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欧盟研究生计划  >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案例研究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案例研究

欧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祥地,拥有众多知名高等学府,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有跨国交流学习的传统。为顺应全球化的趋势,欧洲联盟通过制定并推行战略性政策与行动计划大力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启动于2004年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伊拉斯谟是16世纪初欧洲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Erasmus的名字,Mundus在拉丁文中代表世界。“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欧盟为推动欧洲与世界其它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而开展的重要项目。该项目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一定的示范效应。研究“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产生与发展、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助于深入了解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把握与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创立背景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欧盟吸取另一个高等教育交流旗舰项目:“伊拉斯谟计划”( 全称为“欧共体高校学生流动行动计划”) 的成功经验,开设的一个面向世界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欧洲委员会于1987年启动“伊拉斯谟计划”,通过开展长短期的人员往来、学分互认、科研合作与校企合作等活动,推动成员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间开展国际交流。此举的目的是配合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水平与整体质量。1991年,随着欧洲联盟的建立,如何进一步促进欧盟各国之间高等教育一体化成为各成员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1999年,欧盟29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这标志着于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在此后的 10年时间里打造出一个覆盖 47个成员国、可互相比较、协调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届时欧盟成员国家间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将更加自由与顺畅,具体表现为学分的转换与互认、人员流动与就业更加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