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试图理解山东人为何爱考试,那么最有力的工具,或许就是今年最火热的互联网热词:内卷。
学术定义上,内卷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到某种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翻译一下,就是你发现“一分努力一分收获”这事,越来越不大可能发生了。
山东人陷入内卷的第一步,是从高考开始的。
央视荧幕上,曾经有部叫做《闯关东》的电视剧,讲述了一户山东家庭为生活背井离乡,出关谋生的故事。
到了现代山东,“闯关东”的故事仍在高考中延续。2017年,山东共有58.3万人报名高考,而双一流大学榜单上,山东省仅占3所。
但放眼全国,自从大学扩招之后,上211、985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双一流大学的录取率是山东的四倍。
这种远超平均水平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山东陷入内卷的第一步。
除了刺激山东考生,上面举例的高考录取率数据还有另一层含义:当山东考生杀出重围,上到和外省学生同等的大学,却会发现在人才市场中,早已扩招的重本和普本都在丧失竞争力。
于是,考研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另一条出路。
为了通过考研实现学历逆袭,山东顺理成章地成了全国最热衷考研的群体,内卷也就从本科不可避免的卷到了研究生头上。
多年来,山东都是全国头号考研大省。在报考人数上,只有北京盖过山东一头,但这是因为北京拥有数量最多的高校,外省考生蜂拥而至。在本地高校稀缺的山东,则纯粹是靠广泛的群众基础坐上了头把交椅。
但是,考了研就能一了百了吗?山东人并不这样认为。
近十年来,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在随着扩招迅速稀释——
1995年到2016年,中国总共招收了660.8万名研究生,但仅2017-2018年两年,就招收了118万人,远超过去20年间研究生的招生速度。
济南3500名考研大军在体育馆上辅导课,图源:东方IC
而研究生毕业的收入,远没有高到足以保障下半生生活的地步,更无法避免在求职市场上遇到的内卷,到头来,还将面临同样的激烈竞争。
对于一个思维习惯上力图回避风险的山东普通家庭而言,最有性价比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
考公务员去!
对公务员、国企编制的痴迷,是当代网友给山东人打上另一大标签。
考公培训机构流传着这样一种调侃的说法,全国公务员的三分之一是山东人。这个数据当然不能当真,但足以反映出山东人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在其他地方,当地就业被跨省考公制度改变,那么在山东,这一实际情况则是山东人改变了考公制度——
2019年,全国其他地区公务员的最低面试分都在120-130徘徊:
但山东的最低面试分,最低却都是从145.2分起步。
考公热同样是山东人内卷的一大标志,“闯关东”的故事再次上演。
由于竞争压力的蔓延,每年等到公考时,在省内无法竞争到公务员名额的山东人,往往需要挤破头跑去外地公考,才有希望剑走偏锋赢得出路。
在从商丘开往郑州的快车上,山东考公人也许会晚点,但永远不会迟到:
就像是苏联人曾经支配过国际象棋一样,山东人也一直以来盘踞着考研帝国中至高无上的宝座。
所有山东考公大军经过的地方,往往只会留下两样东西:
一缕缥缈的尘埃,和一群考不过山东人、命运同样缥缈的河南江苏湖北湖南人们。
也正因此,许多曾经被山东人搞崩心态的本土考公人,都曾在网上公开辱骂山东人。毕竟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但全国都有着共同的敌人:“山东考霸”。
面对这些谩骂,山东人不难过是假的,但在反驳的同时,现实却从未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前段时间,互联网流行着一个热词,叫小镇做题家,特指那些从小苦苦刷题,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小镇青年,终于考上985,却因为阶级差距产生心理落差,一边哀叹错过了时代红利,一边陷入迷茫自闭的大学生。
但在山东,虽然许多大学生都符合小镇+做题家,但他们却一点都不迷茫。
从入学开始,许多大学生便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他们读书,考大学,就是为了继续考公务员。
无论学什么专业,哪怕是最后拿到了其他行业的优质offer,在传统山东家长的眼里都不重要。他们对孩子考学只有一个期待:
最终考上公务员。
在山东曾经有一个笑话,“你家的孩子不如我家的,一毕业就去考公了。我家的可念了研究生再考公。”
小镇做题家的现状,限制了许多山东学子的视野与选择,被迫走向了考公的独木桥。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残酷,考公潮反倒异化了教育本身,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从接受教育之初,就沦为了考公机器。
山东人为考公付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