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教育教学

一、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教育部教育质量工程“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首批及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点,是浙江传媒学院最具影响力的二级学院之一。毕业生中有两位获得全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30多位获得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及“金话筒”提名奖。毕业生群体的社会影响力跻身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被社会广泛誉为“北有中传,南有浙传”。

学院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礼仪文化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配音方向)及本科学历教育的留学生项目。设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播音主持艺术方向)以及与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的视觉传播硕士项目。设有基础教学部、应用教学部、理论教学部、礼仪文化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产学发展中心、口语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世界休闲博览会礼仪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中华经典诵读基地;语言传播艺术研究所、播音主持传播优化研究所等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1人,师资队伍具“双高”特点:拥有高级职称教师3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后2人,博士及在读18人。三十多年的办学经历让学院拥有了丰富、优质的社会资源,一批来自全国各级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的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授、专家受聘为学院的专业导师。“名师效应”让浙传播音学子具有了专业能力强、岗位适应性好的美誉。

学院与媒体、企业及行业协会密切合作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每年承办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设备先进,有普通话语音发声实验室、导训实验室、广播播音主持直播实验室、微格实验室、配音实验室、电视直播实验室、虚拟演播室、主持人节目创作综合实验室等。实验室总资产达715.83万元,总件数2381件。实验实训中心实行课余开放制度,充分满足学生的艺术创作需求。此外,学院通过强化外联、科学管理、完善制度、规范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各级广电媒体、各类文化传播公司实践基地的作用,使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紧贴行业一线的发展。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怀下,近年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不断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频频斩获殊荣,吸引用人单位纷纷前来,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6%以上,学院连续5年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如今,浙传播音学子已遍布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及两岸三地。

专业介绍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技巧,具备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及播音主持创作能力,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及相关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及在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语言传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主干课程有:播音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业务、主持业务、新闻采访与写作、播音员主持人形象造型等。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配音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配音方向)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普通话语音与发声的技巧,具备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新媒体和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影视剧配音、纪录(电视)片解说、文艺作品演播、播音与主持艺术、配音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干课程有:配音导演基础、普通话语音与发声、配音表演基础、文艺作品演播、角色配音业务、播音业务、配音作品创作等。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礼仪文化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礼仪文化方向)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及播音主持创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及相关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形象代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主持、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交际英语口语、即兴口语表达、普通话语音与发声、主持业务、语言表达艺术、中外礼仪基础、形体礼仪、民俗艺术传播、专题活动策划、活动主持艺术等。

二、电视艺术学院

电视艺术学院是浙江传媒学院成立早、规模大、专业多的二级学院。学院影视艺术类专业齐全,各专业和专业方向之间协同共进,基本构建了“编、导、摄、灯、录、制”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开设电视编导和文艺编导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为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特色专业,开设制作、摄像和灯光方向。本学院各专业均隶属“戏剧与影视学”,该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

本学院现设有编导系、制作系、摄影系、录音系等4个系。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余人,讲师40余人,博士后3人,博士2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5%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和有广电影视工作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上。专任教师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第二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5位教师获得校“教学十佳”、“师德标兵”、“四有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实验设备先进完善,拥有实验实训中心面积达2235平方米,仪器设备2500多台(套),资产值2600万元左右。共建成4个实验大室,20个实验分室,其中“电视编辑与导播实验中心”为浙江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基本形成集影视摄影、照明、节目制作、录音以及电视艺术综合实践创作的实验室群。配备足量的松下AG-HPX303MC高清摄像机及以上档次的前期摄录设备,拥有高端电影摄影机阿莱艾丽莎并配套5个电影级标准UP定焦镜头、3D4K宽泰Quantel Pablo Rio后期电影制作系统配备Pablo原装调色台。有200平方米以上的摄制导播综合演播棚1个,100平方米以上的演播室照明实验室和影视照明综合实验室各1个。拥有高清8讯道移动导播系统并有包括模拟录音、数字录音、MIDI制作、同期录音技术及数字立体声混录实验室等多个多功能录音实验室。

