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工作十年后考研  > 参加工作后想考研!怎么考?考什么?

参加工作后想考研!怎么考?考什么?

写作要速成

写作有两个部分,分为应用文写作(占10 分)和命题作文(占15 分)。

大纲要求并考过的命题作文类型有:提纲式作文,对比类作文,图表作文,图画作文。但是,从2010-2019 年的真题来看,这9 年考的全部都是图表作文,所以图表作文要重点准备。应用文包括各种信函以及公文,内容较为简单,但类型比较多,难度比命题作文还要大一些。

建议考前最多花两个月或者一个半月来突击复习作文,这样效果会最好。因为准备太早难以记牢,背下的素材、模板等内容很容易忘记。而考前一个半月左右开始准备,刚背下来马上就可以用,或者马上可以参加模拟考试,正好练习,效果更佳。

翻译要融入平时学习

翻译共15 分,只考英译汉,不用准备汉译英。但是翻译成绩的提升在短时间内不好实现,所以建议大家,在练习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就开始练习翻译。把阅读的真题作为练习的素材,每天练习一两句,慢慢找到翻译的感觉。

完形填空排最后

最后是完形填空题,因为这道题只有10 分,分值较低。如果是备考MBA 的考生,可以不太重视完形填空题,因为在此投入过多精力,回报较低,不如把精力投入到阅读、写作中获得更高的回报。如果是备考MPcc 等要求高分的考生,完形填空还是有必要认真对待。

温馨提示

英语(二)试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A 卷和B 卷不分开,可以随意做,即可以不按顺序做。所以,我建议大家做题次序是写作+ 阅读理解+ 翻译+ 完形填空。试卷是花卷形式(前后左右考生的试卷题目的顺序不一样),防止作弊。建议大家不要抱着与旁边的考友交流、发挥“ 团队协作精神” 的念头。

综合能力-数学

本部分是针对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综合能力测试中数学部分做的相应解读。自1998 年至今联考数学经过三次大的变化,最近一次变化是从2008 年至今,考试模块分别是综合能力测试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总分200 分,考试时间为3 小时。考试中时间是生命线(大量的成功和失败的实例已经充分证明),而数学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又占据双重地位数学本身的分数占75 ,份额最大(逻辑占60 分、写作占65 分),同时从数学部分中能节省较多的时间用于逻辑和写作部分,让后两部分占据主动地位,实现三赢效果。

怎样才能做到在短时间(1 小时)内取得高(满)分,是我们每位考生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即要求考生在考试中做到“快、准”结合。

联考中的数学部分考查的是思维技巧性,注重思维上的解放,而不是局限于常规解题。数学的常规解题方法有很大的弊端,例如运算量大、耗时长且把握性不大。我们的授课老师汪学能教授具有近20 年全程面授教学经验,潜心研究历年命题动态,扣题精准,且独创思维解题法、经验公式法、考试方法技巧、心理考试技巧法,讲授“一分钟解题法”,教学特点已成为业界典范。

联考中数学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1)代数部分: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应用题,数列。

该部分分值为40分左右。

(2)几何部分: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

该部分分值为20分左右。

(3)概率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古典概率,二项分布。

该部分分值为15分左右

联考数学备考策略:六字方针——方向,定位,行动。

方向: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中数学部分命题意图:以数学知识和题型为载体,真实用意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决定技巧。作为高层管理精英,考生一定要具备高水准的思维模式。

因为思维决定个性,而个性决定命运。

定位:“快、准”结合。通俗地讲,就是短时间内非常有把握地做出正确的答案。

行动(细节):行动就是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如何行动分四大模块:

(1)思维解题法;(2)经验公式法;(3)考试方法技巧性;(4)心理考试技巧法。

综合能力- 逻辑

背景:联考逻辑考什么

一、一张表认清联考考试全貌

考查内容 考查形式 题量 分数 总分 分值比例 数学 问题求解 15 3 45 22.5%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 3 30 15% 逻辑基础 逻辑推理 30 2 60 30% 逻辑应用 论证有效性分析 1 30 30 15% 论说文 1 30 35 17.5% 合 计 57 200

从表面看,联考综合一共要考三门知识——数学、逻辑和写作。

其中,数学以总分75高分居三科之首。其实这一观念是比较片面的。无论是从联考写作的考查目的还是评分标准来看,其实质都是考查考生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当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这不是考查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与逻辑能力强相关的分数达到125分。退一步讲,没有扎实的逻辑基础就绝对得不到的分数,也有60(逻辑推理)+ 30(论证有效性分析)=90(分)之多,依然占了卷面总分的45%。也就是说:

