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这种焦虑,特别是没有进展和方向的时候,这感觉就像是晃荡在汪洋大海上,你不知道往前还是往后。
一个人搞科研,大概有 5 个阶段的难,下文会逐一分析一下,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阶段 1: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导师扔给你一个课题,然后导师也不熟悉,没做过。你是课题组开山始祖,所以你除了有个课题之外,什么都没有。
万里长征第一步。
首先,课题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
比如,如果你是计算机学生,研究的课题是石墨烯,那么这个跨度太大了。如果是一个人研究,确保课题在你的领域之内。
然后,确保课题是你感兴趣的
一个人研究一个课题,毫无疑问,肯定是有难度的。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和操作此行为的能力。
而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所谓外部动机,是指你的论文成功发表你得以毕业,老师夸奖,拿优,国奖,好的工作以及高富帅白富美什么的。 但是外部动机有个缺点,就是它扛不住延迟, 如果目标离现在很远,动机力量有限。 而内部动机不一样,内部动机是指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 高的内部动机,合适的能力,是确保成功的基础。
所以,很简单,既然一个人做科研,可以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课题。
不知道怎么选择感兴趣的课题,那么就慢慢找。
阶段 2: 课题确立了,但感觉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典型表现,文献看不懂。
这说明你的课题短暂地超出了你的能力,比你想象的负责,原来的评估有点问题,这是常态。 这时候需要你自己来评估,是非常非常地超出自己的水平,还是觉得通过学习是可以解决的。
这个只有你自己能评估,没有人能帮助你。如果你觉得你肯定无法驾驭,那不好意思,需要回到第一步,这会比较痛苦。如果你觉得还是可以学习,那么你应该继续阅读相关领域的材料。
你可以针对你不了解的部分,扩大搜索,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