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天,也是四明山一年之中最美丽的季节。1993年出生的选调生周哲豪根据组织安排,来到“浙东红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担任党委副书记。
刚刚踏入村子,周哲豪就立马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好客,当然,还有周遭好奇的眼神。
在村民眼中,眼前这名戴着副黑框眼镜、长得白白净净、说话斯斯文文的小后生,可跟村里其他的干部大不一样——不仅是大学生,还是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妥妥的学霸。
“来村子就是来锻炼自己的,一开始肯定需要适应。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希望在村任职期间能够想方设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也算是为村子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周哲豪说。
和周哲豪一样,目前我市共有200多名市县两级选调生,正在基层进行为期两年的实践锻炼。走出“象牙塔”,投身火热实践,广袤农村和基层一线是帮他们褪去青涩最鲜活的“课堂”。
年纪轻,学历高,学习能力强,这些都是这群选调生身上的鲜明特质。据了解,他们全部是刚走出校门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年龄最小的仅21周岁,年龄最大的也就32周岁,“90后”选调生共266人,占比98.2%,其中“95后”选调生145人,占53.5%。
同时,他们大多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156人,占57.6%;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4.9%,还有13名博士研究生。
在这些刚刚走出学校的年轻人看来,农村生活是安静的,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出租车、没有外卖、没有电影院,晚上8点以后就静悄悄的;同时,农村生活又是生动的,可以到群众家里走访聊天,话家长里短;也可以去田间地头走走,看各种农作物拔节生长……
“动”“静”之间,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沉下心来、提升自我的好时机,深入接触农村、了解村情民意、涵养为民情怀的好平台。
当然,这些年轻人身上还背负着灼热的期待。因为,村里来了名校生,无论是村干部、党员还是村民们,全部眼巴巴地瞧着,希望他们能给村子带来好的点子和新的发展。
采访中,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的王贺松分享了自己初到象山县贤庠镇碶头陈村任职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晚上,他在党员大会上带头领读并讲解了《党章》,短短几天后,一名不是党员的村民老远就和他打招呼:“你就是新来的副书记吧?哎呀,年轻人读《党章》读得真好啊,我们农民读就读不顺。”
“后来我就明白了,到了农村要更加自律,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我们在农村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在农村任职,要做好基层答卷人,不负青春不负村。”王贺松说。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工作一项一项地做,经验一点一点地积累。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投身“黄土地”,扎根一线向阳而生
天一刚亮,王晟就麻利地起床了。1992年出生的他,温州人,2019年刚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今年,已经是他作为选调生的第二年,刚刚被组织派到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担任党委书记助理。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有机化学专业——在这一系列的标签加持下,到最基层的农村任职,乍看上去似乎有那么些“大材小用”。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天之骄子”似乎更应该去高精尖行业领域,才能充分施展才能。
不过,王晟本人并不在意这些看法。在他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宁波在石化产业方面拥有扎实的发展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自己将在这里大有可为。
“现在我所在的村子,和镇海石化区本身就挨得很近。虽说目前做的很多是换届选举、人口普查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但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对于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王晟说。
“基层农村的广阔天地和火热实践,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最好‘课堂’。希望他们能深植基层,走进百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激情转化为实干。”市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据了解,围绕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发展所需,紧盯急需紧缺人才科学设置招录计划,271名选调生所学专业共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人数最多,共78人,占28.8%;经济学次之,共59人,占21.8%。
对于地方发展来说,这些有着高学历的选调生,同样是未来急需的党政干部人才。面对这日新月异的新问题新业态、纷繁复杂的新诉求新期待,政府部门同样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升整个干部梯队的战斗力。
