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国内唯一招收六年制本-硕连读药学专业的药学院
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9位,是该学科在中国大陆唯一进入TOP50的高校。
药学专业实行“六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模式,和“强化基础、注重素质、因材施教、强调创新、面向未来”的培养原则,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高等医药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有引领作用的药学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设置
(1)平台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概论、军事理论等;
(2)职业与人文素养类课程:普通心理学、法学概论、药事法律、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等;
(3)自然科学类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生物统计、普通生物学及实验课等;
(4)医学基础类课程:生物化学、解剖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及实验课等;
(5)药学专业基础及专业类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现代生物技术理论与应用、药物治疗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波谱解析、药用拉丁文、专业实验课、科研训练等。
其中,药物化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医学基础化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为“医学部级精品课程”。
3. 二级学科
长学制第四年,符合进入二级学科条件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攻读二级学科,从第五年起正式进入所选择的专业,从事硕士论文的科研工作。自2001年招收六年制专业以来,每年约80%的六年制专业学生进入二级学科硕士培养。
二级学科专业包括: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化学生物学、临床药学。
二级学科
专业介绍/研究方向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概念和方法发现确证和开发药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研究任务包括: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活性间的关系(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阐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鉴定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分布的情况及代谢产物;通过药物分子设计或对先导化合物的化学修饰获得新化学实体创制新药。
生药学
生药学是研究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来源药物的科学,它是一门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研究生药的基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学科。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药剂学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学科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研究的一门科学。
学科任务包括药物成品的理化检验,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中的质量考察,医院调配制剂的快速分析,新药研究开发中的质量标准制订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等。
化学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化学基础的科学。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学习化学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药学学科。
主要学习药学及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接受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本培训,掌握承担临床药学技术工作、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实施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从事临床药学教育、临床药学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4.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制六年,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学业考核合格者,颁发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有关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
本专业第四学年末设分流出口,未达到进入二级学科要求或主动申请本科毕业的学生,进入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符合本科毕业条件者按本科毕业。
5.毕业前景
就业行业领域:药物研究、药品检验、药品生产、临床药学、药品营销、药品监管、药品专利、医药行业投资分析。
6.人才培养特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注重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培养。
新生导师制。配备专业教师担任一年半的新生导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新生导师引导,使学生一入学就加入科研小组接触到以创新为基本内容的科研活动。
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学院向学生全面开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开辟第二课堂,逐年加大学生科研训练力度,使学生早期进入科研小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院开展个性化的科研训练课程,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在学院所有二级学科实验室中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为全体学生统一提供早期介入科研训练的机会和平台。
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辅修/双学位,拓宽视野,成长为社会欢迎的知识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