学院设立校内外广播电视艺术政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100余个,设立“三原色”学生科研创新和学科大赛行动计划、“金鸥杯”影视作品大赛,学生实践创作作品屡获国(境)内外影视大奖,学院获国际国内各级各类影视大赛“优秀组织奖”。

学院各专业实施“重专业、实基础、强实践、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素以“能力强、基础实、上手快、后劲足”而为业界欢迎。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学院已为全国广电系统、影视界和文化产业机构输送了4000余名编导、摄像、灯光、制作、录音等广播影视专门人才,许多校友已成为广电传媒领域的骨干精英。

学院秉持“尚艺崇德,深闳致美”的院训,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宗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介绍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优势专业,开设两个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文艺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影视制作机构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撰稿、社教及文艺类、新闻类等节目编辑主持、广播电视文艺晚会、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视听语言、影视作品解读、摄影摄像基础、导演基础、电视剪辑、美学原理、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导播、影视音乐音响、纪录片创作、电视栏目创意策划、广播电视编导业务、影视表演、影视脚本创作、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等。

2.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其中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紧贴行业发展前沿,围绕电视、电影、广告、动漫、新媒体等行业或部门对视频节目摄制人才的需求,以创作为核心,培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具备良好文化素质、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艺术素养,拥有创新能力的创作型影视摄制人才。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立足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工作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剪辑以及后期特效制作,一是侧重于培养具有导演思维和意识、具备各种类型节目剪辑技能的视音频剪辑人才,二是侧重于培养具有数字化意识,通晓数字技术,具备特技合成、调色、以及三维设计技能的后期特技合成包装人才。

本专业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影视剪辑、影视特效。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视听语言、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影视美学、视觉原理、中外电视史、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导论、电视导演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电视剪辑、电视导播、摄影技术与技巧、电视摄像基础、影视造型与创作、影视特技合成、录音艺术、数字短片创作、视听节目形态研究、剪辑实务、电脑三维设计、影视片头与包装设计、数字校色、虚拟影像创作等。

3.录音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紧贴行业发展前沿,围绕广播电视、电影、游戏动漫、文化演出、网络新媒体等行业对声音创作、音效设计、音乐录制方面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熟悉各种音频技术设备的使用,掌握声音艺术创作基础理论和制作技巧,具备声音设计、录音制作、音乐编辑、音响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录音棚、文化演出团体、网络多媒体、音像出版、游戏动漫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设置有三个柔性专业方向:影视录音、音乐录音、音响设计。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音乐理论基础、录音听觉训练、影视音乐音响、声音设计、录音声学、录音技术基础、数字音频技术、音频调控技巧、电脑音乐制作、音乐录音、编曲、影视同期录音、混音技巧、拟音、环绕立体声节目制作、扩声技术、声学设计、广播剧制作等。

4.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电视摄像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电视摄影开设两个方向:电视摄像与照明艺术。

电视摄像专业方向紧贴影视行业发展前沿,立足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工作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电视摄像,围绕电视、电影、广告、动漫、新媒体等行业对摄影与灯光设计等创作人才的需求,以创作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具备影视画面创作所需的专业思维能力,系统掌握不同类型电视节目摄像专业技艺,能独立完成电视摄像、灯光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中高级摄像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摄影技术基础、视觉原理、经典影像作品赏析、摄像机原理与使用、电视摄影技巧、曝光控制与影调调节、电视摄影造型、照明技术、影视照明、电视广告摄影创作、纪录片摄影创作、剧情片摄影创作、多机位演播室摄影等。

三、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是浙江传媒学院工科类二级学院,拥有“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4个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联合组建了“中广信息网络工程学院”,每年从二年级大学生中选拔优秀生组建特色实验班级“中广班”。已为各地方电视台、电台、企事业单位等输送了大批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

电子信息学院师资结构合理,共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拥有“151人才工程”2名及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同时聘请了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作为特聘教授与客座教授;学院拥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媒体智能传播技术研究所”、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信息与通信工程”,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院设有浙江传媒学院智能媒体技术研究院、浙江省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和光电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两个校级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广电总局、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和众多横向科研课题,享有国内较强的以“广电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学院建有广电技术、广电通信、电基础、应用电子、大学物理等五大类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其中中广电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广电通信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具备省级重点视听媒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清数字卫星车、节目制作与媒资系统、播出系统、数字前端、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等一批先进实验设施,形成了完整的广播电视技术实验系统,实验室面积4200多平方米,总资产达3000万元。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和“十三五”优势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校重点专业。学院重点开展广电特色实践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每年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新苗人才计划)资助10多项,在各类学科、专业比赛中频频斩获殊荣,2013年度荣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2017年在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三等奖3项,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在其他专业大赛中共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

