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在学校科研部门指导下,联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科学与数学》《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流通经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编辑部,共同举办“流通经济与管理前沿论文工作坊”,旨在构建有利于作者、审稿人、编者共同交流的学术空间,繁荣相关学术研究。希望借助本工作坊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促进优秀知识成果交流与公开发表。本届工作坊自4月15始,至8月31日止。
开坊会于4月15日9:00正式召开,邀请到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主编杨晓光研究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李琳,《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姜莱博士后,《中国流通经济》总编王可山教授。会议上半场由经济学院院长张国胜主持,下半场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庆主持,共有70余名师生线上参会。
会议伊始,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卢向红致辞,首先代表校领导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感谢各位主编用这种工作坊的方式给我校师生讲解如何写好论文,使广大师生发表的论文能够更加契合期刊的定位和选题,希望通过此次论文工作坊能广交学术人才,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预祝工作坊圆满成功。随后,四位主编老师对各自期刊的定位、选题和选稿依次进行分享与讲解。
首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编辑部的李琳主任分享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如何处理稿件”,对期刊基本状况进行了讲解,以便老师们了解期刊的整体实力和学界地位。随后对审稿流程与稿件质量甄别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说明。一篇论文稿从收稿到录用总共要经历初审、编委初审、外审、编委外审、退修、复审、编委终审、主编终审等一系列环节,并针对一些优质论文和问题论文就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具体地分析。最后,就审稿时期刊的关注焦点、科学的问题导向以及对学术道德问题和申诉稿件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之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编辑部主编杨晓光教授分享了“如何做出受欢迎的经管论文”的经验。杨晓光老师将其分享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科学研究的“凤头”——起步清晰、科学研究的“虎肚”——深远可靠和科学研究的“豹尾”——行文吸睛。生动形象地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和行文方式进行了阐述。杨老师指出,写论文要明确研究选题的指向,形成正确的研究问题,并设计出清晰的研究方案,做实做长文章的逻辑链条,依靠来源可靠的数据深化数据分析,同时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进行精雕细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第三位主讲人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编辑部副主任姜莱老师。姜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学术论文写作与热点选题思考”。姜莱老师在前二位老师分享内容的基础之上,对论文标题的选择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列举了一些过往经手过的问题标题,并对其要点进行归纳总结,随后又对文章的结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提炼和学术道德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在最后,姜老师还特别指出了一些2022年的热点选题,给处在开题困境中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灵感和方向。
第四位主讲人是来自北京物资学院学报《中国流通经济》期刊的王可山总编。王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中国流通经济》选题与选稿”。王可山老师从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三个方面对期刊质量做出分析,指出会从这三关对文章进行把控以决定是否用稿,并指出这三关内部所蕴含的具体要求,最后介绍了2022年的重点选题。
互动环节中,李老师询问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经管类文章的录用比例、文章字数要求以及具体的审稿周期。杨晓光主编指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录用比例一般在8%,字数方面不做具体要求,审稿周期完整下来大约要一年的时间。王老师询问了论文在初审和外审过程中被退稿后续是否还能再投,以及外审过程中不同的外审专家意见不同时会如何判定?对此,杨晓光老师认为退稿后稿件若有实质性的修改,是依然可以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