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土木工程081400考研科目  >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在学科带头人叶志明教授的带领下,土木工程系现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形成重大工程结构的减震与防灾、结构动力分析与振动控制、岩土材料基本特性及工程应用、地下工程及支挡结构的稳定性等4个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优势研究方向。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了多项合作研究项目;与国有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重点加强对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科研团队;依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形成核反应堆抗震研究和技术服务科研团队以及依托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形成基于BIM平台的建筑结构全寿命分析与设计科研团队。学科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重视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需求,重点解决土木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在民用及工业建筑、桥梁隧道、防灾减灾、结构修复与加固、再生建筑材料及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在上海及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本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讲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名,其中,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1名,浦江人才计划2名,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20名。学科拥有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实验室和若干结构分析软件,其中部分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2013~2017年中,获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分别为15项和5项,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以及上海市科委项目7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85篇,其中,548篇次被三大检索收录,2篇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教材3部,先后获专利授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5项;科研项目到帐经费3845余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到帐1529余万元;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融思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于日常工作中,我系研究生志愿者项目“智力助残、爱心十三年”获2016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同时,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相互统一、相互支撑与促进,现拥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获国家和省市级教材及教师奖励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市闸北区房管局和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等实践基地,本学科强调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的结合,以重要的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技术及其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一定的工程应用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2019年博士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具体细则如下: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 2019 年博士招生简章规定的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申请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录用或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 425 分(折合百分制 60 分),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4. 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优先。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申请材料

1. 《上海大学 2019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 纸正反面打印);

2. 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进入“学位查询”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 本人的硕士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公章);

4. 两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模版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用 A4 纸打印);

5. 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6. 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7. 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 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 SCI、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9. 突显本人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0. 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模版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三、申请程序

1. 申请人在 2018年 12 月 5日-12 月 31日期间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方式选择“申请-考核”)。网上报名时须按照《上海大学 2019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交纳报名考试费、打印报名表、寄(送)报名材料和申请材料到研招办,申请材料收到截止日期为 2019 年 1月8日,过期不再受理。

2. 博士生导师(组)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导师(组)审查并同意后给出审核书面意见(充分说明同意接收的理由),并向系推荐。土木工程系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在导师(组)审核意见基础上,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申请者参加土木工程系组织的综合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土木工程系网站)。

3. 综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如下:

综合考核专家组由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成员不少于 5 人。综合考核由英语面试和专业综合面试两部分组成。

(1)英语:主要考核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2)专业综合测试:主要考核考生的学习动机、科研和学术潜力,综合评价考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性、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等。

(3)综合考核专家组应对考生的专业水平、从事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等综合素质进行个性化多元评价,并给出书面的评价成绩。

(4)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记录完备。

(5)综合考核成绩:综合考核成绩满分为 300 分,包括:英语(满分100 分)、专业研究基础(满分100 分)、科学研究能力(满分100 分)。

4. 土木工程系根据当年博士生招生名额与综合考核总成绩排名,确定最终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博士生录取资格的名单,并上报学校。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调档和政审合格后,最终录取为 2019 年秋季学期入学博士研究生。

四、其他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由土木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研究方向:  01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             02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及其应用             03工程结构减震与隔振             04结构抗震与风工程          05结构振动控制          06饱和/非饱和土力学及其应用             07岩土边坡稳定性理论及图像和数值分析             08结构健康检测与损伤识别理论及应用          09隧道及地下结构理论及应用

指导教师:  

01方向:叶志明教授(本年度不招生)、朱杰江教授、陈玲俐副教授等

02方向:张孟喜教授、刘飞禹教授、侯娟副教授、陆烨副教授等     03方向:刘文光教授、叶志明教授、何文福副教授等     04方向:李春祥教授等、杜晓庆副教授等     05方向:徐旭教授、李春祥教授、王长虹副教授、石文龙副教授等  06方向:孙德安教授、秦爱芳教授、武亚军副教授等

