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气候特征类题目高考真题  > 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

图1 2016-2018年新课标卷地理过程类试题分值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新课标三份试卷中都出现过地理过程类试题,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都有出现, 但主要在必修部分;从试卷类型上看, I卷和Ⅱ卷的分值比较接近, 近三年分值分别为98和96分, Ⅲ卷的比例相对较低, 但都接近三分之一;从年份上看, 2016年的分值最大, 其中Ⅱ卷的分值达到41分, 2017年涉及地理过程类试题的分值最低。

(一) 考查内容1. 聚焦主干知识

高考地理过程类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如2017年Ⅱ卷第36题考查的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等内容为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对山西省焦化厂布局变化过程的分析 (“地理过程的预测与分析”) 。以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 引导考生分析、思考焦化厂布局变化的前因后果, 展示山西省焦化企业从多到少、从小到大以及环境污染从严重到得到极大改善的发展历程。考查内容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考查地理过程本身及变化趋势:直接描述地理过程和预测可能出现的后果。如2018年Ⅱ卷第4~5题, 选取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素材, 考查填海造陆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过程背后蕴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剖析过程发生及演变的动因与条件, 解释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自然地理过程类问题特别注重对地理过程自身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考查。由于人文地理要素 (如市场、交通、科技、劳力、人口、政策、城市、商贸等) 的多变性, 人文地理过程类问题侧重考查某一时段内地理事物 (或现象) 变化的特点、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等。

2. 体现地理核心素养

试题有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核心素养为命题指向, 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根植学科本质, 意在检测考生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 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借助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重要思想和方法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描述和预测, 对各类地理事物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解析, 探寻不利于变化的控制措施和有利于变化的实现途径。由于不同区域要素特征不同, 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也不相同。通过具体区域地理事象演变, 从空间和时间综合多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演变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深入挖掘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特别是地理事象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因果逻辑关系, 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2016年Ⅰ卷1~3题, 以陶瓷产业的时空变化考查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从多个维度对陶瓷产业发展变化进行分析, 在空间维度上由景德镇到佛山市之间的往返, 在时间维度上由明清时期到21世纪初期的跨越, 说明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又如2017年Ⅲ卷36题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策略, 引导考生动态地看待农业的变迁, 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中 (4) 题通过开放性设问考查了考生多角度、辩证地认知人地关系的演化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 考查方式1. 主题情境鲜明

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围绕主题, 梯度设问, 纵向考查。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空变化的特征, 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关注地理事象时空维度的发展变化, 要求考生对地理过程进行描述阐释、论证推导, 考查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Ⅱ卷第37题以美国中部龙卷风为主题创设情境, 层层设问, 对美国中部龙卷风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阐释。情境设计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围绕某一探究主题形成问题组或问题链, 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用动态眼光分析过程类问题, 包括变化的状态、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结果等方面, 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围绕主题探究突出地理思维品质, 通过整合地理知识, 运用综合分析、归纳推理、比较鉴别、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有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2. 图表简洁多样

作为地理学科的特色, 图表一直承载着地理试题的重要信息, 又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力工具。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生对图表信息的阅读、提取、加工和运用, 是解答地理过程的路径与线索所在。全国卷地理试题选用的图表多是考生眼熟的式样, 主要以区域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等形成呈现。如2018年Ⅱ卷第37题 (2) (3) 题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其带来的天气特征。试题中给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考生要根据试题呈现的图像进行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地理图像呈现出形式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 图表本身不太复杂, 但往往平易中见深刻:图像承载的地理信息丰富且互为因果, 对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如2016年Ⅰ卷7~9题呈现的是“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图。图上只有三个主要信息:渤海湾的经纬度位置、当今的海岸线和三个不同时期的贝壳堤位置示意, 图中给出三条贝壳堤形成的大概时间, 考生要根据新老贝壳堤的关系分析海岸演变的过程与动态, 利用贝壳堤的分布规律推测相关地理现象与规律的结果。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能根据渤海湾沿岸贝壳堤的空间分布推断发展变化过程、预测变化趋势。

3. 设问新颖灵活

新课标地理卷问题设置选择小切口, 大纵深。通过变换设问方式和角度, 突破模式化的考査, 以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的设问分为: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直接设问的语句中一般含有“过程”两字;如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 并简述其形成过程。如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接设问具有隐蔽性, 对考生的要求更高。常表述为分析 (说明、解释、简述、推测等) 某地理现象或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如2017年Ⅰ卷44题和Ⅲ卷36 (3) (4) 题都隐含对地理过程的考查。2017年Ⅰ卷44题考生应先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发展过程, 再结合柽柳自身的特点说明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此外, 设问限定词较多, 越来越精细化。考生要确定设问中心, 明确答题方向。如2016年Ⅰ卷7题从静态角度考查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第9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的变动及携带泥沙情况。

二、解题策略

过程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阅读材料, 找到关键信息, 从地理过程本身入手, 抓住问题实质。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 (行为动词、中心词、限定词) , 是顺利解题的保证。其次依据所学知识进行逐步推理, 确定解题的思维过程。注意在阐述事物形成过程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时间或是地点上的先后逻辑顺序, 整个发生过程是不断演变的递进过程, 需要理顺过程中的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 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步骤。最后运用地理术语串联环节并组织答案。

