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大众传媒官方的考试大纲  > 湖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湖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湖州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5年)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新闻理论

(一)绪论

1.新闻学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二)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4.新闻活动的渠道

(三)新闻

1.新闻的基本特点

2.两种新闻定义

3.新闻本源

4.新闻要素

5.新闻类别

(四)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1.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2.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3.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性质

4.“后真相时代”与新闻失实

(五)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新闻与信息

2.新闻与宣传

3.新闻与舆论

(六)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3.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4.新媒体的产生

(七)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1.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2.新闻生产主体: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3.新闻制作:从手工操作转向人工智能

4.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5.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6.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八)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5.新闻的基本特征决定传媒业变迁的基本方向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九)新闻媒介的性质

1.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3.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4.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十)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3.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4.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5.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6.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十一)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1.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2.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3.党的重要的新闻宣传方针政策

4.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十二)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

2.舆论引导

3.舆论监督

4.舆论新格局

(十三)大众传媒与社会

1.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2.大众传媒与政治

3.大众传媒与经济

4.大众传媒与文化

5.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十四)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1.新闻自由的含义

2.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3.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4.新闻法规

(十五)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1.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

2.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3.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4.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十六)传媒业经营

1.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2.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3.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4.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

(十七)新闻媒介的受众

1.受众是谁

2.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3.受众的特点

4.受众的细分

5.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6.受众的权利

7.受众和媒体认知

8.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十八)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2.新闻生产的场域

3.新闻选择

4.新闻价值

5.新闻的价值

6.决定新闻选择的关键是判断力

(十九)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专业要求和基本体裁

1.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2.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

3.新闻报道的构成

4.传统媒体的新闻体裁

5.新媒体的新闻制作

(二十)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1.新闻专业理念

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二十一)中国的新闻改革

1.百年党史上四次新闻改革

2.从2G到5G:技术驱动下的中国传媒业变革

3.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4.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第二部分 传播理论

(一)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二)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3.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三)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象征性社会互动

(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六)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2.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3.组织传播

(七)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八)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2.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九)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十)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3.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4.“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十一)传播效果研究

1.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2.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3.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十二)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1.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2.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3.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4.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5.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6.“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十三)靠前传播与优选传播

1.从靠前传播到优选传播

2.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3.靠前传播与优选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十四)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2.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十五)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1.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2.抽样调查法

3.内容分析法

4.控制实验法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以上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题约50分;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约占70分;应用题约占30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8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

拓展参考:

新闻传播专业学术期刊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