逻辑能力的强弱,对综合科目得分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联考逻辑考试内容

考纲解析

上述比较专业的说法,没有接触过逻辑学的考生可能会感到不好理解。从实战角度看,联考逻辑的考试内容可以分为难度依次增加的三类: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数理逻辑。需要指出的是,《考试大纲》中的术语并不十分准确,《考试大纲》所列的概念和判断属于形式逻辑范畴,综合推理属于数理逻辑范畴,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属于论证逻辑范畴,而《考试大纲》的论证部分则主要是对问题方式和常见逻辑错误的描述。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认识一下这三类题目的特色。

1、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试题的特点是公式化、确定推理、易掌握,提问常常以真假、对错等形式出现,要求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2、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试题的特点是非公式化、非确定推理、规律性弱,提问常常以最能削弱、最能支持、最能解释等形式出现,要求在选项中找出最佳的结果。

3、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试题的特点是数学化、确定推理、形式多变、耗时长,提问形式与形式逻辑一样,常以真假、对错等形式出现,要求考生给出确定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试题中,三种题目是混排的。考生不仅要会分类做题,实际考试时,还要会判断题目的基本种类,才能选择不同的解题思路去处理。

下表总结了

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数理逻辑的特点

知识模块 答案特征 解题方法 判断特征 难易程度 形式逻辑 确定答案 公式化方法 问题为“真假”“正误”“结论”选项内容相似 易 数理逻辑 图表化方法 难 论证逻辑 最佳答案 阅读理解 问题为“最”,选项内容各异 中

(三)考试特点

近年来,逻辑考试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1、阅读量大、解题时间紧

一方面,由于逻辑考试考查的是逻辑思维的严谨程度,常常会在题目中设下一些关键词语和文字陷阱,而这些文字要点又往往比较隐蔽,这使得考生不能采用“略读-精读”的两步走策略来处理题目,而必须一次性地、又快又准地完成题目的阅读。另一方面,即使“又快又准”地完成了阅读过程,解题时间也十分有限,靠“验证每个选项”或“读题→用知识点→解题”的方法都难以完成考试的要求。考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题目,谙熟题目可能的考点和常见出题套路,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靠长期积累的“题感”直接解题,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2、非专业化向专业化演变趋势

根据《考试大纲》,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测试”,逻辑考试中形式逻辑的推理部分,并不要求考生掌握逻辑专业知识,号称“非专业化”,原则上即使没有专门学习过逻辑学,只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实际考试时间紧任务重,近年来又不断加大这一部分知识的难度,如不事先专门学习,采取专业的推导思路和公式,考生难以取得合格成绩。

当然,由于题目都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并不考查逻辑学术语。对于逻辑学术语,在学习中重在理解,不需死记硬背。

3、非知识化、非常识化

试题不考查术语,则必然以具体事例为背景进行考核,涉及众多学科和社会现象,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包,但不要求考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不准使用常识,只能以题目条件为信息作答。这是因为如果违背了这两个“非专业化”的出题原则,就会造成同一套试卷对不同科学背景的考生难度差异明显,从而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这种解题原则,我们称为“If True”原则。如果考生习惯使用常识或其他学科的知识解答逻辑题目,很可能反而会得到错误答案。

目标:逻辑要学到什么程度

笔试的本质是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并根据完成结果的正确率对考生进行排序。因此,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是笔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我们先来谈谈相对普适的速度问题。

一、答题速度

整个综合能力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按照逻辑推理60分的分值占综合能力总分的比例30%来计算,理论上逻辑推理的答题时间为54分钟。而在实战中,最好将答题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剩下时间填涂题卡,也就是说:

平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约为1.5分钟

这样的时间安排是由逻辑与数学、写作相比较而得出的。

首先相对于数学来讲,逻辑推理所考查的知识更为基础。很多考生初看逻辑时会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那只不过是由于在中小学仍至大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逻辑摆了。联考逻辑所涉及的逻辑知识仅是入门级别,可以通过一个考查稍微深一点点的逻辑知识的例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目标分数

