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授课型研究生相当于专硕  > 香港建议内地开一年制硕士?网友:相当于花钱读水硕!

香港建议内地开一年制硕士?网友:相当于花钱读水硕!

最近,一位港校高层的一番话引发全网讨论。

前两天不是两会嘛,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建议内地高校也增加一年制硕士,以对应当前社会的双需求,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科生对进修的需求。

三年制的硕士课程继续保留,成为博士课程的衔接。推动一年制硕士,主要还是应用、实践方面的高级课程,令本科生尽快掌握专业技能,更快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去。

(图源:网络)

此话一出,吸引无数内地网友讨论,相关词条迅速冲上热搜。

(图源:weibo)

小编翻了翻评论区发现,大家普遍不看好。

反对的群体有诸多质疑,认为“不如直接卖个文凭”:

“还嫌水硕不够多吗?”、“真的就相当于花钱买学历了”:

“设置一年硕士不如增加蓝领技能培训”:

“一年真的能学到东西吗?海外的一年硕都不被认可了!”

“工科、医学类专业,一年根本无法完成实验等学习任务”:

当然,还有一批人对此非常支持,比起反对人士,他们有着更加现实的需求:

就业、升职加薪需要硕士学历

此外,还有一部分中立派提醒,开设一年硕士可以,但需要同步提升教学质量。

境外/海外院校硕士为什么是一年?

抛开内地该不该设置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为何境外/海外院校的硕士课程普遍为一年制。

以欧洲为例,这片大陆的高等教育采用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的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来自维基百科的一句话:该体系更接近于英国的教育制度)

(图源:网络)

该体系下,硕士分为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大家可以简单以内地的学硕、专硕来理解。

但无论是研究型还是授课型,学位进修的年份就是1-2年。按专业分类,商科、传媒、文学等专业基本是一年,需要做实验的工科、理科则为2年;按属性分类,研究型一般是2年,授课型则是1年。

而院校之所以把硕士分为两类,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

小编曾听在英国留学的同学说过,那边的学生在读完本科后并不着急决定是否继续深造,而是先上几年班,确定兴趣方向。

如果想要长期走学术研究的路子,那就申请研究型硕士,当作博士课程的衔接。(这并不代表授课硕士不能读博,只是申博过程要曲折一些)

如果决定未来继续工作,并期待迅速获得职场通关所需学历,那就申请授课型硕士,实践课程紧密,短期内get专业技能。

这就是为什么境外/海外院校有一年硕士。

而像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区,因为采用英联邦教育体系,培养理念与目的与博洛尼亚进程同步,本地高校硕士课程学制自然也普遍为1-2年。

(图源:网络)

备受争议的一年硕士

不过,因为这种硕士的年份短,其含金量在外界备受争议,也因此在网上成了“水硕”的代名词。

登录社交媒体一搜,不少港硕、英硕、新硕发文吐槽,毕业后回内地发展,上到各种亲戚朋友、下到求职企业hr,一听到只读一年,通通判“死刑”。误会越积越深,到最后“留子们”也都懒得辩解,自嘲“水硕”。

但咱就是说,只要是受到教育部认证的,能获得留服认证的,哪里能叫水硕呢?

内地龙头企业招聘和各省市选调生有一年硕毕业生的一席之地:

(图源:政府官方)

内地城市还会给予一年硕留学生落户优惠、奖励:

(图源:政府官方)

中国内地与境外/海外教育体系不同,二、三年硕士抑或一年硕士,仅仅是学制不同。毕竟年份长短不是绝对评判标准,这场所谓“比拼”也不需要角逐高下。一年不代表不能学到东西、两三年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网上时不时所传的“一年硕无法认证”、用人单位完全不认可”一类的消息,大多数是捕风捉影,大家做好自己无需为此焦虑、以致自我怀疑。

说回内地要不要开设一年硕士。其实,支持与不支持都是可以理解的,大家的需求不一样罢了。

小编个人认为,如果内地高校能增加一年硕士,相当于给很多同学未来的发展新增一个选项,并不是什么坏事。大家不妨也来说说,你支持这个建议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