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本科毕业后自考研究生难不难找工作  > 热议!副教授也来报考高职辅导员,硕博生:这高校是非进不可吗

热议!副教授也来报考高职辅导员,硕博生:这高校是非进不可吗

近日,「博士称找工作卷不赢本科生」的话题引发微博网友关注,有人认为是个别现象,有人则认为事实确实存在。

图源:微博

另外一份数据似乎在支持这个话题。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 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能拿到 offer 的应届硕博毕业生还不到一半,仅占 44.4%,比本科生的 45.4% 低一个百分点,也低于大专的 56.6%。

而在一年前,硕博士获得 offer 的占比是最多的。博士毕业工作难找,想进高校则更是希望渺茫。

今年进高校究竟有多难?

用六个字总结:非常难,特别卷。

从今年博士进高校的话题讨论来看,进 985 甚至 211 高校都是奢望,「非升即走」也不是关注的重点了。

连前几年热议「要不要去西部」「要不要去三四线城市」「要不要去双非院校」的话题,今年也绝少有人提起,毕竟,连高校岗位都难找,谁还有空关心这些呢?

大部分博士都在东部地区培养,早已感受到东部的内卷程度,眼看在东部卷不动,就跑到西部求职,可没料到西部地区也是千层卷。

7 月 19 日,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发表了一封致歉信。

大意是说今年本准备招四五个老师,没想到收到 3500 多份简历,粗筛之后,通知 800 人到成都参加面试。

校方专门对能来的博士先进行招聘说明和校园参观,仍有 514 人参加笔试。

淘汰一半之后再开展复试,通过的人数为 120 人 —— 仍然大大超过岗位需求。

这次招聘参加面试的人里,硕士、博士占三成,还不乏清华等名校的博士,而且成都那几天还连续降雨,导致接待工作安排得不够细致,给应聘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

图源:小红书

虽然道歉挺诚恳,但在求职的硕博士看来,恐怕有那么一点点不缺人的「凡尔赛」。

老师当不上,去高校做辅导员或搞行政能行吗?

对不起,也特别难,而且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很难了。

去年 6 月,四川农业大学招聘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共 10 名,没想到竟然有 1300 多硕士和 80 多博士前来应聘,仅川农本校的博士就来了 20 多个。

图源:微博

有的人还在犹豫要不要「自降身价」,高校早已不缺想「下嫁」的博士了。

再往前一点的 2022 年,博士应聘辅导员的新闻还曾成为舆论的小热点。

某高校招聘辅导员 14 人,有 800 多人报名。但有人分析了公示的笔试成绩,发现竟有 500 多人弃考,于是大家长舒一口气,说就业行情没那么差,是「虚卷」。

图源:微博

两年过去,恐怕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这么说了吧。

因为,连副教授都来竞聘辅导员了。

6 月 11 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直属事业单位拟聘人员公示信息,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且拥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佟某,获聘为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

图源:澎湃新闻

另外,现在高校辅导员招聘也卷到了全员博士的配置了。

前段时间,在某师范大学公示的专职辅导员的拟录用名单里,6 位全都是名校博士,其中包括 4 位 985 高校的毕业生。

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全员招博士」的现象并非个例。

今年 6 月,北京工商大学拟录用 5 位博士研究生任职辅导员。

西安工业大学 4 月公示了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招聘结果,15 位全是博士生。

图源:北京工商大学

博士去当高校辅导员,无论是个人无奈之举,还是博士就业趋势发生转变,都在一次次佐证进高校很难。

为什么今年进高校这么难呢?

首先, 伴随着最近几年就业机会的减少。

身为博士,专业越是专精,就业面实际上越是狭窄。

原本适合博士的岗位就不多,现在只会更少。再加上用人单位互相通气,招聘的心态也有所转变,硕博士想进高校自然变难。

其次,硕博士长期以来的求职惯性,导致高校岗位的竞争加剧。

无论是在硕博士自身,还是在周围人的观念中,读完研究生进高校都已形成思维定式,甚至认为不能留高校的人才去企业。

外加大家的求职心态更加求稳,高校哪怕待遇低甚至城市不发达,也仍能在硕博士的选择中排名优先。

大家都往高校挤,竞争相当激烈。

有的人哪怕找到了企业的高薪岗位,也仅将其当作暂时的工作,一旦找到高校位置就放弃。

有网友说自己所在公司今年招了一名武大的博士,本硕都是电子科大的。

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年薪 40 万,不包括每月 600 元的餐补和话费,以及每月 3000 元至少能拿两年的租房补贴,待遇非常不错。

可刚工作三个月,还没转正,这位博士就提出辞职,回浙江老家一所普通高校当老师去了。

那边的待遇,除了 50 万的安家费之外,每月到手的工资还不到 7000 元。

无可辩驳的,持续多年的博士扩招,是造成今年博士进高校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 2017 年起,我国博士招生人数就以每年万人左右的增量飙升。

2023 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 15.33 万人,相比 6 年前,招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在读的博士研究生超过 61 万人!