管理类联考总成绩由英语、数学、逻辑和写作四科组成,由于考生对各科目的掌握程度不一,因此不宜划定统一的目标分数。不过从历年考试分析来看,逻辑推理达到50分以上,且其他科目不出现严重失误的话,超过国家分数线就不成问题了。对于英语、数学能力相当强而逻辑相对较弱的考生,目标分数可以降至40分,再低的话,上线就主要看运气了。

因此,在逻辑科目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希望考生明确“两个50”的目标:

在50分钟内,得到50分以上。

综合能力- 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 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写作在综合能力考试中占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

一、认识论证有效性分析

1、试题特征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所陈述的论证,是一种有逻辑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发现并分析这种缺陷。

2、写作性质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一种评论性写作,要对所陈述的论证进行否定性的评价。评论对像是所陈述论证的结论的可接受性。

二、论证有效性分析高频考点

1、概念错漏

(1)概念模糊不清

论证推理过程中未对核心概念或重要概念加以适当界定,使其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致使读者无法准确把握其所说的意思,甚至完全不知所云。

(2)误解错用概念

论证者在使用某个特定概念时,误解或歪曲了此概念约定俗成的内涵和外延。

(3)偷换混淆概念

论证者在论证的过程中有意将内涵不同而表现形式一样的概念混用,或因为对存在差异的概念缺乏准确认识,而混淆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将其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了。

2、论据错漏

(1)论据虚假

主要表现为论据的确凿性值得怀疑。

(2)论据无效

主要表现为论据与结论无关,不能对结论起有效的支持作用。

(3)论据不合理

作为结论的前提,论据明显不合理,严重背离常识。

(4)错解论据

论据本身没有问题,但作者在运用论据证明结论时,出现了有意的误解与歪曲。

3、推理错漏

(1)忽略了削弱结论的其他因素

推理时仅看到由某特定条件可以推导想要的某结论,却忽略或看不到如果有其他条件或因素的介入,将会颠覆起先推导出的结论。考生分析时,可以将重心放在其他条件和要素的介入是怎样使预定结论被颠覆的。

(2)自相矛盾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论证者先是肯定某种主张,后又否定这种主张。

(3)类比不当

将两个或两类性质不同或差别很大的事物,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时,考生可以着重分析用来比较的事物与被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以突出其类比的荒唐性。

(4)以偏概全

仅仅根据某些个别的、特殊的、局部的提前就得出一个一般的、普遍的、整体性的结论。

(5)忽略他因

(6)强置充分条件

论证将两件可能存在比较弱的逻辑关系的事情,看成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的事情。分析评价时,考生可以着重强调真正存在比较强的逻辑关系的其他条件,而题干所展示的条件只是多个条件中一个,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

(7)非黑即白

当事实真相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种选择情况时,论证者只能想到或只能提供两个极端对立的选择,而忽视或有意隐藏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三、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步骤

1、快速阅读,申请题干

(1)寻找归纳结论

题干中有表达结论的现成句子,就划出或摘录下来;如果没有就需要根据材料进行提炼、概括。然后,推敲结论是否成立。

寻找确认结论的常用方法:

位置法:结论出现在开头和结尾。

词语法:“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的后面可能跟有结论。

问题法:结论是对问题的回答。

总结法:结论是对所有内容的总结。

(2)寻找形成支持结论的理由

理由可以是抽象的,即被事实证明了的具有普遍的规律,也可以是具体的,即具体的事例。接着,对理由的确凿性进行推敲,对其作为结论的理由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剖析。

标志词法是寻找论据的常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论据常常跟在“因为”“理由是”“比如”“举例来说”“首先”“其次”……这些标志词的后面。

(3)分析判断论证构成要件

每种论证方法或每个推理过程都有其构成要件,使用时都有其规定和具体要求。如果论证方法或推理过程存在要件缺失、使用违规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是评论分析时面对的错漏。

2、仔细甄别,找准错漏

尽管在每年的考试中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素材来自不同领域,所表现的结论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常考的错漏点大体是可以归纳出来的。请参阅上述“论证有效性分析高频考点”中归纳的内容和提供的写作示范。

3、契合指向,准确立意

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写作的目的是质疑论证的可接受性,因此立意只需明确表达对结论持质疑态度即可。

4、针对错漏,拟写标题

拟题要根据对于结论的质疑,围绕结论形成过程中缺漏,选择合适的标题。拟题常见形式:

