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大学毕业之后是找工作还是考研  > 考研还是就业?经济学帮你来分析

考研还是就业?经济学帮你来分析

“考研还是找工作?”

这几乎是每一个本科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每当与同学们谈到这个话题时,有人说:我一定要考研究生。为什么呢?他说,没有研究生文凭怎么找到到好工作呢?现在本科生那么多,大家都说找工作难啊!可是过了两天,他又跑过来跟我讲,我决定不考研了。我说,你怎么又不考了呢?他告诉我,我听说现在的研究生都是给导师打工呢,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可不想再浪费三年时间!到时候工作更加难找啊。

你说他讲的有道理吗?当然有啊,我知道他的想法也是你们很多人的想法。我先不讲他说的对还是不对。我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你也像他那样,靠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而非理性分析、科学判断来思考“考研还是找工作”这个对你如此重要的问题,那么你的四年本科真是白读了!不过幸好,你们很多人现在还是大三、大二或者大一,你们还有很多时间来认真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无论是读研究生还是就业,我们首先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即便我们选择了读研究生,我们也得考虑:研究生毕业了以后去哪里。有人说我想留校当老师,搞学术研究,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不用看下去了。因为据我所知,现在要当大学老师一般都要求博士学历,做行政工作也得要个硕士文凭,所以这样的话你只有读研这一条路。

而大部分人会说,我想当老师、做公务员或者去企业等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工作,我们又回到了找工作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就变成了:应该是本科毕业后找工作,还是读一个研究生后再找工作。

但是,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投资回报率(ReturnOnInvestment,简称ROI)的问题。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概念,就好比我们去买菜,我们追求物美价廉,换个词就是说“性价比”高不高。

在读研究生这个的投资回报率公式中,我们投资的是我们最宝贵的三年光阴和相应的精力、学费等等。我们的回报就是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好”的工作,这个“好”可能体现在我们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工资、得到更好的发展前途。

用一个坐标系来对这个投资回报率做个分析。横轴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纵轴是我们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学位认可程度。而读研的投资回报率就是中间的抛物线。这样一分析,我发现其实这个社会上存在:

4种类型的工作。

第一种是“高学位要求性工作”。最典型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大学教师,如果你想在大学做老师,最低要求也非得是个博士、硕士。所以这种情况下,你的本科学习ROI就是零,因为不可能成为大学老师,根本没有回报,非要到你读了博士以后才开始出成果。

第二条抛物线,我们发现它在硕士阶段明显比本科阶段陡峭,说明它的ROI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而升高。这类工作可能包括经济金融分析、市场研究、证券投资、IT软件和硬件开发、产品和技术研发(R&D)等等。这些工作往往对应聘者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其中有些对学位最低要求也至少要硕士生。我们称它为“研究型工作”。

第三类工作,我称作是“普通型工作”。所谓“普通型”其实也是求职市场中最常见的工作类型,占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绝大部分。它的特点是用人单位一般在招聘信息中写明:求职者最低学历是本科就足够了。相对前两者,我们说这类工作的“门槛”相对较低。它的那根抛物线一开始很陡,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变平,也就是ROI变低。当然这不代表用人单位不重视高学历,而是说相对学历而言,他们更加看重你的沟通技巧、学习能力、发展潜力等软件素质。这类工作包括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市场、销售、财务、行政等岗位。

最后一种是“低学历要求型”工作。这类工作的招聘负责人还生怕你学历太高,第一,如果你学历高,往往薪水要求比低学历的人要高,第二高学历的毕业生可能觉得自己在单位“屈才”,干了不久就辞职,单位还得再费人力物力招人。我就在网上看到过有招聘广告特别标明:“谢绝研究生,研究生对于此职位过于优秀”。这类工作多见于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比如饭店服务员、物理公司快递等等。

当然要特别说明,社会上人人平等,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自己的教育程度对于每个工作的投资回报率显然是不同的。我们作为一个“经济人(EconomicMan)”,当然应该追求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

接下来要引出第二个经济学概念叫做“人力资本(HumanCapital)”。

我们都知道你的学历只是你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一小部分因素,而你的学历加上其它因素包括你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处事态度、沟通技巧、相关经验等等加在一起,可以统称为你的“人力资本”。我们找工作就是要千方百计最大化你的人力资本,最后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增值(AddValue)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尽早考虑应该读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并且尽早决定,这样你就有足够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而不是等到大四了才仓促决定,临阵磨枪。

如今很多同学在大二、大三就开始实习了,我当然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大家开始意识到实习对于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实习和专业学习。

我不想讲具体应该怎么做,但是借用“木桶原理”: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想说,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成为那块最短木板的可能性。

最后,再讲一个经济学概念,叫做“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它是指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比如说你今天晚上决定在寝室里聊天,就不能去教室自习;如果你决定了去教室自习,就不能去跑步锻炼。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机会成本,读研究生和就业都是如此。读研究生的最大机会成本在于和同龄人相比,你少了二、三年的工作经验。而对于不少工作,用人单位更看重你的工作经验而非你的学历水平。从这个角度讲,两年制的硕士学位比三年制的机会成本就会少一些。当然,研究生学习可能使你在人力资本的其它方面得以提升,也使你获得了进入高门槛工作的“入场券”。所以我们要分析的是这些收获和机会成本相比,孰大孰小。

同时,如果直接就业的话,你的机会成本在于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但是不要忘了,现在不读研究生,不代表以后不能读。工作几年后,当你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玻璃天花板(GlassCeiling)”,你不妨可以选择再回来深造。因为那个时候,读研的那根ROI抛物线可能又开始变得陡峭。

也有可能你本科四年无所事事、学得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专业知识平平、实习经验又是空白,对前途完全是一片迷茫。这个时候你读研的机会成本就相对较小,因为你发现,你自己比你的面试官更加没有信心: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读研兴许可以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收入,而在考研科目中,经济学类专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既然研究生的学历能够带给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