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类型:学术型 学位层次:硕士 一级学科代码:0503 授文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秉承华中农业大学“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以综合素质与专业造诣并重、理论功底与业务技能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均衡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注重与学校涉农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的现代传播业务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具体能力目标如下:
1.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现状、趋势及前沿问题。
2.基本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新闻和传播业务技能熟练,善于处理新闻和传播实践中提出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3.有良好的书面写作、口头表达、应急传播和沟通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本专业外文文献开展学术研究和指导传播实践。
4.在广告与品牌传播、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传媒经济、科学传播等领域有较为突出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既为进一步学术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也能够胜任传媒行业一线或传播相关岗位的实务工作,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一)学科简介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它各种传播现象的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类型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信息全球化和传播技术急遽发展,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本学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华中农业大学新闻传播学以传播学、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网络传播与数字媒体为方向,以品牌传播、乡村传播、科学传播、网络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为特色和重点。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新闻传播实务、传媒经济管理、市场调查研究、品牌建设推广、广告策划创意、数字内容的生产与运营等相关工作。
(二)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传播学
传播学方向是本学科的主导方向之一,侧重以发展传播学为路径的乡村传播和农业科技传播,强调与涉农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举。在“三农”传播领域,特别是乡村传播、农业科技传播、环境传播、健康传播、涉农群体的媒体使用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
2.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
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方向是本学科的主导方向之一,该方向侧重于农业品牌研究、区域公用品牌研究、网络广告研究、数字营销研究、传媒经济研究等领域,注重科学研究、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强调理论研究与实务运作的协调发展。
3.网络传播与数字媒体
网络传播与数字媒体方向是本学科的特色方向,以前两个方向为基础,探究信息传播技术革新带来的各种现象、问题及其影响。该方向聚焦于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数字化转向,关注媒体融合、网络文化、网络社群、网络空间治理、数字内容生产、数字版权运营、数字媒体使用等学科前沿议题。
三、培养方式
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实行导师指导小组制;导师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和促进研究生成长。
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须按照研究方向,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
四、学制与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可提前至2年,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学分要求
1.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低于7学分,学科核心课12学分。
2.必须修一门全英文课程。
3.本研贯通课
硕士研究生根据个人专业基础及课题研究需要,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本科通识课,考核合格后取得课程成绩,列入研究生成绩单。硕士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学分认定最多不超过2门,计入研究生课程学分。(注:最多认定2门本科阶段课程的学分,最多认定4个学分,如果两门课程学分超过4学分,则仅认定最高学分课程。)
(二)课程目录(见附录)
六、培养环节
(一)入学教育
研究生在入学后必须参加入学教育,深入了解校情、院情,了解学校研究生培养基本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对研究生加强学风与安全教育。
(二)个人培养计划制定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研究生培养要求、研究生个人特点等,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论文选题等内容。鼓励在个人培养计划中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在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课题研究等方面体现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三)文献综述(审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必读书目及重要专业学术期刊,具备文献综述写作能力。鼓励和支持组织以文献研读为中心的“读书会”、“学术沙龙”、“专题研讨”等。文献综述的主题由研究生与导师商定,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由导师负责考核。
(四)学术活动(审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0次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不少于2次跨二级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含校内外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讨论会等)。学生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做相应记录,保留相关资料。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由导师(或导师指定专人)签字审核评定。
(五)实践活动(审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本学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参加实践活动(包括助研、助教、助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形式),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有证明材料的保留相关证明材料。实践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由导师考核。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展独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方可毕业并申请学位。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如下环节:
(一)选题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展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需经导师审核同意。
(二)开题报告与论证(审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上对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经导师及相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确定选题可行后,方可正式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开题报告包括:摘要;立论依据(研究问题的由来,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基础与已有进展;计划研究进度;预期目标及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导师意见;选题评议;学院审核等部分。具体要求参见《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开题论证由学科集中组织论证专家组进行;导师指导小组成员为论证专家组重要成员;专家组对研究生开题报告充分论证,提出质疑,形成明确的评议意见与建议;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完善开题报告。
(三)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研究生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必须定期向导师或指导小组汇报收集文献资料和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听取意见,接受指导。导师应不定期检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撰写具体要求参见《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四)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将在第五学期展开。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中期检查由统一组织的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做出评价和结论。考核结果将报研究生院并及时反馈给硕士研究生本人。
(五)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阅论文并写出评阅意见。通过校外盲评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后,方可组织答辩。
申请论文答辩的成果条件、论文评阅、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要求等具体内容参见《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实施工作细则》、《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办法》、《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暂行办法》、《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答辩管理暂行办法》。
(六)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人才培养必修环节并合格、完成学位论文且通过答辩者,方可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意见及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附录:课程目录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314210001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春秋季
马克思主义学院
31421000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6
秋季
(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312210001001
硕士生英语
2
32
春秋季
外国语学院
20421000700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2
32
秋季
研究生院
两门线上课程二选一
204210007002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1
16
春秋季
研究生院
311210002003
传播观念史
1
16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学科核心课
一级学科基础课
311210003022
新闻传播理论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3023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一级学科核心课
311210003019
媒介发展研究前沿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3020
广告传播研究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3021
编辑出版理论研究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选
修
课
全英文课程
311210006008
Research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研究)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必修
专业课程
311210004039
传播社会学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28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29
传播心理学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0
乡村传播研究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1
品牌传播研究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2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研究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3
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1.5
24
秋季
(第3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42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2
32
春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5
图像传播与视觉文化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6
中国编辑与传播思想史
2
32
秋季
(第3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7
数字出版研究
2
32
秋季
(第3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38
出版营销研究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学科交叉课程
311210003002
西方社会学理论
2
32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07
文化人类学专题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210004003
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06210004025
市场营销研究专题
2
32
秋季
(第1学期)
经管学院
306110004006
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
2
32
春季
(第2学期)
经管学院
本研贯通课
311300007006
广告学导论A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9339
传播学概论A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007039
新闻学概论
2
32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007050
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007044
广告策划A
3
48
春季
(第2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007051
广告媒体研究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311300007045
数字营销
3
48
秋季
(第1学期)
文法学院
备注
选修其他学科学术硕士或博士的核心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视同新闻传播学专业选修课程。根据个人专业基础及课题研究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本科文学基础类通识课,考核合格后取得课程成绩和学分,最多认定2门本科阶段课程的学分,最多认定4个学分,如果两门课程学分总和超过4学分,则仅认定最高学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