电子信息学院2017年开始实行电子信息大类招生,一年级不分专业统一实施基础课学习,二年级根据兴趣与学习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考评实施双向分流选择专业培养。

电子信息学院坚持“立足广电、夯实内涵、强化应用、彰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深化“新工科”建设理念,努力将学院建成“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优势明显、社会评价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学院。主动面向广电传媒行(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在视音频技术、传媒信号与信息处理、演艺设备与光电技术具备较强工程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大类招生专业

1.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浙江传媒学院申报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个广播电视工程专业。2006年遴选为我校第一轮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遴选为浙江省第二轮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遴选为省“十二五”优势专业,2016年遴选为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专业下设电视中心技术、网络媒体技术、媒体融合技术三个培养方向。

专业立足广电媒体,以视音频技术为核心,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视听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视音频信息的采集、制作、存储、管理、测试、播出、传输、交互等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视音频监控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电视原理、数字音频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媒体内容存储与管理、数字电视中心技术、摄影与灯光技术、网络媒体技术、视频测量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产业部门、广播电视行业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和移动开发技术等。

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电声学及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具备电子系统设计与应用、物联网系统设计与维护能力,具备良好的传媒文化素养,能在广播电视、舞台科技、演艺设备工程和物联网应用等行业从事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下设“物联网技术”和“演艺设备技术”两个培养方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设计工程中心、光电研究所等一系列学生实践、竞赛和科研平台,不断创新电子实践教学模式,近三年培养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达百余人次,2013年度荣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除公共基础课、电基础课和工科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光电子技术、数字系统设计、音响技术、灯光照明与控制技术、信息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与综合实践、嵌入式系统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

4.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以IP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并与电子、计算机等学科融合的复合

型专业。本专业立足通信行业,着重于信息的处理、传输、接收、交互等技术,具有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特点。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掌握数字视音频、通信系统和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通信工程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具备通信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分析测试、技术支持的能力,能够在通信运营商、广电网络公司和众多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电信业务IP承载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光传送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安卓程序设计基础、安卓网络程序设计、网络音视频系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专业综合实训等。

四、动画学院

动画学院是全国较早开设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自专业开设以来,学院针对学科特色及行业人才需求对专业精确定位,坚持以“理论紧贴前沿、技能与行业同步”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艺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200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10年立项为省级重点专业,2013年立项为省级新兴特色专业,2014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学院目前为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4人、硕士39人,在校学生1000余人。多名专业教师兼任专业领域的重要社会职务,其中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动漫博物馆特邀专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创作大赛评委、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评委等。学院重视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动画、漫画、广告及影视特效合成的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小王子》、《功夫熊猫1》的好莱坞著名动画导演马克·奥斯本(Mark Osborne)以及从事动漫和后期制作长达二十年、发行了包括41集全CG动画《乐高气功传奇》和42集《乐高未来骑士团》多部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Prime Focus World(DN母公司)高级副总裁肖恩 费尼(Sean Feeney)等国际大师;与国内多家新闻媒体保持紧密的行业联系及合作关系,并与中央电视台央视动画有限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为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根据教学与实训的需求,学院现建有动画基础实验室、高端动画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无纸动画实验室、绿幕抠像摄影棚、数字影像实验室以及学生创新中心等,逐步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师生教学良性互动,由师生创作及参与制作的多部影片在央视频道、各大影院播出,受到了业界广泛好评。如:大型原创动画片《孝女曹娥》、《天天健康》等,电视剧《天师钟馗Ⅱ》等。其中动画片《小鸡彩虹》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参加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新加坡ATF亚洲电视论坛,获得意大利海湾卡通节 “普钦内拉大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成为G20国际峰会官方宣传形象代表之一。《小鸡彩虹》系列动画片第一二季52集,2017年登陆央视少儿黄金档,获得全国第一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获得全国第一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小鸡彩虹》2017年成功与全球顶级媒体平台DISCOVERY探索频道签约,将首先在中东24国进行发行播出。