07方向:夏小和教授、张孟喜教授、徐金明教授等     08方向:杨骁教授、彭妙娟教授、欧阳煜副教授等  09方向:徐旭教授、张孟喜教授、林永亮副教授等

招生人数: 见上海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表

参考书目:

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第三版)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Theory of Elasticity》(Third edition) Timoshenko SP, Goodier JN. McGraw-Hill Book Co. 1970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第二版) 龙驭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高等动力学》(第二版) 费学博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  高等土力学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 钱家欢,殷宗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高等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R.帕克、T.波利著,秦文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江见鲸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李庆杨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4 《工程力学中的近似解方法》,Arthur PB等著,叶志明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叶志明(男)教授、理学博士。专业: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与延边大学兼职教授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力学与实践》 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Materials Modeling》、《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机械强度》、《结构工程师》等编委,历任两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先后承担国家级、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国际发展署国际奖学金项目、英国ESPRC-Aston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等科研项目,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在《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SC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和力学》、《力学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以英文发表60余篇,有50余篇为SCI、EI、ISTP等索引,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论著、译著与教材15部;获国家发明、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负责人,“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国家级(2008)、上海市(2008)教学团队建设领衔人。

研究领域涉及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主要包含:不同模量材料弹塑性理论与有限元分析、结构工程分析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薄壁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结构抗震与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汽轮发电机和水利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等。

1992~1995获“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奖学金,在University of Manitoba做博士后研究,并以访问教授身份在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大学做访问研究与学术交流。

曾获甘肃省授予的“有突出贡献博士获得者荣誉称号”(1991)、“上海市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1992)、“上海市科技振兴三等奖”(1992)、“上海市育才奖”(1997)、“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1)、“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09,2014)、“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2015)、“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2)、“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4年)、国家级精品教材(2009)和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联系方式:021-66135571(O),E-mail:zmye@staff.shu.edu.cn

注:本年度不招生

夏小和(男)教授、博士。专业:岩土工程。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工程评标专家等,长期从事非连续岩体力学数值方法、地下工程仿真研究与应用、三维边坡的失稳与加固机理和基坑降水作用下远场土层变形机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以及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重大专项子项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滨海软土地区深大基坑群施工过程致灾机理及预警控制研究等。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8项。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6位已获博士学位、9位获硕士学位。

联系方式:021-66132345(O),E-mail:xhxia@shu.edu.cn

 

徐旭(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大学-城建集团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主任。作为主要参加者,曾先后获上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结构防灾理论及技术、地下结构及隧道、复杂道路网络系统和城市智能化建设等。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非克希霍夫板壳理论研究”、“60万千瓦发电机座和冷却器的强度与振动分析”、“复杂环境下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及构筑物的扰动特性研究”、“耀华支路磁悬浮越江盾构隧道纵向稳定性研究”、“盾构机施工中的泥水调、制浆系统分离机理及施工改良”、“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地下构筑物影响预测技术在地铁工程应用”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重大横向技术课题;参与教育部“面向21世纪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革”的上海大学试点项目、上海市教委在1999年立项资助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可视化研究与实施方法》等5项教学研究与管理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7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8年获得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称号。

联系方式:021-66132345(O), E-mail:xxu@mail.shu.edu.cn

刘文光(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包括核电厂隔震减震技术、高层减隔震结构的计算分析、精密仪器设备的振动控制、新型耗能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实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1994年至2007年在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和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7年和2001年两次赴日本FUJITA技术研究所从事减震研究工作,2007年9月起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和子课题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开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参加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项目1项,获上海市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包括在超高层建筑、历史保护建筑、大型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等领域。     联系方式: E-mail: liuwg@aliyun.com,13791980@qq.com

杨 骁(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工程力学。主要研究领域: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土-桩-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结构加固理论及应用等。1988年6月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5年2月在兰州大学获力学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合作研究,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在德国Essen大学土力学研究所合作研究。第六、七届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与他人合作,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等,200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饱和多孔介质中粘性、热、流体的耦合理论”、“饱和土多尺度动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等研究项目,参与“桩基的静动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分析”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研基金以及社会科技服务项目,主持完成若干教学研究项目。目前,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联系方式: 18021070208,E-mail:xyang@shu.edu.cn

