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 社会需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需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传统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后来的服务社会,现在又提出了教育具有传承文明、创造文明的使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态势锐不可挡。在21世纪,大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将更为紧密,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链、成果链、人才链也将成为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巨大动力。从我国材料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遵循着从宽广到细分、又从细分到综合的科学发展普遍规律,也体现了社会需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材料学科专业结构的特点

    综观不同时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特点不难发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密切,见表1。

 

表1 材料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社会需求

专业结构设置

人才素质

1949年以前

开发材料资源的矿冶人才

冶金学科

宽知识面

1949—1966年

计划经济,担任设计、施工、运行等事业性工作的技术人才

按产品、工种分专业(如玻璃,陶瓷,塑料等)

专业技术知识

1978—1997年

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工艺优化、工程设计开发、工程管理人才

按三级学科专业设置(如硅酸盐工程,建筑材料,焊接,铸造等)转变

有一定的专业适应面,具有较好的单一材料专业基础

1998年至今

适应社会发展和材料科学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材料化学,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厚基础,宽知识面,拓宽专业口径

    由表1可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为适应开发材料资源和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我国材料教育主要是培养矿冶人才。这一时期材料学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不划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内容,是一种宽领域培养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程人才极其缺乏,为培养毕业后能够立即到国营工业领域担任设计、施工、运行等事业性工作的工科人才,按照苏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我国的材料科学技术人才被分割在十几个专业内培养,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招生到分配均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培养的学生多能在对口行业(或工种)工作并能较快适应岗位。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面对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方式逐渐暴露出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窄等弊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工作,都深深地打上“专业出生的烙印”,造成了较强的“门户”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