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真题中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 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是2014年上海市各高校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时提出的。2016年,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由此, 课程思政进一步深入人心, 并很快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高校各类课程努力的方向。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系列文件, 如2017年2月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8年1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9年8月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要从5个方面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一是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是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 四是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五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按照《纲要》精神,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作用,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的量大面广, 覆盖全校学生, 而且, 大学英语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选自西方, 是英语国家文化的直接呈现, 蕴含的主要是西方价值观。如果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唯西方文化独大” “外国的就是好的”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通过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梳理和传递思政元素的使命, 他们的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能力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最重要的保障。因此, 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拓展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思想和技能上的功能, 最终培养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概述(一)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进行探讨。宏观上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融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方面[1-4], 当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