 

张孟喜(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及其应用、隧道及地下结构、路基工程及支挡结构。英国Exeter大学Visiting Professor,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Refinforcement委员、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常务理事、加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分会常务理事、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1999年7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赴英国University of Bradford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与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先后在“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中国科学”、“岩土工程学报”等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约110篇(其中被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90篇/次),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9)。曾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0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石磊获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优秀学生奖(2008年6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2人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006、2008)。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土力学》(2007年)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021-66133265(o),E-mail:mxzhang@i.shu.edu.cn

孙德安(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非饱和土力学,特殊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其在边界值问题中的应用。1983年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1986年7月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并留该校土力学教研室任教。1989年10月去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土力学研究室留学,1994年3月获该校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该校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和教学工作至2005年初,任文部教官助手,讲师,研究员。2005年2-12月在Newcastl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底到上海大学任现职。在日本工作期间,负责过1项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多项日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非饱和土力学方面的内容为主,已在国际学术杂志(均为SCI源刊)发表论文80余篇,并与博士论文的指导教授松冈元合作于2006年3月在Taylor & Francis出版了专著一本,据Google Scholar、 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 H指标(H-index)分别为30、26和22。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3)、二等奖(2013年,排名第1) 、日本土木学会技术开发奖(2003年,排名第3)、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9年,排名第2)以及上海市育才奖(2009)以及等各1项。指导的博士生和两位硕士生分别获得上海市2011年、2012年以及2014年度的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已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各1项等。现在正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兼任SCI源刊学术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和《岩土力学》编委、《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土木工程学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特殊土和非饱和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联系方式:13671861914 , E-mail: sundean06@163.com

    李春祥(男),教授。从事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钢结构抗震、结构风工程、结构振动控制。

教育经历: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硕士生,获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研究工作经历:2004年12月至今,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流动站博士后。

企业工作经历:在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总公司;南京栖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外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工作、任职七年。

学术研究主要进展:正式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主要开展深度学习与非平稳信号分析研究,结构振动控制与抗震的调谐质量阻尼装置研究已成体系,正开展超高层建筑台风风致振动控制和新型钢结构抗震体系研究,结构风工程研究主要为非平稳风场模拟和智能预测以及结构涡激振动。现担任《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SCI)、《Wind and Structures》(SCI)、《振动与冲击》(EI)等多个杂志编委;担任第八届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13512129922;

E-mail: Li-chunxiang@vip.sina.com, 737199685@qq.com。

朱杰江(男)教授、博士、博士后。专业:结构工程。研究领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和结构优化研究,主要包含:高层混凝土结构推覆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优化、PC建筑结构优化、紧扣规范沉降计算要求的桩土-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及优化。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土建工程改造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结构工程师》 编委。1983~1999一直在设计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在1996年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中名列全国第一,并取得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主持负责了大型工业厂房和41层上海峻岭广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999年至今,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持了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弹塑性耐震性能及制震装置作用的研究”、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上海崇明生态人居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的子课题研究-生态建筑结构优化研究。参与了973计划《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弹塑性分析研究。负责主持了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结构优化研究》25项、桩-土-基础共同作用研究项目4项。

在 《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等重要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优化程序、复杂体形高层结构三维推覆分析程序、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群桩沉降计算程序、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实用优化分析程序、基于SAP2000API的考虑共同作用的群桩沉降计算软件。这些计算程序已经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用新型专利“梁柱间斜向钢支撑装置”及“梁柱间斜向拉伸构件”。主持开展了上海地区住宅建筑结构优化研究,每平方米节约造价50~90元,节省混凝土用量0.04~0.1立方米,节省钢筋9~15kg,对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曾获江苏省常州市建委授予的“常州市建委系统新长征突击手”(1991)、“上海市育才奖”(2007)、“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参与)、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