1.环节分段法

地理过程有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依据其发生的先后阶段和环节迸行推理是解决过程类试题的主要方法。环节分段法是将大时间尺度上的地理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小时间尺度, 形成前后连贯的各环节。按照“时间轴”引导学生厘清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分析理事象发生发展演化的原因和机制。环节分段可以正向推理, 也可以逆向推理, 或者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正向推理是由因推果, 按照思维逻辑构建事物发展顺序,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推导结论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如2018Ⅰ卷6~8题呈现的是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示意图, 考生根据砾石的空间分布来推测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根据图文信息推测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演化过程, 得出该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逆向推理是由果溯因, 逐步倒推地理过程, 逆向推理事物形成结果的原因。如2017年Ⅱ卷37 (2) 题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及理由, 考查由果溯因逆向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最典型的试题为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本题强调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但要求考生在理解三角洲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来反证。先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出发建立地理思维过程, 明确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中关键是看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再结合空间位置, 逐一分析其各项条件的满足状况及原因, 从泥沙不易沉积和入海泥沙量少两个方面来总结答案。

2.要素分析法

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含有多个形成要素或形成角度, 选择正确的分析要素或角度进行分析运用, 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运用整体性原理推导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深入分析各要素的成因及过程。如2017年新课标Ⅲ卷9题,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图中呈现长江口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要求考生判断与夏季相比, 冬季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冬季, 影响浮游植物的相关变量发生了变化, 需要考生根据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相互影响的关系, 推导地理要素的变化对浮游植物数量的影响。冬季, 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和水温的下降, 浮游植物的总数量减少, 同时, 冬季长江为枯水期, 河流径流量降低, 携带泥沙能力降低, 其水体含沙量的高值期向陆地方向移动。

3.绘图法

地理试题所提供的图文信息, 可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瞬间状态或片段特征, 学生容易把它们割裂开来观察, 导致对地理过程的整体把握不清, 产生解题思维障碍。采用绘图法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包括空间上方位、面积、方向等的变化和时间上形态、特征的改变。通过文图转换、图图转换等方式, 将复杂、零碎的地理过程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观察、阅读、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过程和演变;同时也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绘图法可与环节分段法结合, 更能有效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 使地理过程一目了然, 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 帮助学生建立动态、联系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图2展示了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的三个阶段, 完整地了解湿地的“形成→扩大→稳定”的演变过程, 厘清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关系。

图2 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启示1.以直观手段为依托, 增强认识

地理图表能简明形象地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过程, 揭示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的联系, 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景观图、示意图、模式图等。借助图表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 有利于积累丰富的表象, 便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自然界中很多演变过程是人们难以看到的, 尤其是时间尺度较长的渐变型演变过程, 如海陆变迁、岩石的风化过程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和Google Earth、GIS、3Dmap等地理学科特色的计算机软件演示、模拟自然地理现象、过程。如Google Earth对比10年前后的卫星图片再现城市化的动态过程。通过真实再现, 多感官刺激,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高学习的兴趣, 同时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多无法呈现的宏观的地理过程、瞬息万变的地理过程可以通过虚拟动画来实现, 使难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呈现”在眼前。实施直观教学, 化难为易, 增强感性认识。

2.以核心素养为抓手, 加深理解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要落脚于特定的区域中。因此理解地理过程要结合本区域的地理条件, 要从区域各要素的实际特征出发, 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 并借助综合思维来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过程。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解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地理过程不仅要考虑时间维度的变化, 而且强调空间过程, 是地理事物时空统一的二维演替推移过程。如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演变。需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地上河的发育过程和发展趋势, 还要从空间视角分析, 由于携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导致。又如,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要素综合分析荒漠化加剧的原因, 即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要素:干旱的气候环境本身蕴含着荒漠化的威胁, 加上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造成压力, 人类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荒漠化加速发展。再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去分析、认识和解决荒漠化问题, 提出荒漠化防治的有效措施, 进而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地理过程作为事实性地理知识 (感性地理知识) , 通过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 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地理过程, 加强感性地理知识和理性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 进一步提升地理理性知识。如热力环流的实验, 通过实验活动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过程和运动形式, 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机理的理解,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积极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和规律。

3.以教材为载体, 实现建构

教师要将前述解题策略渗透、融合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去, 以教材为载体, 合理地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引导、启发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地理过程。如地球的公转采用环节分段法。将全过程划分为几个特征明显 (不同) 的阶段。即二分日与二至日作为控制点, 掌握了二分二至的太阳直射点情况, 就可以推知二分二至之间的直射点情况。又如, 利用要素分析法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不是单一的某种地理因素造成的, 而是由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需要考虑气候、地貌、土壤和水文各要素, 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追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变历程。把复杂的地理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单一要素进行理解, 形成相应的逻辑关系图。只有弄清水土流失的前因后果, 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要善于将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巧妙结合,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 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又体现地理的应用价值。如在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 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创设情境, 将过去和现在的城市景观图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评价城市各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通过对所居住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设计未来城市规划方案。

4.以试题为牵引, 促进迁移

根据课程标准, 结合考试说明, 将课标中有关“过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专题。如地球运动的过程;大气运动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各种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人口增长与迁移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区域产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等。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试题共同讨论, 分析地理过程中的逻辑联系, 厘清地理事物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挖掘其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把握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通过典型试题 (高考试题) 的训练, 检测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提高地理基本技能和思维品质。然后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景中, 进行变式训练,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 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 体会地理过程类试题的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 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实施精准教学, 借助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全面理解地理过程, 提升地理学习能力。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