主旨式:对论证结论质疑所形成的新的认识结果。

结论加问号式:对概括或总结出的结论进行反问。

主要错漏式:以指出题干错漏的方式拟写标题。

通用标题:如“值得商榷的结论”“漏洞频出的论证”“看似合理的论证”……

5、掌握模式,安排结构

论证有效性写作是一种评论性的写作,评论的对象是论证的可接受性。再者,大纲已明确指出,题干是一个存在若干逻辑缺陷的论证。这些定性和说明决定了考生需要要表达对论证的否定性态度,并说明理由。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结构布局为:总说-分说-再总说

(1)总说

需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概括引用所提供的论证中的重要信息;

二是基于所概括引用的信息对该论证做出“论证有效性较差”总体评价。

对于篇幅较短的题干,引用的可以复述或摘取部分要点;对于篇幅较长的题干,可以将对论点(结论)的概括作为引述的重要信息。

对题干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笼统式。只泛说论证存在哪些问题。采取此种方式,写作下文时选择内容的自由度较高。

其二,具体式。详细说出论证性在哪些问题。采取此种方式,能反映写作宏观、缜密的思维的特点,但在下文写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具体显示的问题及顺序依次表达,不能有缺漏,也不能颠倒顺序。

(2)分说

对找出的3~4各典型错漏进行评价、分析。如果采取了笼统式开头,可按论证错漏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个分析。最好依逻辑顺序排序、分析。如果采取的是具体式开头,只需按所列错漏及其顺序逐个分析即可。

评价、分析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出论证的具体错漏;二是针对找出的错漏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

在形式表现上,最好一个或一类错漏形式一个自然段,段落开始的部分有明显的表示序数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或者表述为首先、其次,再次,另外等。

(3)再总说

对主体的分析、评价进行总结,再次表明题干的论证是有缺陷的。总结时常用“综合上所述”“总之”“总而言之”“因此”“由此可见”等收束用语。

论文说

一、认识论说文

1、命题方式

论说文的命题方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涉及其中一种。

2、试题特征与写作要求

论说文的试题以直接命题或提供文字材料的方式陈述一个观点或命题,要求考生对这一观点或命题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并加以论证。

3、论据类型

考生可以运用自身的经验、观察或阅读的实例或理论作为论据。

4、内容表现类型

(1)必须结合管理实际的。例如,“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2)可以灵活放映相关实际的。例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5、篇幅限定

从2005年开始,联考规定论说文写作篇幅是700字左右。篇幅在650~750字之间的作文都视为符合规定。最经济有效的篇幅应控制在680~720字范围内。

6、试题要求

(1)直接命题

例如,以“由三鹿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2)材料命题

材料命题包括自由拟题、话题、议题、观点分析和案例分析几种类型。

二、论说文写作步骤

1、弄清含义,明确要求

认真阅读命题,抓住关键词或关键语,通过对表面意思的理解,准确掌握其深层含义,做到能正确回答“都可以写什么”的问题。

在清楚了“都可以写什么”的基础上,仔细了解写作该文的具体要求,如文体、范围、字数、题目、写作时间等方面的限定。

弄清含义的过程就是对命题形式“怎样的认识及根据是什么”的梳理过程,即构思的过程。如果这一步能审清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写作规定与要求,就能避免审错题、审跑题、审偏题的问题,为写出达标作文奠定坚实基础。

2、选好角度,确立论点

命题是中性的,而审题者受知识背景以及经历、阅历的影响,对于命题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这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可能具有多义性,但在一篇应试短文中,不能将所有的认识结果都罗列出来,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这是需要选好角度,确定一个自己最善于驾驭和表达的论点。

3、依照标准,检查论点

选好角度确定论点之后,要根据大纲要求对论点进行检查。只要论点不出问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大纲对论点的要求是: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1)正确

论点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又不能跑题、偏题。

文章应着力宣传生机勃勃的先进事物,展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便能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东西,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情操修养,鼓舞人们的斗志。

(2)鲜明

论点要鲜明地表现出对敌我、美丑、是非等事物或问题的态度,不能似是而非、含混笼统。

(3)集中

论点必须简明、单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宜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点,尤其是应式作文。

写作应试作文时,要确定一个明确而自己又有话说的较小的论点进行较深入的论点述。

(4)深刻

论点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应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应其内部规律。同时,深刻的论点不可能是抽象推理或凭空拔高的产物,而需寄寓在个性鲜明的具体材料中。

