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汉语言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

众所周知,2020年是第一年考大综合,川大的最新真题也尚未对外开放,慧子学姐找了几位去年考过的学长学姐,集众人之长,每人回忆一些,促成了这份2020年真题回忆版,供广大学子参考。

因为考试范围的巨变,2020年之前的真题,参考意义相对要小一些,2020年的真题参考价值巨大,每个板块所占比较在这份试卷中也一目了然,另外,参考答案也附了在上面,供大家参考学习,真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拿走不谢!

1.1918年12月( ) 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启蒙宣言。

2. ( ) 和田汉、宗白华在通信集《三叶集》当中,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话“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奉为创作宗旨。

3.闻一多的《死水》体现了豆腐块式的整齐,而( ) 则化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烛成灰泪始干”。

4.“淦女士”本名 ( ) ,1926年出版书信体小说《春痕》。

5. ( ) 在1929年创作的诗歌《我的记忆》,被认为是现代诗派的起点。

6.在徐志摩的诸多弟子当中, ( ) 以《断章》中的四句诗一举成名。

7.沈雁冰不仅革新《小说月报》,更以 ( ) 的笔名创作了《幻灭》《追求》《动摇》《虹》等革命小说,并完成左翼文学经典《子夜》。

8.钱钟书的小说 ( ) 写了方鸿渐等知识分子的卑微生活。

9. ( ) 的“新诗现代化”和“新诗戏剧化”系列论文,体现了英美新批评对中国现代诗论的深刻影响。

10. ( ) 所作的诗歌《你见过大海》和《孩子们的合唱》,是“第三代诗歌”中的名篇。

11.在《尔雅》注本中,清代有两家成就最高,一是 ( ) 《尔雅正义》二十卷,二是 ( ) 《尔雅义疏》二十卷。

12.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 。

答案:

1.周作人 2.郭沫若

3.《 红烛 》 4. 冯沅君

5.戴望舒 6.卞之琳

7.茅盾 8.围城

9.袁可嘉 10.韩东

11.邵晋涵 郝懿行

12.音序排列法、部首笔画排列法、编码排列法

1.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

2. 比较文学变异学

3. 过录本

4. 批校本

5. 音素

6.六书

7.虚词

8. 汉乐府

9.竹林七贤

答案

1.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在古希腊悲剧中,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常见的主题.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知的,是不可抗拒的,是冥冥中的一种巨大的力量.而人的行为与意志,常常处于与命运的悲剧性冲突之中.《俄瑞斯特斯》三部曲中的人物都被复仇神所控制,因为复仇的最初原由是阿伽门农为了出征而杀女的事件,于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悲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对普罗米修斯来说,命运就是宙斯,《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是一种不可知但绝对邪恶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将正直、善良、勇敢的俄底浦斯投入杀父娶母的深渊.

2. 比较文学变异学——“变异学”的首次命名出现于《比较文学学》一书中的第三章“文学变异学”,并将其分成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主题学、文类学、文化过滤及文学误读,但在理论层面上未对“变异学”的命名展开过探讨。是指对文学作品在跨语际、跨文明的传播交流和相互阐发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变异现象的研究。

3. 过录本——版本学术语,指依据祖本钞录的本子。就是誊录本,又称誊抄本,指依照一个本子誊录过来的意思。要称过录本,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在过录时,它是忠实于那个据以过录的本子的,而不是有过乱篡乱改的;二、必须有其母本存在,二者可以对照着看。

4. 批校本——指有校勘、批语、评论的刻本,名家批校本,是指在一部书中有名人的点校、题跋、批语等。古籍中如留有名人的墨迹,则更为珍贵,其价位要相应地高出原书数倍乃至数十倍。

5. 音素——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依据音节里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音素分为元音与辅音两大类。如汉语音节啊(ā)只有一个音素,爱(ài)有两个音素,代(dài)有三个音素等。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统一标示各国语音的字母。也称为“国际语音学字母”“万国语音学字母”)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一一对应。

6.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7.虚词

7.虚词——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除副词外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

