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某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尽管从教只有一年多,但他一直是和学校签合同。小张说:“我们学校几位年轻的体育老师,都是合同制,工资不高,但是热爱教师的职业,不想放弃,一直在等考编的机会。”
李宏亮博士在《教师结构性缺编-以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调查》文中提到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具有普遍性,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是其主要表征。学校对此问题有深刻的认知,但缺少有效的行动。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教育重构、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教师趋利性流动、人事管理机制的滞后等。
③.体育学科弱势地位在大中小学普遍存在
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够,导致毕业生改变入校任职体育老师的目标。虽然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中小学当体育老师专业对口,但大多数毕业生都知道,体育老师的职业生涯不被看好,有些被边缘化,发展空间不大。体育老师在收入、晋升、评优等各方面都没什么优势,体育老师一般是当不了班主任、带不了毕业班的。
举一个栗子:
小相同学说,自己是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实习期间和小学生相处发现,在孩子眼里都觉得体育室“副科”,体育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小孩子都小瞧体育。
④.体育课时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偏大
自 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增加,小学 1~2 年级由原来每周 2 课时增至 4 课时,3~9 年级每周 2 课时增至 3 课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大大提高。但是,在体育老师人数不变的基础上,体育课时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压力增大等现象。
⑤.专业水平不够扎实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由于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体育学科自身的滞后性,一些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较差,未能很好地根据大中小学所需体育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的部分学生不能胜任体育教师岗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即使是体育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也存在专业水平不够扎实的学生,体育课教学情况不佳,或被反映教学质量很“水”,知识面也存在局限性。
举个“栗子”:
上海某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曾说过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我孙女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学掷铅球,回家后我听她一说,好多动作要领全是错的。”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增加了中小学体育课的周课时数,提出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实施建议与要求,指出了教师在角色、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它的实施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⑥.工资待遇较低
体育教师待遇较低,造成体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村镇校园的工作环境和设施跟不上,再加上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和领导对学校体育的漠视,导致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工作的信心,导致部分毕业生放弃了当体育老师的志愿。
举个“栗子”:
郑州某学校聘用体育代课老师,流动性较大,工资每月2500元,好多体育老师觉得工作不稳定,且工资低,任职不久就辞职了。这种不断更换老师的情况,不仅学校带来影响,更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国家紧抓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体育专业类研究生毕业后不愿当体育老师,这该怎么办?
按国家要求,配齐体育教师
科学核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尽快配齐体育教师。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区域内各学段在校生规模分别核定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教职工编制,并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各级学校应该更加看重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少应放在与其他教师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未来人类型体的塑造者。学校缺少体育教师,学校纪侓将得不到贯彻,学生体质将得不到保证。因此,制订有利于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很有必要。例如,福建省为了解决教师队伍匮乏的现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解决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前3年全省先核增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
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
201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关于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部分提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提出了“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的目标任务。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遵循按需培养的原则,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院校布局结构,扩大面向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优秀青年当体育教师。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推进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质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定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积极落实体育教师福利待遇,为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先进评选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对体育教师担任体育课教学工作量应与其他学科同工同酬。对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学校体育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例如,2018年6月21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三至六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各级各类学校要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别的不多说,这点很重要!!!
建立体育专业毕业生积极投入教师队伍的信念感!!!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