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  > 欢迎访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欢迎访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为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理念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调动研究生参与双碳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与社会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促进科研项目及团队的成果获得转化及孵化。经研究决定,举办武汉理工大学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而设立。2023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由东北林大学承办。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三、大赛主题及参赛项目要求

大赛主题:智慧双碳,创享未来

项目要求:参赛项目须契合“双碳”这一主题,围绕新能源、储能、低碳、节能减排、碳补集、碳市场等领域,以环境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未来人居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前沿技术与设计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作品,发掘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项目。参赛项目根据选题可选择以下赛道参赛:

赛道一: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环境与复合生态保护、工业与特殊环境保护、陆海交互环境保护、区域跨介质复合污染与环境健康、生态环境大数据与系统管理、全球气候变化与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等。

赛道二:双碳+新材料与新能源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低维材料与部件、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与计算、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等。

赛道三:双碳+电子与信息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网络与通信、多维信息处理、新一代网络、三维视频技术、电子科技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

赛道四:双碳+设计与制造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与仪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精密测控、微纳制造、光电信息存储、互联网+创新设计、未来人居设计、未来城市及支撑技术体系、数字建筑与智能制造等。

赛道五:双碳+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工程、疫苗工程、制药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与转化医学、海洋技术与工程、海洋能源工程等。

赛道六:双碳+政策、机制与体系创新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体系构建、企业碳配额测算与信息披露、碳金融与绿色发展等。

赛道七:双碳+农业生产与环境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低碳种植业、低碳养殖业、农业固碳扩容与可再生能源替代等。

四、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武汉理工大学全体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已获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攻读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研究生录取证明)均可参加。

五、参赛方式

参赛选手需以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人数为3-6人,专业不限,其报名参赛的资格由参赛选手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确认。每位参赛选手可同时选择多个赛题进行参赛,不同方向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支持跨学院、跨专业自由组队。

指导老师说明: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按照申报顺序排序。

参赛单位说明:参赛团队负责人所在培养单位为该团队的参赛单位。

六、时间安排

时间

事项

2023年6月30日-2023年7月10日

提交参赛作品

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专家评选

2023年7月下旬

决赛阶段

七、竞赛形式

1.初赛阶段:初赛采取匿名评选的形式。根据各赛道的专业方向,组织相关专业专家评委,评委将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创新计划书进行匿名评分,根据各赛道报名情况,每个赛道选出最多10支队伍入围决赛阶段,并于2023年7月20日左右公布初赛结果。

2.决赛阶段:决赛采取线上或线下答辩展示的形式,项目团队成员答辩10分钟,从题目创新及实施的合理性、创造性、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八、奖项设置

校赛经评审入围的作品,每个赛道按参赛作品的10%、20%、30%分别设置校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参加校内赛的团队和项目,原则上不能参加国赛。

九、作品提交及咨询

1.参赛队员自行组队或选择指导老师完成团队组建,并填写汇总表、报名表、创新计划书(具名和匿名各一份)以及其他辅佐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文件命名为:xx学院+作品名称+参赛队名,并以邮件形式发至指定邮箱(1612675433@qq.com),同时,参赛团队两名成员加入校赛官方QQ群(642418268),即可完成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10日18:00。

2.入围决赛的参赛团队需在决赛前提供答辩展示材料,用于决赛的系统演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 PPT 讲解方案,具体提交时间将会在初赛结果公示后进行说明。

联系方式

郭娜:13545229646

万杨知为:18120230817

十、其他说明

1.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等参赛信息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2.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方案、作品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专题讲座及参赛培训。

 

附件:

1. 武汉理工大学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报名汇总表

2. 武汉理工大学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参赛报名表

3. 武汉理工大学第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创新计划书(模板)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3年6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