近年来,师生作品屡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奖项涉及柏林华语电影节、华盛顿华语电影节、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全国美展、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全国“百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学院动画短片奖、全国设计大师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浙江省摄影大赛、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等。

学院重视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迄今已多次承办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高峰论坛,并先后与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英国法尔茅斯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Falmouth)、知山大学(Edge Hill University)、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GOBELINS,l'école de l'image)等国际知名院校及Froundry、加拿大ModusFX等专业公司在教学、实践多个环节进行合作,扩大、深化了国际合作领域,为师生营造了具有国际视野、与业界接轨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

专业介绍

1.动画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动画专业为浙江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动画艺术理论和前沿动画技术手段,具备开阔国际视野及较强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动画行业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影视动画制作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游戏制作公司、网络媒体等领域从事动画项目策划与创意、动画编剧、动画导演、动画设计、美术设计及影视后期制作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下设二维动画、数字动画两个柔性方向,三年级后实行柔性模块培养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培养方向。

二维动画柔性方向侧重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扎实造型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通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动画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在动画前期创作、概念设计、定格动画、原画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数字动画柔性方向侧重培养能熟练运用先进数字动画技术进行综合创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将以三维动画技术为核心创作手段进行数字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手机动画、网络及游戏动画的制作工作,以满足教育、医疗、建筑、军事等相关行业的动画人才需求。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动画视听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台本设计、原画设计、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动画概念设计、定格动画、数字二维动画、数字绑定与捕捉、数字建模、数字场景、交互设计、数字游戏美术、动画后期合成等。

2.动画专业(漫插画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较高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和较强手绘能力,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流程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平面媒体出版机构等相关领域的创意、制作岗位上从事影视前期设计、动漫策划、漫插画创作、动画及游戏的原画设定、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工作。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动画视听语言、形式构成语言、动态造型基础、漫画分镜头设计、漫画背景设计、漫画角色造型、漫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立体漫画、动画剧作、印刷工艺与版面设计、插图设计、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顺应当前社会数字艺术繁荣发展大趋势,融合高新数字技术及新型艺术形式的新兴应用专业。本专业依托在影视媒体长期积累的教学优势资源,开展以视觉影像艺术为基础,以虚拟网络平台、交互媒体平台、实景公共空间平台、VR/AR/MR/HOLO立体影像平台等为载体的相关媒体艺术教学与创作。本专业下设影视广告制作、数字交互艺术两个专业方向,通过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以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和创作技能为基础,结合各类不同数字技术工具、平台,创作侧重于影视广告艺术形式或新兴交互艺术形式的相关艺术内容。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互联网媒体、数字娱乐、广告设计、展览展示、数字演艺、影视特效以及电视台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的创作工作。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数字立体影像设计、数字交互应用设计、数字展示设计、影视包装设计、数字合成、数字剪辑、数字校色、数字三维设计、数字交互艺术创作、数字影视广告创作等。

五、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以文化经济与传媒管理为特色,是国内知名的在文化与传媒管理方面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管理学院。学院主要为广播影视媒体、报刊杂志社、出版和宣传部门、大中型文化传播企业、广告公司以及相关企业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文化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人才。2011年获批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新闻与媒体管理方向)研究生。

管理学院共有教职工47名,拥有专职高级职称教师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硕士生导师10名,海外留学归国专职教师7名,外教1名。学院现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1名,浙江省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五星青年教师1名,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校教学十佳3名,师德标兵4名。学院专任教师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16名,学院聘请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作为特聘教授与客座教授。

