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
一、专业基本信息
1. 专业定位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年版)》中,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金融学大类下设的一个专业,本专业最早于197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始招生。
金融学源于经济学,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包含宏观金融、微观金融、金融工程三大类研究领域。金融学主要研究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在证券、投资、信托、保险等行业进行投资理财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于2002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开始招生,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训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金融人才。
2.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具备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品德优秀,系统掌握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和相关技能,能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 培养规格
金融学专业学制4年,毕业总学分159学分,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形成专业毕业要求,使学生能够:
①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②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树立诚信意识, 做到履约践诸, 知行合一。
④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了解国内外金融发展动态。
⑤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⑥牢固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熱悉金融活动的基本流程。
⑦熟练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进行金融数据处理、 模型设计,并使用专业数据库进行专业论文以及研究报告撰写。
⑧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⑨把握金融发展的趋势, 学以致用,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⑩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大类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非正式课程四部分。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实验,比如: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课程实验;二是专业实践,比如: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5.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其中有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
6. 教学条件
本专业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经济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行为与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政产学研协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教融合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4 个省级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和22个金融企业实习基地。
7. 专业特色和优势
①坚持“以赛促学”“以证促学”,锻炼学生的金融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鼓励金融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和CFA、FRM等金融类国际性资格考试,并取得了优秀成绩。在“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中,获奖人数一直位列全国前十,广东省第一。
②占据教材建设高地,精心打造金融学权威教材。我校2004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融学概论》,连续出版到第4版(2020年),在全国100多所高校中使用,为全国金融学专业的建设贡献了华师智慧。
③坚持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我校教师长期专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典型金融案例,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学案例,有14篇教学案例在全国金融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奖。
二、毕业生培养质量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集中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行业;月均收入为6286.38元;就业相关度为73.08%;工作适应度为92.31%;工作满意度为84.62%;工作稳定率为96.15%;职业能力满足度为94.23%。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升学深造意愿逐年提升。毕业生境内升学主要去向为“双一流”、“985”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境外升学主要去向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知名高校。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为:很满意占61.57%、比较满意占34.18%、一般占3.82%、比较不满意占0.4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评价较高,而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则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