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以下简称历史学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基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理念,依托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和B+的世界史与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作为践行“新文科”的重要抓手,于2020年4月正式成立“思勉班”。历史学系积极探索以“筑基”“融合”与“提升”作为主要特征的立体化路径,着力打造“历史+”TSM创新培养体系(详见下表),通过实践、空间和人塑造历史学现代学科本位认知,使用“跨”“超”“多”的复合模式,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拥有科学认知、时刻关注心灵,能够承担学术、育人和传播三大使命的复合型创新史学人才。
中图为华东师大历史学系终身教授吕思勉先生,左右图为2019和2020级“思勉班”开班仪式
“历史+”TSM创新培养体系
筑基:立足学科本位,强化基础技能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质量革命”,着力推进“科研育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立足学科本位,全面强化学生的史学研究基本功,探索史学研究实践的新方案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历史学系为“思勉班”构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导师组”三级管理体制,针对“思勉班”设置具有灵活性和研究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一手文献研读为主、前沿性较强、难度较高的进阶课程、荣誉课程和本硕联通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进阶性和延续性。采用 “多对一导师制”,由知名学者担任学术班主任,并遴选中国史、世界史各三位教师组成导师组,将生师比保持在3:1甚至更低。在课程教学之外,通过常态化、高频次、建制化的导师专项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筑牢史学研究基础。将“田野调查”拿出列入单独的“史学实践”版块,加入“学年论文”形成全新的读书笔记——研究综述——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四段式”学术训练,覆盖史学各类写作体裁,并将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至每学期或每项任务,力求全方位和全过程培养。与此同时,借鉴世界著名大学普遍设立的写作中心训练流程(构思——起草——润色——精炼),开设“写作能力训练工作坊”,注重从准备文献、构思论点、草拟结构、初成略稿到反复修改、精准校订、终至完稿的完整训练。两年来,“思勉班”共进行定期导师活动30余场,举办“立己达人卓越育人系列讲座”“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思勉班开班讲座”“导师公开课”等各类学术讲座近20场。新建和改革各类进阶、荣誉和本硕联通课程近10门。
刘啸·导师活动之研究综述汇报
金蕙涵·写作训练工作坊
部分导师活动主题
漫谈读书和治学
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答疑解惑
年终师生总结会
期刊综述写作指导
阅读和写作
中国近现当代史研究综述写作指导
世界史研究综述写作指导
古籍版本知识
漫谈本科阶段的外语学习
学术写作培训
档案与史学研究
写作训练工作坊主题
主讲人
训练主题
金蕙涵
学术写作
金蕙涵
学术演讲
金蕙涵
个人读书汇报及师生评议
金蕙涵
读书笔记写作一对一指导
学术讲座合影
左图为许纪霖·智商、情商与志商:如何成就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
右图为孟钟捷、李孝迁、唐小兵·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之路:相隔二十五年两代人的师生对话
葛兆光·把中国放进世界:什么才是好的历史研究?
李剑鸣·理论、语境与历史解释
黄纯艳·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
部分学术讲座
主讲人
讲座主题
类型
张耕华
一位纯正而独立特性的史学家——记吕思勉先生的生平、著述与治学经世
第一届“思勉班”揭牌仪式暨学术讲座
许纪霖
智商、情商与志商:如何成就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
第二届思勉班开班仪式暨学术讲座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术传统回顾
“思勉班”导师见面会讲座
孟钟捷、李孝迁、唐小兵
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之路——相隔二十五年历史学系两代人的师生对话
立己达人卓越育人系列讲座
夏亚峰
冷战和平终结30年:西方学术界研究状况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王作跃
冷战科学外交:中美苏科技关系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白建才
彭树智先生的学术之路及其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批判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张盛发
俄罗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评价80年——从斯大林时期到普京时代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牛军
冷战时期中越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当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
张锐
兼容并蓄、融贯中西——对跨学科教育的若干体会与思考
导师公开课
黄纯艳
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
全国线上书院卓越讲座
李剑鸣
“理论、语境与历史解释”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葛兆光
把“中国”放进“世界”——什么才是好的历史论著?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沈志华
冷战国际史研究:史料解读与写作技巧——以伊朗危机为例
学术名家系列讲座
融合:涵养跨界思维,构建立体路径
“新文科”的教育理念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摒弃自我封闭模式,着力推进各学科之间的融通融合与开放式写作。“数字人文”时代也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许多方面彼此融合,为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日趋丰富的方式和手段。跨学科融合既是知识本身发展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与技术进步的需求。因此历史学系积极回应新时代对于史学人才的上述要求,在充分考察斯坦福大学基于工科跨学科学习提出的“知识孤岛—了解—欣赏—理解”路径后,创新性地设计并实践了历史学跨学科学习的IACUB理论模式(详见下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实践跨学科讲座、跨学科短课程、跨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群的“四步走”策略,旨在推动学生实现从“知识壁垒”到“意愿”乃至“理解”的飞跃。运用虚拟仿真、GIS等新技术,向学生展现国际关系学、哲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与历史学的交叉融合,共推出“历史+”跨学科讲座8期、“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3期。目前,“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国际史”“中国现代传媒与知识分子”等更系统、更深层次的跨学科课程已完成前期准备,目标是构建起具有“多学科融合”效应的跨学科课程群,进一步深化IACUB模式各个节点的探索。学生的对上述课程的反馈普遍较好,科创项目和学年论文也都显示出他们开始初步尝试运用跨学科思维和理论来解决问题。
IACUB理论模式
“历史+”跨学科讲座系列海报
“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霍仁龙·GIS与历史研究)
“历史+”跨学科讲座与“史海新舟”跨学科短课程
主讲人
讲座主题
类型
刘梁剑、唐小兵、梁志
得益彰还是双峰并峙?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对话
哲学
万青松、梁志
殊途何以同归?国际关系与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对话
国际关系学
艾斯丽
全球史视阈下的非裔史研究:兼论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人类学、社会学
艾斯丽
抗衡19世纪巴西的“社会死亡”
社会学
唐小兵
学术与政治的交错——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回潮与反思
中国学
陈映芳
转型社会研究的方法探索
社会学
成庆
隔离之后为何“躺不平”——传统视野里的安心之道
佛学
王明珂
在文献中作田野:史学与人类学的交集
人类学
郭晓合、李巍
跨学科视野中的世界经济
经济学短课程
霍仁龙
GIS与历史研究
地理学短课程
提升:激发能力潜质,深化史学实践
传统历史学偏重课堂教学,以经典文献和原始资料阅读为主。“新文科”并非否定传统文科,而是在“守正创新”原则指导下的一场“接续性”革命,因此新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该超越传统,转向以需求导向和实践育人为核心的路径上来。针对上述情况,历史学系着力推进“以学生能力达成为中心”课堂教育改革,尤其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与相互促进,强化“史学实践”版块的设计,注重“田野调查”与跨专业实习相结合。通过语言能力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跨学科田野考察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史学实践能力,全面反哺课堂教学。历史学系联合外语学院,打造多语种学习平台,并与中文系与哲学系共同推进“文史哲虚拟教研室”建设。在此基础上初步落实全员项目制,推进“师生共同研究项目”,“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整理、编译以及论文写作,不少教师还邀请“思勉班”学生加入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帮助他们更早接触专业的学术研究环境。两年来,历史学系开设了日语、法语和德语3个小语种学习班;启动了第一期“师生共同研究项目”6项,其中两项已完成(发表论文2篇),其余几项正稳步推进,已完成论文5篇(2篇待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