管理学院设有文化产业管理系、经济学系、会展经济与管理系3个系,1个学校重点研究所——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现有文化产业管理、经济学、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200名。管理学院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现为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媒介管理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管理学院具有浙江省高校中唯一的集三个省级传媒与文化研究机构于一体的平台优势,即一个省级创新团队——“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平台——“浙江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与一个省级研究机构——“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实验设备精良,建有价值近700万的中央财政资助的实验室传播与文化产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媒体创意策划与管理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室,浙江省财政资助的文化产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实验室,媒介测评与分析实验室,影视制片管理实验室以及校级实验室国际文化贸易实验室,为实现特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管理学院在教学、科研、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学院现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各类省部级基金等20多项。学院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走在学科的前沿,并以此融入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询,曾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学院积极开展浙江省重大委托课题《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研究》、《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研究,为浙江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的起草提供决策建议。近年来,学院共出版专著29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为数十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广播电视局(台)提供发展规划制定、节目策划与点评、频道改造、系统培训等,有效服务于地方和行业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曾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管理学院承担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3项,浙江省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6门。青年教师连续4年在学校的教师技能竞赛中包揽前三名。文化产业管理系、经济系被授予浙江传媒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连续4年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9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评为学校“文明单位”。

管理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至今,25%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去国外对口院校学术访问、教学交流、合作攻关和学历深造的经历。我院本科生有很多机会到和我校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英美名校读本科双学位或者攻读硕士学位。学院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科研、自主创业、学生工作、毕业生工作都位居学校榜首。

专业介绍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设有媒介经营管理、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三个柔性方向。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了解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市场规律;熟悉文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和竞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懂经营、会管理、善策划、能核算”的知识结构,能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协调、项目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投资学(双语)、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技术管理学、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媒介经营管理概论、文化产业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政策学、国际文化贸易(双语)、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媒介评估与分析、艺术管理、ERP原理与实践等。

2.经济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设有文化与传媒经济、互联网经济与金融两个柔性方向,着力培养兼具传媒和互联网特色的经济学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实宽厚经济理论功底,熟练现代经济学理论,通晓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财经专业知识,知识面较宽,具备较强外语交流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国际性视野和前瞻性思维能力,能够向文化、传媒产业等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传媒文化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浙江省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网络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投资学(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统计学原理、网络金融、网络营销实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经济法概论、ERP原理与实践、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媒介经济学、广告学概论、文化政策学、媒介经营管理、媒介评估与分析、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经纪人、网络金融、电子商务、证券投资分析、公司治理与资本运营、中级西方经济学专题等。

3.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设有展览与旅游、会议与酒店两个柔性方向。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要,熟悉会展业发展规律与特点,具有“懂经营、会管理、善策划、能营销”的知识结构,具备策划、文案、营销、经营、管理与核算等项目运营能力,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会展行政管理与行业协会、各类会展场馆、参展企事业单位、会展设计企业、会展商务服务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协调、项目管理、营销推广、资本运营等会展业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培养具有创意策划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具有整合营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项目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管理与实务、会展平面设计、场馆管理、展示艺术设计、展览策划与组织、会议策划与组织、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等。以及展会跨文化实务、奖励旅游、客户关系管理等拓展选修课。

六、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共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44.11%;博士后1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70%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学院常年聘请英语、法语和日语外教近10名。学院在校生近1000人。学院教职工爱岗敬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省级优秀党员、省级师德标兵各1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名。近五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哲学规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教师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教育部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学院的学生工作、就业工作位居学校前列。近五年,我院曾先后被评为校“文明单位”创建优胜单位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学院现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本科专业方向(艺术类)和英语专业(非艺术类),下设英汉双语播音系、法汉日汉双语播音系和外语系,实验实训中心设备精良,功能齐全,满足学生采、编、播、译、制等技能的实践和教师的教学需要。

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抓学科竞赛,推进学风建设;抓国际合作,推进优质就业”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深化“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宽广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文化传播人才。近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级各类翻译大赛、英语演讲等竞赛中获大奖,每年大约40%左右的学生考取国(境)内外高校研究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既精外语又通新闻传播的优秀人才。

学院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先后在浙江卫视国际频道、江苏广电集团、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杭州市政府英文网站等建立了专业实践基地,与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搭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平台。

