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小学语文教师考编答辩题目及答案  >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小学语文(已更新)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小学语文(已更新)

2022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于5月14日、15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有结构化、试讲、答辩三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片段试讲,2022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发布。

微信扫码预约获取面试真题>>中小学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及答案

2022上半年小学语文试讲真题及答案

试讲1.邓小平爷爷植树

1.题目:小学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2.内容: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了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基本要求:

(1)分析邓小平爷爷的人物形象;

(2)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10分钟以内。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听完歌曲之后畅谈歌曲中的“老人”,然后教师总结,引出今天的新课。(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请学生担任小老师讲解,教师强调易错生字。

明确:植(右边“直”里面有三横);休(右边是“木”不是“本”,下面没有小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自由发言简短描述课文。

明确:(邀请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课文主要讲了1987年,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如今小树已经长大,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天是什么时候?天气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植树时间是1987年4月5日。天气为碧空如洗(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三)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并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找出文中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并思考课文中的邓小平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教材原文回答?(板书:邓小平)

明确:

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这句话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兴致勃勃”写出了邓小平爷爷的植树兴致很高,“满是汗珠”写出了83岁的邓小平爷爷因为年迈仍旧坚持植树的辛苦,“仍不肯休息”彰显了革命领袖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板书:求真务实)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了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这句话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挥”“仔细看看”“连声说”“扶正”这些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当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反映出他对小树的爱护,连说两声“不行”,体现了他对待植树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板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③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柏树”比做“战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柏树们被种植得很好。此外,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写出了他内心的喜悦。其实这些小树苗也象征着当代青年,邓爷爷希望当代青年也能像小树苗一样,在国家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小树苗寄托了他美好的希冀。

2.全班齐读课文,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你从邓小平爷爷身上学到了什么?

明确:学习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强化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板书: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3.默读课文最后一段,和同桌讨论为什么邓爷爷亲手种的树成了“美丽的风景”。

明确:一方面因为树长得茂盛、漂亮,一方面也指这棵树是邓爷爷种的,邓爷爷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后来也有很多人去种树。

(四)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自己对“植树节”的了解。

明确: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这种活动,意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环保小战士。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赞颂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及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时强化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业:写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略

试讲2.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题目:雷锋叔,你在哪里

2.内容: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

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基本要求:

(1)结合课文内容,寻找“雷锋的足迹”

(2)引导学生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3)适当的板书设计。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与同学进行交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呢?有的同学说因为雷锋叔叔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同学们知道哪些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注意字句停顿,解决文章生字词。

重点:锋、冒、暖等12个生字词。

2.请同学们齐读全文,谁能说说诗歌的前两节讲到雷锋叔叔干什么?

明确: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

3.想想从文章的三、四节,你知道了哪些消息?

明确:弯弯的小路、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

(三)深入研读

1.女生读第三节,男生读第四节,并思考,雷锋叔叔背着大娘会不会累?文中哪里能体现出来?

明确:累,因为雷锋叔叔洒下了汗水。

2.雷锋叔叔背着大娘如此辛苦,他为什么要背着大娘呢?

明确:雷锋叔叔热爱他人、乐于助人。【板书:乐于助人】

3.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总结,在文中雷锋叔叔做了哪些能体现“爱心”的事呢?

明确:雨天抱着迷路的孩子,荆棘路上背大娘。【板书:孩子、大娘】

4.老师把文章最后两句读一遍,同学们想想文章的“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体现了雷锋叔叔怎样的品质?请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吧!

明确:说明了雷锋叔叔在的地方,就会有爱心,体现了雷锋乐于助人的品德,雷锋叔叔是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5.我们可以从雷锋叔叔身上学到什么呢?

明确:要乐于奉献、帮助、善待他人。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

2.请同学们带着对雷锋叔叔敬爱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男生1、3、5节,女生2、4节。

(五)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助人为乐的雷锋事迹,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是否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他人呢?

作业: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试着画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略

试讲3:荷花

1.题目:荷花

2.内容: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3.基本要求:

(1)带领同学想象画面,品词析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合理的板书设计。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猜的又快又准!“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今天呢,我们就一起去荷塘欣赏荷花,欣赏一下荷花的美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注意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

明确:挨挨挤挤、翩翩起舞、仿佛、舞蹈。

2.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荷花的什么?

明确:荷叶、荷花。

(三)深入研读

1.自由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同桌交流:你最欢哪一句?说出理由。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明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了大圆盘,感受到了荷叶的绿而大,好像看到青蛙也趴在荷叶上“呱呱呱”。【板书:荷叶:大圆盘】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①你认为这句话哪个字用得好?

明确: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幅画很赏心悦目。“活”字用得好,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美,更写出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感受。

②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赏心悦目的画,你来找一找,荷花池有哪些色彩?

明确:绿、白、嫩黄……【板书:荷花:颜色】

2.荷花池的美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描写了荷花哪些姿态?

明确: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多媒体出示荷塘荷花的图片,想象一下画面。

明确:婀娜多姿,如临仙境,如梦如幻,活灵活现。【板书:姿态、活灵活现】

(四)拓展延伸

播放乐曲,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五)小结作业

小结: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

作业: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大圆盘

荷花:颜色

姿态、活灵活现

试讲4:燕子

1.题目:三年级《燕子》片段教学

2.内容: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教学生认识"伶""俐"等生字,会写"凑""佛""聚"等生字词;

(3)指导学生认识燕子的形象。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小燕子》的儿歌,学生跟唱,并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识生字

1、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明确不认识的生字,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全班齐读诗歌,熟悉文章内容。

2、学生字

(1)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

(2)借助PPT出示“伶”“俐”等生字,学生代表读,其他学生点评,老师指导。

三、指导书写

学生读出重点学习的生字,教师组织多种办法进行书写指导。

方法一:教师直接教生字结构及注意事项。

方法二:请学生上台示范书写,老师指导。

方法三∶让学生自由讨论书写生字的注意事项。

四、感知文章

1、提问:文章开篇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这些部分分别是怎样的呢?突出了小燕子怎样的特点?

【明确】燕子羽毛是乌黑的,翅膀是轻快有力的,尾巴像剪刀。突出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

2、提问:小燕子的还有哪些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学生小组合作,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反馈。

3、教师用电脑播放小燕子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邀请学生自由分享想对小燕子说的话。

4、带入情境,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5、全班朗读全文,读出对燕子的赞美之情。

五、巩固小结

借助图片,想象画面,背诵前三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试讲5.蜜蜂

1.题目:《蜜蜂》

2.内容: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初始,教师发言: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团结劳动是能手,家家住着小门楼,个个开着糖坊铺,日日夜夜忙不休。(打一动物)这是什么呢?(学生答:蜜蜂)同学们喜欢小蜜蜂吗?你们知道蜜蜂有什么大本领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蜜蜂》这篇课文,看蜜蜂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跟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找准字音;利用工具书以及课本注释,自行了解生字词,熟练掌握“试、验、证”生字等。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反馈。

⒉.提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