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报考大小年规律  > 考研真的有“大小年”吗?大小年到底指什么?

考研真的有“大小年”吗?大小年到底指什么?

可能每届考生都会觉得“今年是史上最难的一年”,可实际情况如何呢?

拿快完成收尾工作的20考研来说,很多人觉得20考研难度是C位出道,虽说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称惨烈,但20考研也着实难住了四海八荒的兄弟姐妹!

网上对2020年考研的分析层出不穷,大小年之说有何依据?每年的考研难度都是差不多还是会有大幅度的调整呢?

大小年之说

大小年是什么?

每年国家线都在变动,每个院校的初试线也不同,而往往这种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称之为“大小年”。大年:就是该校该专业今年“爆了”,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线高;小年:就是该校该专业报名人数降低,录取分数也较低。

大小年规律

大年小年往往隔一两年交替出现。 这也很好理解,同学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今年录取分数太高,第二年就会有很多人望而却步,自然报名人数就下降了。若今年录取分数太低,自然第二年就很多同学一拥而上,分数自然就上去了。

影响大小年的因素

院校大年也会受到考试难度的影响。虽然英语每年都有同学出来喊难,但根据专业老师评测,近几年的英语难度并无太大差别。政治更是相对平稳。当然,大年小年也不能仅仅只看录取分数,毕竟录取分数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今年山大法硕复试分数线为330分,这并不是因为山大“小年”,而是受疫情影响,山大取消了今年的调剂。

院校的大小年

很多同学报考的院校分数线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线。比如北大人大之类的自主划线院校,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每年分数线远高于国家线。对于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如果报考该院校的人数降低,分数线还是很有可能下降的。不过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法学实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报名人数都相对稳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每年分数线虽有浮动,但变化并不大。所以能够明显出现大小年的院校往往集中于B区。

当然,若该年份院校出现扩招或者增设新的学院/项目,分数线也会有波动。例如2017年人大扩招,很多同学就“捡漏”了。 对于2021年考研来说,研究生扩招的政策是否持续还是一个未知数。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