(5)新颖

论点不落俗套,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使论点新颖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全面看待事物、从细微处入手等方法实现。

4、知晓方法,特色拟题

拟题,就是给文章拟制标题。标题是每篇文章必备的组成部分,考试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缺少标题要扣2分。标题还是文章的眼睛,是留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具有“首因效应”。一个好的标题不但可以点明或暗示文章的中心,而且能明显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谓“题好文一半”。

除直接命题作文无须另拟标题,只需将命题抄于标题位置外,所有的材料命题作文都需要专门拟制标题,只是拟题的侧重点、难易程度不同而已。

(1)分析观点

分析观点的作文拟题比较简单,如果赞同所提供的观点,只需在标题位置将这一观点再现即可;如果不赞同所提供的观点,那么,就将自己所持的观点概括成一个判断句摆放于标题位置即可。

(2)议题或话题

议题或话题作文拟题也比较容易。考生只需根据对话题或论题出现之前提示语的分析理解,形成自己对话题或议题的看法并将其概括成一个判断句,置于标题位置即可,也可以就将话题或议题作为标题。

(3)自由拟题

自由拟题作文拟题难度较高。这种命题既为考生设置了障碍,也为考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拟题时可以采用正面概括法、逆向思维法和借助联想法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论点、题眼、关键要素、格言警句、启迪思索做标题等多种方法。

5、掌握模式,有效布局

当构思好的内容要以文字的方式确定下来的时候,结构布局就成为重要的外在形式。如果文章结构安排不当,再生动、典型的材料也不过是些无用的碎片,再正确、深刻的论点也不过是缥缈的臆断。

直接命题作文结构与材料命题作文结构区别不大,只是在开头入题部分略有差别。直接命题作文只要能有效回应命题,无论是直接进题还是间接进题,是形象进题还是理性进题,都可以,无太多限制。

材料命题作文,进题时必须与材料发生有机联系。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自始至终不提原材料。材料命题作文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引出论点进行议论的,如果离开了原材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符合供材料论说文的基本要求。

二是原封不动照搬原材料。在原材料较长的情况下,有些考生原封不动地将原材料搬到文章中去,甚至还添枝加叶进行扩充,以材料代议论,这也不符合供材料论说文的基本要求。

一般而言,材料命题作文的结构模式表现为:引—议—联—结

(1)引述材料,提出论点

在材料作文的开始部分,一般都要引述材料。引述材料应注意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的中心,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表述。

一般而言,篇幅短小的而材料,言简意赅,可以复述;篇幅较长的材料,内容较多,要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寓意含蓄的材料,应当简要阐述。

然后,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2)针对材料,进行议论

针对原材料做出必要的分析、议论,通过对材料中的人、事、观点的分析和议论,或揭示其精神实质,或剖析其蕴含的哲理,或阐明其对自己的启示。在这一部分既要简要分析前面引述的材料,又要由此稍做升华,拓宽议论思路,为下文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奠定基础。

(3)联系实际,深入阐发

联系实际就是围绕文章中心的中心论点,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或相关的问题,将原材料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哲理加以阐发,突出其现实意义。其中“实际”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可以指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指古今中外的实际(名人事迹、传闻逸事),还可以指个人的思想实际。

如果作文要求结合管理实际,那么这一部分的写作必须满足这一要求。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也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写好这一部分,要符合论据充实、论证严密两个方面的要求。要注意选择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例做论据,再辅以由表及里的分析,使文章有理有据。

具体表现这一部分内容的方法多种多样,考试时常用的有三种:

分论点式:逐一展示分论点,事实佐证得结论。

对比式:正反两面相比衬,是非曲直各自清。

纵深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指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除此,还可以结合使用以上方法,或其他有利于表现论点的多种方法。

(4)总结全文,首尾照应

最后一部分要对全文论证进行总结。这一部分要归纳出自己的基本看法,总结全文,回应开头,力求首尾照应,深化中心主旨。结尾常用的方法有:总结呼应法、反问强化法、劝勉希望法、深化升华法等。

想考研时间不充足?

想考研复习很迷茫?

想考研自制能力不强难以坚持?

来文都吧,文都把你推上岸!!

扫码免费获取考研内部资料

微信热文

考研后身价倍增的七个专业

考研备考要劳逸结合,注重方法

近五年考研国家线及趋势

速戳!60所高校专业课真题

END

戳 原文,获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