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浙江学考地理试卷真题答案  > 【试题赏析】2017年4月浙江学考选考地理卷解析

【试题赏析】2017年4月浙江学考选考地理卷解析

3、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3题,图②冲积平原、图③沙丘分别是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图①海蚀崖为海浪侵蚀地貌,图④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故选B。

第4题,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B。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完成5、6题。

5、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6、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5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缓解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故选B。扩大粮食进口规模,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没有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A、C错误;农村劳动力外流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的必然结果,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则会对城市经济和农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

第6题,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但也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①、④正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主要为非劳动力且素质没有保障,这一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②错误;平均工资是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③错误。故选D。

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

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

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

8、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第7题,从材料“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一句可知,要使三者在一连线上,人造卫星只能是绕太阳运行。与地球相比,该人造卫星和太阳的距离近了150万千米,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故选B。火星是地外行星,人造卫星拍不到其从日面经过的照片,D错误。

第8题,信息的获取和传输是遥感的核心技术,故选A。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气旋,顺时针辐散

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10、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电闪雷鸣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风雨交加

D.丁地阴雨连绵

第9题,根据等压线可知,甲地为高压系统,即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呈辐散下沉。根据经纬线可知,当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向,反气旋呈逆时针辐散。故选C。

第10题,甲地受高气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根据等压线和半球位置,乙地吹的是偏南风;丙地位于低压槽,气流交汇,且等压线密集,风云交加;丁地并未处于低压槽或低压中心,不可能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D错误。

11.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

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

第11题,雪的反射率高。积雪厚度大,地面反射量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大,年平均气温高。故选D。

12、右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

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第12题,由图可见A板块面积小,B板块面积大,两板块碰撞后B板块形成了高原、盆地、山脉等地形,这符合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其影响,故选A。

13、二孩是指育龄妇女生育的第二个孩子,下图为2015年我国某城市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二孩生育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的影响最大

②平均初婚年龄对二孩生育率影响不大

③二孩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负相关

④二孩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13题,生育率=一孩生育率+二孩生育率,由图可见,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的影响要比二孩生育率大,①正确。从材料无法得知平均初婚年龄,②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成正相关,而二孩生育率是出生率组成部分,③错误;二孩生育率与国家政策、家庭观念、经济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相关,④正确。故选D。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5、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第14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时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动的影响因素。

第1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因此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山坡地表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形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错误;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C错误;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地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成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D错误。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完成16、17题。

16、影响面粉加工企业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环境状况

C.原料 D.劳动力

17、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 D.资金与技术联系

第16题,从产业联系简图来看,“面粉加工”的上下游分别为“小麦种植”和“食品制造”,对应的主要区位因素为原料和市场,根据选项只能选C。

第17题,肉类加工和食品制造存在工序上的联系,属于生产协作,故选A。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

19、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

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潜力下降

第18题,我国多年冻土南界以北为多年冻土区,以南为非多年冻土区。由图可知,17-18世纪多年冻土南界比现今偏南,说明多年冻土区范围缩比现今大,气候比现今寒冷;又因为南界变化范围不大,因此寒冷期比冰期更合适,选D。

第19题,从17-18世纪到现今,甲地从多年冻土区变为非多年冻土区,热量条件改善,养分循环加快,生产潜力提高,故选A。

右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多发

B.土地荒芜严重

C.河流落差大

D.流域面积广大

21、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B.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

C.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

D.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第20题,梯级开发就是对于一些落差较大的河流采取修建多个拦河大坝和水库,使水流趋于平缓的水利工程。因此,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河流落差大,选C。

第21题,甲地位于田纳西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美国棉花带、玉米带范围,适宜发展种植业,选B。

下图为我国2015年软件业收入前十位省(市)统计图。完成22、23题。

22、2015年下列省份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的是

A.陕西

B.浙江

C.辽宁

D.广东

23、图中可以反映出

A.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

B.软件产业在长三角地区集聚明显

C.东北地区软件产业增速快于西部

D.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东部

第22题,软件业收入增长额=软件业收入x年增长率。读图计算可知,广东省是收入增长额最大的省份,选D。

第23题,读图可知,我国软件业收入前十位中,江浙沪排名靠近,且年增长率也较高。江浙沪三省中长三角地区人才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软件产业的集聚区,故选B。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部,这是教材知识,A错误;图中辽宁代表的东北地区年增长率明显慢于四川、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C错误;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中部,这也是教材知识,D错误。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24、25题。

24、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

25、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第24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结形成,属侵入岩,故选B。

