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研学校有哪些  > 李恒 史珮琪:新世纪以来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李恒 史珮琪:新世纪以来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创办于1951年1月。创办者高举“新史学”的大旗,在国内期刊界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新史学”,率先推进史学研究的范式革新。创办者所打出的“新史学”旗号,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这成为《史学月刊》刻在骨子里的印记,砥砺沧桑,历久弥新。2021年,《史学月刊》编辑部召开“70年来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学术研讨会,百余位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聚首开封,总结70年来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变迁。21世纪以来,《史学月刊》很好地回应了国家提出的话语体系建设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了贡献。“如果把《史学月刊》置于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视域内来认识的话,它就是当代中国史学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就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史学史。”

笔者以21世纪以来《史学月刊》所刊发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文章为基本素材,管中窥豹,尝试勾勒20余年来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主要问题,总结该领域的基本发展情况。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深耕与掘进

《新史学通讯》的创办者,嵇文甫、郭晓棠、黄元起等早年都有参加革命的经历,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史学研究当然也要推陈出新。作为史学工作者,他们创办了《新史学通讯》,以此为阵地,肩负起在新中国史学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庄严使命。历经风雨,《史学月刊》一直高举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大旗,这是深植于刊物血液之中的显性基因。

(一)深刻介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讨论

自2000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文章,莫过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研究员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该文开启了在21世纪研究唯物史观的新阶段,其后相关研究和讨论文章陆续见诸各大报刊,余音绕梁,其中迅速与蒋大椿先生展开深度对话和探讨的无疑是庞卓恒先生与吴英合作的文章。

《史学月刊》有幸参与了21世纪初蒋大椿先生与庞卓恒先生的那场唯物史观的讨论,先后刊发了两篇评论性文章。2003年,当时还是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张立达分析了两位先生论战的根本原因,认为他们在“物质”“意识”两个最基本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分歧:“两个概念内涵的模糊性必然会导致它们关系的模糊性,蒋、庞二位的分歧正是这种模糊性的表现。”张立达认为,尽管两位先生在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观点上存在分歧,但是他们都强调人的活动才是历史的中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历史的基础,而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所在。张立达建议:“结合这两种眼光,兼顾抽象与具体,开展历史观与历史学的对话以及跨学科的理论吸收,建构中介层次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唯物史观新的增长点。”2004年,河南大学周祥森发表评论性文章,基本涉及了蒋大椿先生大作发表之后的所有回应文章,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了评论。此文是一篇体大虑周的综合性评论文章,不仅从逻辑上梳理了争论的焦点所在,而且从整体上对它们进行剖析,深刻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推动了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思考和研究。周祥森认为:“在史学评论方法上,现有的评论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壁虚造评论对象的问题。”

蒋先生的文章以及庞先生与吴英合著的文章对于21世纪之初的中国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打破了自20世纪80年代史学理论热以来十余年的沉闷状态,活跃了学术空气,刺激了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兴趣;另一方面燃起了人们在全新的时代语境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认真研读经典作家文本、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二)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必将得到发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人类社会历史运动本身所决定了的。那么,那些习惯抱守传统观念的人们,是墨守成规,继续自己优哉游哉的“快乐”生活,还是与时俱进,通过艰苦的、扎实有效的理论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的地基上建构新的理论大厦?笔者以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这个问题。在新的世纪,在新的时期,中国的史学从业者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史学月刊》以自己的担当,一直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领域,刊发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自2000年以来,《史学月刊》刊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成果,仅以2004年为例,这一年几乎每一期都刊发有关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是纯粹的唯物史观阐释,有的讨论唯物史观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有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进行研究,有的则是将唯物史观与当时的研究热点结合,等等。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共同推进了21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繁荣,尤其是在2022年第7期以及2023年第11期推出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两组笔谈,在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努力构建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话语

世纪之交,首都师范大学邹兆辰和江湄就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发展这个主题,对林甘泉研究员进行了访谈。在这篇访谈中,林甘泉全面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提出要科学地看待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价值,提倡不同学术思想的学者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百家争鸣,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坚持实证研究。如此,我们有可能在21世纪培养出真正的史学大师。林先生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开创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历史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而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园地不断深耕与掘进,成果不一而足。若是考察2000~2022年这个时间段,我们就会发现,《史学月刊》所刊发的这些文章,不论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从宏观层面展开的思考,还是对具体概念的剖析,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几乎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体涉及有关史学流派与史学实践的演进、史学理论方法与学术形成机制等问题,试图廓清全球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演进路径、主题领域和思想自信,最终从根本上有助于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精神家园,助力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惊叹,这只能用奇迹来概括,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不减当年,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代学者的历史使命。

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学术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一般体现在材料、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在推动史学研究范式转换和理论创新方面,《史学月刊》一直在探索。“新史学”是《史学月刊》办刊的基本方向,当时的新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部鼓励和提倡在历史研究中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