图源:教育部官网

扩招后培养规模上来了,高校和企业的招聘要求也提高了,但总的就业机会却没有水涨船高。供大于求,僧多粥少,不卷得外焦里嫩才怪。

求职行为具体到个人,不同博士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择业面的收窄。

只要是找工作,肯定是有要求的。

以进高校来说,有人对地域有要求,只考虑老家或特定的城市;

有人则是对编制有执念,没编制的不考虑;

有人则对平台有要求,非得是 211 以上高校才行;

还有的人学了个冷门专业,本身岗位需求就很少 …… 各种原因,不一而足。

以上至少还有得商量,可一旦遇上年龄这道硬线,怕是就没得商量了。

博士读完,年龄偏大,抵近 35 岁大关,高校觉得没机会「青基」立项,就不乐意要人。

有位今年求职的博士就被这么卡住了。根据他自述,博士本土读的,专业是生物化学。

进好高校一般都要求有两年以上的海外经历,所以他出去做了站博后。

现在年龄 34 岁,有三篇影响因子 10 左右的论文,不具备角逐「四青」帽子的实力,想回国找个好一点的高校当老师,处处不受待见。

几次碰壁后,只能死了进高校的心。

找工作跟找对象一样,能成,肯定是要有缘分在的,但这缘分背后需要的条件可真心不低。

这么难,怎么办?

就业这么难,进高校难上加难,想进高校,该怎么办?

像是多发论文这种废话,咱就先不说了。凡是读博的,谁不知道要多发论文,多发高水平论文呢?这对自己的前途百分百有好处。

咱们就说说临近找工作的时候,还能怎么临时抱佛脚吧。

第一,多看行业和岗位,眼界无穷世界宽。

其实,绝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只是工作,有些真就是找口饭吃,连个人生支点都算不上。

所以,不要只盯着高校的岗位,多看看不同行业和招聘信息,多跟前辈们聊聊,拓宽一下就业思路。

尤其是对于一定要留在东部的人来说,不强求进高校,选择余地就变大很多。如果能在专业对口方面再放松一点,就业的概率还能成倍增加。

第二,适配地域和城市,塞外美景别样天。

如果非要进高校,也得多关注招聘信息。放弃对东部地区及一二线城市的执念,多多适配不同地域和三四线城市,甚至城市周边,只要不太远,都可以考虑。

仔细盘算盘算手里的筹码,不要怕远,主动去跟人家聊聊,充分展示诚意。思路决定出路,千万不可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圈住。

第三,高校岗位何其多,曲线救国可选择。

任何一个高校在当地都是大单位,几乎常年有岗位招聘。可以先进去占个坑,再骑驴找马,徐图发展,这样比较稳当。

都说先就业再择业,只要思想肯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比如今年 6 月底,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就招聘图书管理员,月薪到手只有 1700 元,劳务派遣,没有公积金也没有年终奖,还暑假还得正常倒班。

没想到报名火爆,校方甚至发邮件「劝退」。

图源:小红书

这个岗位对「近三年未就业毕业生优先」,倒确实没听说哪个博士去报名。

总之,高校的各种职位一直都有,如果能转变思想,字面意义上的「进高校」也并不难。

至于收入和待遇,能博士毕业的人大多能力拔群,眼里别总盯着那点工资,等地皮踩熟了,再利用闲暇时间合法合理地赚点外快,相信日子过得不会比别人差。

硕博士毕业去高校的话题,年年都在讨论,越讨论越觉得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肯定还会更难。学历内卷的当下,进高校难,一定会成为常态。

可能,继续卷高校,真不是太好的主意吧。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 微博、知乎、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信息汇总。

2.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 = 2309405059580022620444

3. https://weibo.com/5339196961/OokVi1Y5O

4. https://weibo.com/2389914323/N50ygsnfd

5. https://weibo.com/2008407291/LFi0rEgqY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74817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1803739338463695074&wfr = spider&for = pc

8. 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 = 27893063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

如需进群

可以添加实验菌企微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