2019年9月,经过近一年在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选调生周叶骏,被组织安排到慈溪市崇寿镇任傅家路村党委副书记。
“曾经有人跟我说,基层锻炼很艰苦,要做好准备。然而来到傅家路村,却不尽然。和书记畅谈村庄规划、片区发展,乐在其中;与班子成员一起,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乐在其中;带着各地来考察的朋友走走看看,同他们讲众家治村新篇章,乐在其中。”周叶骏说。
他立足乡镇企业的就业创业资源需求,对接崇寿镇和市就业管理中心,拟定合约、做好铺垫,在今年7月4日促成宁波就业创业资源对接平台崇寿分平台签约,打通了宁波优质资源的下沉集聚通道,为下步乡镇就业创业领域的开拓创造了空间。
在横坎头村,周哲豪通过蹲点调研,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据他观察,虽说这些年村子成了“红村”,但前来参观旅游的人流并没有在当地形成消费,也没有为村子带来明显的收入。
是不是可以拉长游客待在村子的时间?参考各地推出的消费券,他建议在村子的一些核心区域放置十二生肖,游客集齐所有生肖扫码即可完成“红村打卡”,获得消费优惠券,在横坎头村任意农家乐消费实现减免。目前,该想法得到了乡镇的支持,正在加快落地之中。
扎根一线,向阳而生。对于选调生来说,来自基层土壤的养分正快速被吸收,变成履职经历中一段宝贵的财富。
定制“培训课”,全周期模式统筹培养
好的苗子要成长,离不开扎根的土壤,离不开阳光雨露,更离不开精耕细作。
在今年新录用选调生初任培训班上,王贺松作为2018年选调生代表,讲述着过去一年间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故事,从农村生活、工作风格、具体事务和心性品格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体会。
“只有沉下去,才能接地气,在田间地头了解到基层实际;只有浮上来,才能谋大局,登高望远、行稳致远。在这沉浮之间,我们一定要做到懂人心、有耐心、守初心,时刻提醒自己,初心使命、家国情怀是这份事业最珍贵的东西。”王贺松说。
一般来说,市级选调生第一年在市直部门,第二年到村任职,第三年到县乡机关任职;县乡选调生则是前两年在村任职,第三年再回到县乡机关。
为了做到“一人一策”,打从入职开始,宁波就建立了“2+2”导师帮带机制,根据选调生培养不同阶段,确定2名所在机关部门的传帮带联系人和2名在基层锻炼期间的传帮带责任人,通过思想引导和言传身教,帮助选调生迅速适应环境、打开工作局面。
针对市级、县乡选调生个性化培养需求,结合机关、基层不同阶段工作特点,我市还推出针对性的培养举措,比如机关养成训练“提供一套业务资料”“解决一个矛盾问题”等“十个一”措施,到村任职“记一本民情日记”“干一季田头农活”“帮一户困难群众”等“十个一”要求,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快速掌握办文、办会、办事基本技能,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等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选调生成长,市委组织部牵头,专门为这些学历高、基础好、学习能力强但基层经验不足的选调生定制“初任培训课程”,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市情乡情介绍、机关事务训练和基层实践辅导四大模块,甄选一批公务员先进典型、处级年轻干部和往届选调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专长,全方位多角度传授机关和基层工作经验,全面提升选调生综合素质和干事本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选调生特点,我市专门新增宁波发展形势任务、宁波文化特色、乡镇(街道)工作特点和乡村振兴宁波经验等精品课程,设计了“新老选调生夜谈”、本地与非本地籍选调生“你说我讲话宁波”等活动,大家一起学习宁波方言,促进互学互比。
“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宁波,适应工作,工作能力得到快速全面的提升。通过帮助他们走稳走实‘第一步’,淬炼奠定‘成长根基’,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好、历练实、朝气足的选调生队伍。”市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如是说。
站在时代的舞台,我们期待,经过精心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好干部能够从中脱颖而出。
【选调生有话说】
吕梦婷 2019年度县乡选调生,现为北仑区白峰街道太平村团支部副书记:
我是去年10月底到村子任职的。因为我刚刚毕业,老家本身不是宁波,一开始语言也不通,人生地不熟,难免有点拘谨。很多老师、同事和村干部都鼓励我,在基层工作要胆大一点、泼辣一点。现在一年过去了,确实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蛮大的,不仅对整个基层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够自在地和老百姓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王晟 2019年度市级选调生,现为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党委书记助理:
疫情期间,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对于绿色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作为一名发改人和化学人,我感受到了推动宁波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希望通过推进石化产业重大项目、高能级研究院项目招引、落地等具体工作,持续推进拓链延链这项系统性工程,为打造宁波市“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作出贡献。
记者:黄合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