学院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宽,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建立了3+X硕士项目,与法国勃艮第大学、里昂政经大学和圣埃蒂安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和上智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派送教师、学生到海外访学和交流学习。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双语播音专业于2015年被批准为浙江省高校首批国际化建设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十三五”期间校一流培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砥砺前行,努力打造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介绍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双语播音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汉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理论,具备新闻传播、语言学知识,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影视中心以及网络媒体从事双语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新闻采访和编译,具有一定的对外传播策划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时能在旅游会展、翻译、外事等行业(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于2015年被批准为浙江省高校首批国际化建设专业,注重培养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媒体技能为特长、跨文化传播为优势,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时代观念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英汉双语播音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办学经验丰富,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传媒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新闻采写、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播音与主持:理论与实践、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现场报道、播音业务、主持业务等。

法汉、日汉双播专业充分结合了小语种特色和传媒优势,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

2.英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两个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及现代传媒事业发展需要,能在传媒、外事、教育、文化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报刊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作品导读、英语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第二外语等。

七、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2018年招收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产品设计等5个专业的学生。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拥有“摄影”省级特色专业和“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两个校级重点专业。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优势突出,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我校首个经教育部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开展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与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的“2+2”双学位合作项目。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拥有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师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1项,主持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主持省级创新实验区项目(课程改革)3项。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明显,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的“视觉艺术教学实验平台”、“视觉交互与模拟空间实验室”以及“服装设计与造型实验室”、“饰品与美容设计实验室”、“摄影综合实验室”等,实验设备资产总值近1000万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博士11人(其中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5人。学院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人才等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创作人才。教师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意大利A设计奖”、“省电视牡丹奖”、“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家”、“省五个一工程奖”、“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省优秀教师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省好支书”、“省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等一批省级以上奖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获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

学院依据学科发展的趋势,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对外合作两条路径寻求突破,建有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管理委员会文创实践教育基地”,先后成立了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传媒学院(濮院)创意设计工作站”、“浙江传媒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联合设计·创意与管理中心”等协同创新机构。学院承担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运河影像志”、“博物馆视觉文化形象创意设计”等一批横向课题,组织了“‘徐肖冰杯’全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第二届舞美灯光设计国际论坛”、4届“丽水摄影节·国际高校摄影联展暨摄影教育论坛”、“‘菊’中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等大型学术会议、展览,作为秘书处单位组织承办了5届“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学院专业教师担纲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道士下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日》、《红楼梦》等一批具有全国、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戏剧作品的美术设计及服装设计。

设计艺术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平台,建有青年创业孵化园,推出“彩虹云梯”专业实践服务工程、“创业生存训练”等学生实践项目。《“移动三脚架”:让爱更有力量——浙江传媒学院以“立德、立学、立人为目标打造影像文化》项目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影行定格·行走中国”浙江传媒学院移动三脚架影像传播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获中国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移动三脚架”实践团队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全国“先进团队”、浙江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所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创作能力;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创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等指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2017学年,有300余项学生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以及其他专业竞赛中争金夺银。

专业介绍

1.摄影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特色专业和校重点专业,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专业排名中:2015年、2016年、2017年连获5星评价、位列全国第二。本专业一直秉持“保持特色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培育、创作创新能力提升上形成优势,逐渐形成“务实并追求卓越”的办学风格。通过举办“‘徐肖冰杯’中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丽水摄影节国际高校摄影联展暨摄影教育论坛”、组织参加国内外的专业展赛,形成了专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本专业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还聘请了陈小波、王保国、傅剑锋、李楠等业界专家为客座教授,并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联合课程、联合展览、外教工作坊等合作。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摄影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及融合媒体领域的理论与技能,能在新闻出版、商业广告、文化宣传、网络通讯、融合媒体等宣传媒介、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专业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目前,摄影专业分为新闻纪实摄影方向、商业摄影方向及融媒体影像方向三个柔性专业方向。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美术基础、视听语言、构成、摄影技术与技巧、中外摄影史、摄影伦理学、摄影造型、数字图片处理、影视摄制基础、人像摄影、大画幅摄影、广告摄影、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出版与数字输出、纪录片创作、微电影摄制、艺术品营销与策展、纪实摄影创作、商业摄影创作、融媒体创作及工作室课程等。

