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北大阿拉伯语研究生难吗  > 为学|朱威烈:为阿拉伯语与中东学“一生在学,不留遗憾”

为学|朱威烈:为阿拉伯语与中东学“一生在学,不留遗憾”

第十六届“上海哲社奖学术贡献奖”获得者朱威烈。视频采访:澎湃新闻记者谷晓丹  实习生 吴喆旻(06:22)【编者按】

备受关注的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日前揭晓,每届的“上海哲社奖学术贡献奖”尤其引人瞩目,该奖项用于表彰对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学界享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的上海学者。其代表性成果须在理论研究上有创新,在学术研究上有创见,在学科建设上有建树,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

第十六届“上海哲社奖学术贡献奖”授予四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孙关宏,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朱威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瑞熙。

自2004年开设以来,学术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目前,仅有38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

澎湃新闻特别邀约拜访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其弟子及获奖者的学术朋友圈,望可概述各位老先生的学术生涯、治学经验及学术思想。以飨读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朱威烈

“我在学校篮球队打球到60多岁,驾照也是60多岁考出来的。”82岁的朱威烈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每个工作日都会自己开车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工作时间固定在上午9点到下午4点多,每天还要完成6000步的KPI。 

他每天收看阿拉伯台和半岛电视台新闻,尤其关注巴以局势的最新动态,唯恐信息滞后。“很多人要见,很多事要参与。”年事已高的朱威烈依然忙碌,他近期的访客中,不乏想要亲自了解中国的埃及前外交官员、沙特专栏作家、苏丹学者等中东友人。

朱威烈的办公室,摆满了书籍,凌乱却有序。与记者交谈时随口提到的书,他都可以精确地在几个书柜中找出。谈到毕生热爱的阿拉伯语和中东学时,激动之处,他爽朗大笑。 

作为中国阿拉伯语学科的领军人物,朱威烈长期负责阿拉伯语的学科建设,倡导“小学科,大内涵”,倡建中国特色中东学,致力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阿拉伯学和中东区域国别学。 

对于治学之道,朱威烈坚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而“以学报国,为国育才”则是他59载投身教育研究的强大动力。他说:“我自认为没有虚度人生,当然也还有未完成的事业。培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人才,应该是我毕生的追求。” 

北大遇恩师,爱上阿拉伯语

1941年10月,朱威烈出生于浙江嘉善的一个书香门第,兄弟姐妹都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的理工、医科专业。受此影响,报考名校的理科专业成为他当时的志向。然而,高中毕业那年,朱威烈因患十二指肠溃疡,报考专业受限于文科,这让他一度感到茫然。“考文科考什么?文史哲还是政经法?没方向。”临考前,中学校长找朱威烈谈话,指定他报考外语小语种,“服从组织分配”的他从此走上文科的求学之路。

2001年10月15日,朱威烈应邀参加季羡林学术思想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前排右三为季羡林,左三为朱威烈)

1946年,北京大学在中国最早开设阿拉伯语专业。1960年,朱威烈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东方语系阿拉伯语专业。他之所以选择阿拉伯语专业,离不开系主任季羡林教授的一句话:“阿拉伯语确实难学,但国家很需要。”5年阿语学习由此开启。 

北京大学诸多学识渊博的名师令朱威烈感到钦佩,其中尤属马坚和刘麟瑞两位授课老师对他影响最大,他们也是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都曾在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中担任翻译。 

“从学习阿语那一刻开始,为新中国的外交外事服务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一直到今天从未改变过。”朱威烈说。 

马坚、刘麟瑞先生的榜样作用,对包括朱威烈在内的阿语学生影响都很大。朱威烈整个本科学习生涯,都很勤奋努力,成绩也很优秀。他大三时,曾请马坚帮忙审核过译稿,大四时,也帮马坚誊写《阿拉伯通史》译文。马坚教授曾明确提出,希望朱威烈读他的研究生。刘麟瑞教授在朱威烈离开北京大学赴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前,拿出自己多年收录的词汇集让他抄录。他们的这份肯定与厚爱令朱威烈感叹:“马坚和刘麟瑞先生都有恩于我,回民老师有恩于我啊。” 

1980年代,朱威烈先是在其主编的刊物《阿拉伯世界》连载发表《马坚传》和《刘麟瑞回忆录》系列文章,介绍20世纪上半叶中国第一代赴埃及学习阿拉伯语的留学生状况。近年里,为了让阿拉伯国家能了解马坚、刘麟瑞对中阿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他组织联系推动了《马坚传》和《刘麟瑞传》的阿文译本在沙特出版,两本书分别于2021年、2020年问世。 

