的可能性进高校。

据统计,全国高校的博士生在读人数为 52.4 万,包括 2020 年新入学的 10 万。但全国高校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 3.5 万左右,包括面向硕士和本科的辅导员岗位和其他行政后勤岗位。

稍微计算一下就会发现,按照现在的就业状况, 在读博士的「存量」用 15 年也消化不完;博士毕业生中仅有 1/3 的人能进高校。在就业市场里,仅论入职高校,博士已经远远供大于求,内卷不可避免。

那么,为什么博士们在就业时还是首选高校呢?

首先是惯性使然。这里的「惯性」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以父母为代表的大众认知中,博士毕业进高校是很好的选择;在课题组的氛围中,无论导师还是师兄师姐,也都倾向于进高校;在自己的认知中,一方面缺乏社会经验,一方面受到前两者的暗示,也觉得进高校不错。

第二,所谓的「稳定」。体制内很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尤其在疫情打击下,百业凋零,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入职高校就有可能拿到编制,以后就是「公家人」,哪怕钱少点,也总归稳定。

第三,所谓的「轻松」。高校教师能正常双休,还有寒暑假。在某些互联网企业接连爆出严重侵犯劳动法的事实后,高校教师的岗位相比更显轻松。虽然收入确实比公司少,但按照工作时间和强度换算,高校教师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第四,平台与发展。头部高校作为我国科研的重要承担者,学术资源优质,比绝大部分企业好太多;即便不那么知名的地方高校,也往往汇聚一地之精英,能量惊人。而且高校教师这个圈子总体素质很有保障,社会地位也很高,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前景比较好。

都知道博士毕业进高校好,但高校越来越难进,编制越来越难拿,还有无比坑人的「专职科研岗」。相比而言,有教育部文件支持的高校辅导员岗位,反而成了进高校的「捷径」,当然会让博士们青眼有加了。

毫无疑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