2.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专业实行设计学类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根据学生专业特长、综合考评结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双向选择,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建于2002年,在校学生240多名。本专业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通过多年发展,已建成为在国内有一定特色与知名度的本科专业。在国内标识设计教育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是中国首个专注于标识设计领域的大学生竞赛——“金标奖”的创办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为本专业的特聘教授。本专业拥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在意大利A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全国美展、全国设计“大师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中多有斩获。2017学年,学生作品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6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7项。本专业鼓励教师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强调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在项目化工作室制教学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专业与TBWA、奥美、电通、DDB、正邦、东道、娃哈哈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本专业还与国际名校芬兰阿尔托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了教学合作。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能在平面设计机构、广告设计公司、标识设计公司、文化艺术策划机构、互联网企业、出版社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新媒体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专业导论、设计史、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图形与图案、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新媒体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专题设计、工作室课程等必修课程和主要选修课程。

(2)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国内较早开展影视衍生品设计的产品设计专业之一,设有影视文化衍生产品、民间艺术衍生产品两个柔性专业方向。

专业立足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科背景、桐乡地域特色文化,适应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的产品化衍生趋势,将影视、动漫、游戏、文物、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IP内容注入产品制造中,面向浙江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玩具、礼品、文具、旅游纪念品等制造业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将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商业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具备产品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功能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交互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工业设计史、典型产品解析、产品手绘技巧、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设计软件、产品设计工程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与工艺、设计制图、影视衍生产品设计、民间艺术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产品快题设计、工作室课程等。

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02年,主要面向戏剧影视场景设计和戏剧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两大领域,适时地填补了省内该专业的空白。本专业201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并被广大师生誉为“传媒最具特色专业之一”。在2017年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全国第八。本专业拥有中国金鸡奖获得者韩忠等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建有“韩忠戏剧影视美术创作工作室”等影视美术设计工作室。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含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道具设计以及后期特效)等方面的创作能力,适于在剧院剧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互联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戏剧影视场景、道具、人物造型和后期特效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本专业分设“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与“人物造型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要。一年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实施统一的基础课教学;二年级,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学习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和双向选择,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

此外,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与韩国美容科学教育领域的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选拔以“2+2”方式进入韩国光州女子大学交流学习获取双学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戏剧影视美术概论、戏剧影视人物造型概论、影视美术创作与体现、舞台设计创作与体现、影视前期概念设计、演艺化妆设计与体现、演艺服装设计与体现、电脑辅助设计、戏剧影视美术制图、特效化妆、时尚创意造型设计、现代发型设计与制作、毛发制作等。

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学制四年)

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我校经教育部资格认定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见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approval/detail/935,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该专业依托设计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英国考文垂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设计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服装与服饰设计理念和流行趋势,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外企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教学由英国考文垂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完成,学生在浙江传媒学院完成四年学业。符合条件者将获得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英方艺术学学士学位。(详见项目简介)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服装造型基础、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史、服装技术、职业规划、服装设计导论、服装市场考察、服饰配件设计、服装设计软件、视觉传播、广告学概论、服装工艺与制作、针织服装工艺、服装情境设计、中外时尚作品选读、服装摄影、服装设计、综合设计、服饰研究、服装市场研究、服装项目设计、服装营销、服装项目实践、服装产品实现、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展示等。

八、新媒体学院

新媒体学院是我校工科类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浙江省级重点学科——“交互媒体技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网络媒体技术”和浙江省高校“十二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动画与数字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一流培育学科A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职教师41人,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19人,博士在读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1人;学院现有在校生共1200人。学院多名教师兼任专业领域的重要社会职务,其中包括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联合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计算机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评委等。

学院现有国家财政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省财政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等多个基地和实验室。近几年,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省基金、省科技厅项目等二十余项,出版著作(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学院设有虚拟现实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娱乐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以及人机交互等,由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工作室与多家企业有深入人才培养合作,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和项目创作指导,完成了一批高质量VR和AR作品,如与中南卡通合作的《乐比悠悠海底世界VR游戏》,与鬼吹灯电影特效团队合作的《鬼吹灯》线下VR体验项目,与西湖艺术博览会合作的《三潭印月VR》,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水墨风格天气互动展示系统》等。

2017年学院签署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软国际浙江传媒学院实践基地”,将基地运作的全套资源部署在校内,通过实训项目,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学校教育贴近社会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