第25题,实验记录了花岗岩表面淋水后,岩石内外温度变化。岩石内外部温度的差异会使内部产生张力,使岩石产生裂缝,属于热力作用引起的物理风化,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A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第26题图1

第26题图2

材料二:特拉维夫高度集中了以色列大部分高科技产业,许多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设有研发中心,被称为“世界第二硅谷”。

(1)图中A城市冬夏季节的气温特征是_____;该城市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成因是_____。(2分)

(2)意大利多火山,火山灰为当地种植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地_____和柑橘等园艺作物种植较多。2017年3月16日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来自_____层的岩浆流入积雪,引起强烈爆炸。(2分)

(3)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数十万难民背井离乡,经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B_____海峡进入欧洲。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3分)

(4)高新技术产业在特拉维夫集聚,说明这种布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解析】(1)考查气候特征。A地为地中海气候,成因和特征如下

(2)考查地中海式农业和地球内部结构。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主要的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地壳物质循环中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结构中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3)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欧亚分界线属于识记类型的知识,难度不大,主要是要能够区域定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如下:

(4)考查产业集聚,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意义:

27.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图1)及重庆市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A是,该主体工程西起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2分)

(2)宁夏彭阳县曾经植被稀少,如今通过造林工程,该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2%。这使大气降水后,地表水下渗重,导致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弱,生态环境改善。(2分)

(3)图中B(名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渭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属于,冬季风较弱时,加之居民(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增多,易发生雾霾天气。(3分)

(4)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3分)

【解析】(1)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识记题。

(2)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被覆盖率提高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使地表径流的量减少,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3)考查区域差异中南北方的分界线、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大气污染的原因。前两个知识点为识记内容,较简单;从冬季由于冬季风风较弱大气的水平运动使污染物水平扩散的慢,由于冬季气温低,对流弱,垂直方向上扩散不易,同时冬季取暖燃烧煤炭排放的污染物增多,大气污染(主要是雾霾)更易发生。

(4)考查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城镇空间分布特点如下图,结合图中信息,可得答案。

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

第28题表 单位:mm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6-9月占全年比重(%) 540.0 901.0 273.0 90.9

材料三: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渔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

(1)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3分)

(2)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4分)

(3)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

【解析】(1)①地处于几内亚湾沿岸,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偏转后形成的西南风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受北半球东北信风的影响,吹东北风。

(2)由图2可知,三地的气温差异不大,而降水差异很大。从气温信息可知,全年温度在24℃以上,全年高温(地处热带);从降水信息可知6月-9月降水最为集中,季节变化大,同时在图1中可以看出②地年降水量在500-1000mm(赤道低气压带夏季北移降水较集中)综上,可以判断②地为热带草原带。

(3)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气候中地降水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渔场的形成)、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考查选修内容)。渔场形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结合甲地实际,除温带以外的三个因素均有影响。

由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渔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可知,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材料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分)

(2)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定居后牧业抗灾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5分)

(3)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4分)

(4)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3分)

【解析】(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自然因素来看,由于定居以后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使产草量受自然的影响变小;从社会经济条件来说,定居以后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交通条件也必然改善。从生产特点来说,由于人工种草,集约化水平提高,产草量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疑问:从本题设问来看,应该回答区位因素的变化,但参考答案却给出了生产特点的变化,不知道是为什么?)

(2)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和解决措施。从材料中可知白灾是冬季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导致牲畜大量死亡。冬季草原地区气温低,当降雪量大时,积雪会覆盖草场,牲畜因寒冷和食物大减,造成大量死亡。定居以后种植牧草,饲料储藏增多,冬季圈养的圈舍比露天过冬保暖性强,利于牲畜安全过冬。

(3)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产业联系。该题考查“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结合材料和图示,从种养的角度来看,400毫米降水量附近,属于农牧的过渡地带,种植业、畜牧业均可发展;从加工的角度来看,靠近种养产品的供应地,即接近原料产地。

(4)由图可知,能见到北极星的地区为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角即当地地理纬度,所以该地为45°N,春分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由于是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面,结论就不难得出了。有纬度可知,该地位于赤峰以北,由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可知,该地经度为116°E,位于赤峰以西,所以该地在赤峰西北。

——解析老师:熊伟群、孙月飞

【参考答案】

— END —

编辑:孙月飞

教师群3|571885070

教师群2| 574096005(满)

教师群1| 511373627(满)

学生群| 292742165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享生活,爱地理,拥抱未来! 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