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南极科考研究什么  > 这些高校,去南极了

这些高校,去南极了

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而这其中,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派遣人员一同参与科考。

东南大学

10月27日,东南大学参加第40次南极科考的队员在南京出征。此次出征的科考队员,除了第三次参与南极科考的“老将”葛健,还有“准00后”王启航。

此前,东南大学在南极泰山站和昆仑站已经分别布置了“东大极能”极地无人值守智能电源系统。该系统针对极地高原低温、低气压的特殊环境,研发了分布式、模块化的无人值守平台。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系统突破了南极内陆地区自动监测与控制、远程遥测与遥控、海量数据存储、电源保障和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为南极科考现场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环境支持和通信链路。

极地无人值守智能电源系统随中国第36次、第39次南极科考内陆队成功运抵南极内陆泰山站和昆仑站,并正式投入运行。设备为在极地现场的科研设备提供不间断电力供应,长期无人值守并稳定运行,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科研任务。今年东南大学两位南极科考队员的任务是对智能电源系统进行年度维护升级,确保设备持续为南极各类资源监测设备和科考设备提供高质量的能源供应。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博士生谢陈雨经自然资源部选拔参加此次南极内陆科考。

10月30日下午,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相关课题组老师到“雪龙”船码头基地,为谢陈雨运送随船物资。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此次派遣队员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安装和维护南极冰盖内陆SAR卫星角反射器,验证SAR卫星南极冰流反演能力;布设南极冰面反射棱镜阵列,实施ICESat-2卫星南极冰盖表面高程精度评估;获取南极中山站及内陆沿线典型区域冰盖和冰川无人机遥感数据和模型,开展冰盖冰川微地形分析;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技术获取冰-海相互作用下的冰架变化监测数据,采用机载冰雷达获取冰盖内部结构及浅层结构强度,研究冰盖形态与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南极冰盖、冰架底部融化机制,降低冰盖整体物质平衡统计模型估计的不确定性。预计此次考察成果将有助于分析极地冰冻圈关键过程要素,提升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关键参数估算能力,有助于构建覆盖南极不同类型区域的地、空和天基观测体系,实现对南极关键要素的动态监测,降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

同济大学长期承担我国极地科学研究重大研究项目,参与了多次南北极科考,与国内外知名极地科学研究机构有着长期的实质性合作,获得了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将持续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太原理工大学

10月26日,太原理工大学举办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太原理工大学队员出征仪式,为即将奔赴南极的谷鹏飞、马泽楷两位博士研究生送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教授出席,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负责人与相关师生40余人参加。

会上,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窦银科教授介绍了学校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的背景、任务和准备工作过程。他希望两位即将出征的队员发扬南极精神,完成好“风-光-氢-储-荷”清洁能源微系统在南极大陆的测试工作及南大洋3套冰海两用浮标的投放。

孙宏斌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风-光-氢-储-荷”清洁能源微系统将首次在南极冰盖安装,并进行测试与应用,旨在为深入开展规模化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提供现场实证支撑,为落实我国“绿色科考战略”贡献太原理工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

10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在河口海岸大楼地理石前举行南极科考队员出征授旗仪式,学院党委书记王军、党委副书记罗艺,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全体党员、2023级地理科学拔尖班团支部同学参加仪式。

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党员、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博同志作为科考队员之一,即将奔赴南极内陆。张博是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第四位前往南极开展科考工作的党员,也将是华东师范大学首位达到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同学。

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书记、张博导师史贵涛,是曾四次到南极参加科考工作的华东师大极地人,他向师生介绍了中国极地人几十年的奋斗史和南极科考任务的艰辛不易。张博同志将代表华东师大在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分别开展研究工作,成为到达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第一位师大学子,此次出征对华东师大地理学子成长具有突破性意义。他鼓励张博要在南极科考事业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华东师大地理人的优良风貌,将师大地理精神传递。

上海海事大学

11月1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齐亮老师以及学校8位校友,随“双龙”参加本次南极科考任务。

应中国极地中心邀请,学校推荐商船学院齐亮随“雪龙2”号参加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齐亮为学校商船学院船舶机舱综合实验室实验管理员,于今年4月8日担任“育明”轮生活教官,助力航海类学生海上航行实习,出色完成4批次的航海类专业学生航海实习工作。齐亮老师积极投身到极地科考任务中,将担任“雪龙2”机动轮机员职务,主要负责“雪龙2”号的航行值班和机舱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工作,确保“雪龙2”号的顺利航行。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建设大国航路,走向深蓝,走向极地,为极地科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来源:中国青年报、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原标题:《这些高校,去南极了》

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