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2023考生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397782004533.jpg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创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和安徽医学院药理教研组。教研室由我国著名药理学家邢文鑅教授等创建,在徐叔云、马传庚、陈敏珠等教授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本室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为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省级A类重点学科,中药药理(抗炎免疫药理方向、心脑血管药理方向)中医药三级实验室,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药学(药理学)科研流动站,安徽省药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双一流学科。

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24人,其中教授10人(二级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拥有省领军人才创新团队1个,省115团队1个;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高端人才计划1人。

本学科目前设有药理学(100706)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100706)、药学(10550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教研室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精神、肿瘤、代谢综合征药理学等,并基于以上研究方向搭建了心脑血管、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细胞培养及组织和细胞成像分析等五个实验平台。教研室实验平台拥有各种实验设备近五百件套,价值一千五百余万元,100万以上仪器设备2台,价值346.04万元,40万以上仪器设备10台,价值788.56万元。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437727083456.jpg

近五年教研室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264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477万元);省部级、校厅级项目24项(414万元)。发表研究论文183篇,其中SCI文章122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25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批发明专利4项 ,横向课题4项。

2017年~2021年共培养博士16人,硕士109人。近两年累计有7名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0人分别荣获安科研究生奖学金、徐叔云奖学金和校研究生奖学金,21人获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8人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研究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和公务员等(近五年毕业生去向及就业单位统计如下图所示)。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463800016728.jpg

部分导师介绍

1660632802520019172.jpg

沈玉先,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领军人才团队带头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物药物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内质网应激与疾病和功能蛋白与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等科研项目16项。在Hepatology、Autophagy等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65篇。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邮箱:shenyx@ahmu.edu.cn

1660632794402096997.jpg

高杉,男,药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安徽省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人事处副处长。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1项,其他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25篇,其中I区5篇,II区7篇。荣获201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荣获2018年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1)。迄今指导8名研究生荣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2人荣获安徽医科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本科生申请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2项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3项。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对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委学术兼职。邮箱:aydgs@126.com

1660632782091032910.jpg

陈志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心脑血管药理学;2.神经药理学,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项目研究近20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参编出版专著11部,主编教材5部,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邮箱:chpharmzw@163.com

1660632813462031348.jpg

李卫平,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名誉理事、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无党派常务理事、安徽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药理学会监事。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内分泌药理学和神经药理学,主要研究慢性应激和糖皮质激素促进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损伤、衰老及人参皂苷Rg1抗衰老作用等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邮箱:lwp19@126.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827102077084.jpg

杨雁,二级教授/博导,安徽医科大学东南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免疫药理学等。曾赴日本关西医科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留学。主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壹等奖、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安医大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十佳论文、安医大优秀研究生导师、连续两届(2014和2017年)安医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2020年获安医大优秀国际研究生导师奖、2021年获安医大悦群十佳创新科技工作者和安医大2020-2021年度十佳教师。

邮箱:yangyan@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842622049649.jpg

李维祖,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5年-2016年在美国北方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从事脑缺血、衰老、阿尔兹海默病、糖皮质激素和糖尿病对海马神经元损伤及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等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安徽省高校重大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科院1区论文4篇。邮箱:liweizu@126.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887216068078.jpg

董六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靶点及机制研究和内耳毛细胞损伤的干预靶点及机制研究。曾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及安徽省2010年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新药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部;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华夏医药科技三等奖1项。邮箱:dongly@ahmu.edu.cn

1660632919847045034.jpg

尹艳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机能学实验中心主任。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在Pharmacol Biochem Behav等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多篇,曾指导学生获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邮箱:yinyanyan5678@126.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933130045403.jpg

吴文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博士后合作导师,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学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癫痫、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科院一区4篇。获安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及校首批“悦群十佳创新科技工作者”称号。邮箱:wuwn28@hotmail.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2968994076948.jpg

袁斌,博士,安徽医科大学“东南学者”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博士后合作导师。袁斌博士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训练。2018-2021年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21年加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研究方法探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组织稳态维持的分子机制,设计和筛选小分子抗肿瘤化合物。获得2014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先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CPRIT) 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基金。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Science Advances, Th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Medicine 转化医学section副主编。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006930048692.jpg

路文杰,药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人才工程”四类人才。现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基础医学院学科与学位办公室主任(兼职)。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FASEB J等杂志发表通讯及第一作者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批国际专利1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获校“优秀共产党员”、“復元科技新星”、“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邮箱:wenjie63136@163.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036993000134.jpg

张骏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主持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优秀人才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多篇SCI论文。邮箱:zjy404.student@sina.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062842056938.jpg

邵君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端人才计划入选者,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美国南加州大学医药科学博士,曾在全球知名药企美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任高级研究员,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和管理。2019年加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为肝脏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发现、新型药物靶向递呈系统的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省留学人员创新项目择优资助计划、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各1项,校级科研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任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委会委员。

邮箱:juntangshao@outlook.com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115740014418.jpg

陈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系统疾病科研平台核心成员。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医科大学科研水平提升计划、基础医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安徽省教育厅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等各类科研及教学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IF:14.195)、eLife(IF:8.282)、Cerebral Cortex(IF:8.285)、Experimental Neurology(IF:5.33)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邮箱:chenming@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194987004742.jpg

张贵阳,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教师。201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ACS Appl. Bio Mater., Chem Commun.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1篇研究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引用达190余次。受邀在生物应用材料新期刊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发表Review。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互联网+” 安徽省大学生竞赛银奖,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主要从事聚集诱导发光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分子影像和分子机制研究,探索解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成像及相关机制探索中的科学问题。邮箱:guiyangzhang@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226018020677.jpg

马俊婷,药学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师,中国药理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关键蛋白分子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201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各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1项。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多篇。目前指导药理学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邮箱:majunting@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256683007290.jpg

金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留学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5分的SCI论文6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肾脏药理学。致力于研究急、慢性肾脏损伤机制及中药抗肾脏疾病的机制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下游各分子及表观遗传学在全身重要器官炎症、纤维化中功能的研究。

邮箱:jinjuan@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281815029206.jpg

罗启超,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获中科院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理学博士。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暨南大学大数据决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围绍重大疾病的蛋白,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原子水平挖掘其功能调控的基础,力从源头上发现新型干预疾病的小分子。相关成果以共一/共通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期刊上。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302833092976.jpg

文继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神经药理学,主要从事缺血性脑病分子机制以及内源性H2S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3项(在研),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在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包括中科院1区论文1篇,中科院2区论文3篇。邮箱:wenjiyue139@aliyun.com

王佳佳,博士,讲师,硕导。2010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对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研究、在肠-肝轴领域中探究肠道菌群对肝脏疾病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研究。主持省级及校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近5年来发表SCI文章5篇。

邮箱:wjj@ahmu.edu.cn

/crm/product/image/20220816/1660633331540057639.jpg

周恺,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药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药代动力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代谢调控、中药药代动力学、细胞药代动力学等方向研究。目前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研究成果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ca, Phytomedicin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ncer Science, Drug Delivery等杂志发表。邮箱:fish00807@126.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