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EGEI项目

王雅墨(左二,2021级经济学院统计系)

肖皓天(2021级经济学院金融系)

张凯林(2021级WISE)

沈嘉欣(左二,2022级经济学院国贸系)

一、与EGEI结缘的故事

肖皓天:我是在学院公众号上关注到该项目的宣讲会,通过递交六高与专业课的成绩、托福成绩和GRE成绩等材料后完成申请,最终通过面试获得联培机会。该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多国联合培养教学模式,我们会先后在意大利巴里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学学习,体验各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与教学培养方案,对于因疫情没有选择出国读研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进修机会。

沈嘉欣:我关注了学院官方公众号的信息,项目负责老师会发布申请时间和材料要求,学院也会组织宣讲会,我当时通过参加宣讲会来寻求老师们的指导和建议。我的申请初衷是通过该项目获得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和国际化的学习经历,为个人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欧洲学习的体验

张凯林:欧洲的学习环境非常多样化和包容,学校氛围也十分活跃。上课的模式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有研讨会和小组讨论等。老师们非常友善,鼓励我们多提问题,多交流。作业形式以小组作业和presentation居多。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肖皓天:欧洲的学生更像是一种已经步入社会的职业,欧洲的大学没有校园的概念,教学楼是分散的,同学们的住处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欧洲的课时和国内也有很大不同,每节课都会有四五个小时左右的时长,但是每周只有一次课。课程考核方式也很多元化,除了常规的卷面考试以外,每门课都还会有小组大作业、个人汇报展示和口语考试等不同的方式。欧洲的课程学习和国内有很大不同,只掌握课程知识就想拿高分是很不容易的,也很难推敲老师的出题逻辑,因为没有作业题和往年试卷可以参考,所以需要对知识点的延伸有很强的理解,从而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除此之外,项目每个学期会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因此可以更好的开拓眼界,感受不同的国家文化。在国外,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性和国内无法比较,比如食、住、行等方面,所以也更能锻炼在生活上的独立自主能力。

沈嘉欣:在欧洲学习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有趣的。学校的氛围通常很国际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扩大了我的眼界。上课的模式一般注重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老师们非常开放和乐于解答问题,也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注重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图为EGEI项目学生合影

三、欧洲一年,我的成长

沈嘉欣:参与这个项目,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首先,我在学术方面得到了更深入的培养,接触到与欧盟贸易相关的前沿研究课题和学术资源。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同学合作,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习了不同的学术方法和思维方式。此外,生活在欧洲也使我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增加了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与国际同学和教授的互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沈嘉欣(2排左3)与EGEI同学

张凯林:在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里,我获益匪浅。首先,学术方面,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这将对我的研究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其次,眼界得到了拓宽,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对于我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独自生活和处理问题,增强了我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张凯林(前排左4)与EGEI同学在中国春节时包饺子

王雅墨:和国内的授课性质很不同的是,这里的教育模型更重视调动学生的表达和参与。在这里,一次又一次的全英文展示,从读稿到脱稿,从写满讲稿内容的PPT到精炼的PPT,从站在讲台上战战兢兢到逐渐适应和放松,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想起来一位朋友在我第一次尝试脱稿忘词后宽慰我的一句话,“感觉到困难的时候说明你在走上坡路”,感谢这里,我一次次“被迫”进步。在这里,课后可自己支配的时间充裕,在共享厨房里研究一下美食,邀请朋友们品尝,聊聊天,看看剧,逛逛街,时不时参与一下附近的音乐节或者坐火车转转比利时的小镇,时光悠长又易逝。

王雅墨(左三)与EGEI同学在阿姆斯特丹街头

四、给打算申请项目的同学

的建议(右划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