8. 汉乐府——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收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原是秦汉时期音乐官署的名称。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乐府又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后人模拟、学习乐府形式进行的创作,不管入乐与否,也都称为乐府。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上邪》《有所思》《病妇行》《饮马长城窟行》。

9.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七个人。由于他们个个都是魏晋时期的风雅名士,而且喜欢聚集在竹林之下饮酒作乐,过恣意潇洒的人生,故而得名竹林七贤,嵇康是竹林七贤之首。

1.请谈一谈“朦胧诗“的文学史意义。

2. 简述明代小说的发展及成绩。

3. 请举例说明但丁《神曲》的艺术特色。

4. 简述古籍校勘的方法。

5.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主要规律。

6. 谈谈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关系。

答案:

1.请谈一谈“朦胧诗“的文学史意义。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朦胧诗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提出了回归艺术本身的主张的流派。众所周知,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所区分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的格式体例不同,更在于它的美学特征、发生方式、艺术手法的不同。看看五十到七十年代的“诗歌”,没有这些,就都沦为了大嗓门的口号,简单粗暴毫无价值。而从同一时间的部分白洋淀诗歌中也可以看出来,诗歌技巧并没有被失去,它在地下生长,生机蓬勃。

客观的讲,朦胧诗只是举起了了人文主义复兴的大旗,提出了诗歌回归艺术的主张,而并非主张诗歌都要朦胧,这是现代诗歌的起点,也是基本功,更是许多人诗歌生涯必经的第一步,在那之后,中国现代诗歌离开了工具论、唯宣传至上政治至上的阶段,正式进入了成长期。

2. 简述明代小说的发展及成绩。

明代小说明代小说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可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长篇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类:①历史演义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②英雄传奇小说。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③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④世情小说。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⑤公案小说。明后期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是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反映。较著名的公案小说有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和无名氏的《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等。

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3. 请举例说明但丁《神曲》的艺术特色。

(一)构思宏伟,结构富有严密性、均衡性与完整性;

(二)主要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示手法;

(三)用意大利语写作,语言丰富、生动,写情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性格非常鲜明;

(四)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特点;

西方四大古典名著:

但丁《神曲》,荷马的《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

4. 简述古籍校勘的方法。

“校法四例”由历史学家陈垣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对校法是据同一书之别本以资比照校勘之法。本校法是据本书前后文以资参校之法。他校法是据他书以校本书之法。理校法是据内在理证以定是非之法。由于上述四种基本校勘方法各有优长与所短,因此在具体的校勘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二种以上的基本校勘方法才能取得较为可信的结论。“校法四例”对于古籍整理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一般书稿的加工整理同样也具有指导意义。

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有非对校决不知其误者,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

本校法: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

他校法: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老,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

理校法: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劣,以不误为误,而纠纷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

5.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主要规律。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6. 谈谈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关系。

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是修辞的两大手法,积极修辞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如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而说“车辚辚,马萧萧”,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修辞学上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其特点可概括为“抽象的、概念的”,其总纲是力求意义明白,容易明白,以明白为止境。

在所用语言上,“须是质实的、平凡的,不是华丽的、奇特的”。消极修辞的具体要求是:1.思想明确。2.词义明确。3.语句通顺。4.语言平稳。5.布局严谨。消极修辞主要用于科学、公文和其他诠释性语言文字。因为这一类语言文字,无不以使人理会为目的,不允许有丝毫的模糊和歧解。因此都要从消极方面着眼进行修辞,以便把事理述说得清楚、明白。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既各独立,又互相依存;既各有所用,又不能截然分开。以使人理会为目的的语言,明白为上,但也需避免枯燥;以使人感受为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为好,但也需以准确为前提。而且,有时在同一修辞活动中,二者是融为一体的,没有必要也不能够将它们分别开。由此可见,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最根本不同在于目的不同,前者是用于表达情感,而后者是为说理。从应用的范围来看,“积极修辞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消极修辞常用于科技,法律,公文等” 。

有任何问题 ,欢迎进群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