北大名师多,藏书丰富。朱威烈的多数大学时光,都在北大文史楼阅读、做笔记中度过。虽然阿拉伯语的参考书有限,但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知识储备,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文明等领域都要涉猎。朱威烈提醒自己,作为新中国北大培养的外语学生,要尽量丰富拓宽知识面,符合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标准,要对得起师门,对得起国家。 

1970年代初,朱威烈从《阿拉伯马格里布史》开始从事学术著作翻译工作。由于考证类史学专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较多,朱威烈只能反复阅读,尽可能地广泛查找资料,并参考《辞海》、《世界知识年鉴》、《世界史》等书,根据新华社译名表、世界和国别地图册,以及约定俗成等原则,摸索确立起了较合理的翻译规范。历经了一年多时间,他才完成这部30多万字的译著。 

50多年来,朱威烈参与的翻译实践多,涉及面广。他的主要译著有《阿拉伯马格里布史》、《江防图》、《苏丹》(“自然地理”部分)、《埃及》(“埃及西奈的土地和居民”部分)、《走向深渊——阿拉伯文学专辑》、《折断的翅膀——纪伯伦作品选》、《蒙面人》、《近代希伯来文学简史》、《卡尔纳克咖啡馆》、《杜鹃钟》、《贝克阁下》、《鸦片》、《回来吧,我的心》、《初恋岁月》等。他还曾参与接待阿拉伯国家代表团,负责埃及总统、约旦国王和摩洛哥首相访沪,以及上海市政府领导出访海湾、与卡塔尔外交国务大臣会谈等重要外交外事的口译工作。

1976年,朱威烈担任广交会翻译,帮助科威特、也门、巴林、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客商洽谈。2000年,他翻译出版的《无身份世界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一书,曾是中国教育部长回访埃及教育部长的“珍贵礼物”。

2008年12月1日,朱威烈被授予“海湾合作委员会奖”,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中国学者。图为海合会六个成员国驻华大使与朱威烈教授在颁奖台上合影。

2023年4月,朱威烈荣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由于朱威烈在翻译领域的杰出建树,他继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4年获沙特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后,又在2023年,获得了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是表彰翻译家个人的最高荣誉,也是国家对他一生翻译成就的高度肯定。 

上外育才59载,见证中阿关系最好时期 

1965年,朱威烈从北大毕业,原本已宣布他留校在东语系阿拉伯语教研室当助教,但不久后又通知他被调配到上海外国语学院任教。朱威烈虽并不情愿,但还是服从组织分配来沪执教。他在上外近一甲子,从未离开过。他说:“上外是我的主场,我是主力队员。”正是在上外,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学术追求。

1980年春,中国驻埃及大使姚广(图中)与中国在埃进修教师合影(右二为朱威烈)

1978年,朱威烈被公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那是他第一次出国。回国时,他没有带回电视机和冰箱等“四大件”,而是用节省下来的一点外汇买回60公斤重的一箱阿文书籍。回校后,深受王季愚、胡孟浩等校领导器重的他,历任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主任、阿语系副主任、主任、上外社科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他组织推动团队建设,完成了阿语专业的系列教材编写出版,建成了阿语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一手创始主编了《阿拉伯世界》(现名《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 

朱威烈一手创始主编的《阿拉伯世界》自2006年起从科普刊物转为学术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

“中国缺一本对阿拉伯国家了解的基础性刊物。”朱威烈回想1980年办刊初衷时讲到。当时系里出国任务很重,办刊人手紧张,他一个人既要审稿、改稿做编辑,又要负责封面设计、校对、印刷,回复信件等所有工作。刊物靠铅字印刷,他不时得去北京外文印刷厂背回成箱浇铸好的阿文铅字,再和上外印刷厂的师傅一起排版校对。 

《阿拉伯世界》自2006年起从科普刊物转为学术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随着新人加入,朱威烈漫长的改稿生涯也暂告一段落。

1996年起,朱威烈将工作重心转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组建上外中东研究所是重要任务,他于2000年完成并申报使之进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如今,朱威烈仍任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关心并支持新纳入《研究生教学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区域国别学”建设工作。 

进入新世纪,智库建设成为朱威烈的工作重心。2010年,外交部在上外设立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年过花甲的朱威烈被聘为主任。2013年,他出任上海高校中东研究智库主任。 

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建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交由上外承办,朱威烈任专家委员会主任。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我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运作良好,已成为双方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思想平台。今后,中心要做大做强,为双方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