联系方式:E-mail:zhujjt@shu.edu.cn

    徐金明(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1)岩土材料图像分析与应用;(2)岩土材料微细观特征分析;(3)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主要包含:岩土材料变形破坏过程机理分析、岩土材料图像数字特征及其工程应用、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学术杂志论文评审人。

1983年7月在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获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4月在同济大学获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11月在同济大学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安徽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1988年4月至1998年12月在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任助教、讲师(1990年6月)和副教授(1998年6月);1999年12月起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任副教授和教授(2008年3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负责或参与工程勘察、原位测试、纠偏处理等横向科研项目近100项。

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Engineering Geology》、《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力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和各类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与教材4部。曾获“全国地质科普先进工作者”(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等。

联系方式:021-66133265(O),

E-mail:xjming@shu.edu.cn,xjming@163.com

彭妙娟(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路工程、计算结构力学和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及其软件等。在道路工程方面:建立了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反射裂缝和基层裂缝分析的有限元法,并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发表在“中国公路学报”上,目前在知网数据库中该文已被引用超过100次;建立了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粘弹-弹塑性有限元法,发表在“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沥青路面车辙分析的粘弹-弹塑性本构模型,发表在权威期刊“中国科学”上;提出了新的沥青路面车辙预估的公式,该预估公式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发明了路面裂缝封缝修补带,可快速修复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机场复合道面基层裂缝和反射裂缝分析的有限元法;对硬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老化和二次老化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并制作了新型改性水泥砂浆,进行了力学和路用性能实验研究。在计算结构力学方面:提出了势问题的边界无单元法,可应用于工程中的势问题求解;提出了弹塑性问题的复变量无单元Galerkin方法,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提出了粘弹性问题的复变量无单元Galerkin方法,可应用于工程中的粘弹性问题,发表在“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上,该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自1988年7月以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毕业。曾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和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展基金项目研究,曾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研究和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2012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2007年获“上海大学院系本科课堂教学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获“上海大学2003-2007年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2012年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201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李冬明获“2012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201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7年作为负责人,《道路规划设计》课程获“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联系方式: 13917313118, E-mail: mjpeng@shu.edu.cn    注:本年度不招收定向生

秦爱芳(女),教授,岩土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非饱和土固结,核废料地质处置,卸荷土的性状研究。上海土木工程协会会员。1996年同济大学地下系硕士毕业后到上海大学工作,2009年上海大学博士毕业。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主持完成过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创新项目、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试验室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改项目及横向项目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EI等论文约30余篇。作为第一副主编编写出版“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土力学原理》,此教材获得上海大学优秀教材;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土力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及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岩土力学课程群的创新教学探索与实践”荣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过2005年上海大学教学竞赛三等奖; 2006年上海大学实验室先进个人; 2009年上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上海大学师德标兵;2011年上海大学三八红旗手。 联系方式:13701657961,E-mail:qinaifang@shu.edu.cn 注:本年度不招收定向生

刘飞禹(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土工加筋技术、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随后进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做访问学者。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上海大学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办公室挂职锻炼,任主任助理。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中国公路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授权4项。主要从事地基处理、交通岩土、地下结构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基坑围护设计、房屋建筑纠偏加固改造、地基处理、隧道监测等工程实践活动。

联系方式: E-mail:lfyzju@shu.edu.cn.

杜晓庆(男),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风工程,计算风工程,新型桥梁结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负责完成建筑抗风、桥梁检测、桥梁和建筑加固等多项横向课题。目前是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Computers and Fluids、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力学学报》、《空气动力学学报》、《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和《工程力学》等杂志的审稿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E-mail: dxq@shu.edu.cn

侯娟(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岩土工程和土工合成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如《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发表SCI、EI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主持完成上海大学教改项目一项、参与建设上海市精品课程一门,并设计多套研究生试验系统。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担任《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现为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加筋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监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委员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

联系方式:E-mail: juanhou@staff.shu.edu.cn

备注: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