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公共政策考试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本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政策学理论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科学的研 究纲领、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以及走向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上述主要内 容,掌握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四类题型。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考试内容:

政策研究的兴起;政策科学的概述;中国政策科学的现状、发展及理论体系构建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研究的起源以及政策科学运动的发展。

2.掌握政策科学的概念以及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

3.理解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途径。

4.了解政策科学的划界。

5.了解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的取向。

6.了解中国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政策与政策系统

考试内容:

政策的概述;政策的主体、客体;政策环境;政策系统的运行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的概念、政策的本质、政策的基本功能以及政策的分类。

2.理解政策“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3.掌握政策环境的内涵。

4.了解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掌握政策子系统的划分以及政策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三)政策活动者

考试内容:

官方的政策活动者;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现代政策研究组织;中国政策研究组织

考试要求:

1.掌握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和司法机关并理解中西方的差异。

2.掌握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并理解此类活动者对政策的影响。

3.了解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形成、特征和类型。

4.理解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地位与功能。

5.了解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6.了解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现状与改革发展。

(四)公共决策体制

考试内容: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与结构;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现代公共决策的方式及其改进

考试要求:

1.了解公共组织的一般构成因素;掌握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2.掌握公共决策体制的纵向机构与横向结构。

3.了解中西方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及其运作。

4.理解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议会制、独裁制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

5.了解投票原则、投票原则中的悖论以及过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

6.了解公共选择学者投票方式的改进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完善。

(五)政策工具

考试内容:

政策工具的兴起;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基本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选择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工具研究兴起的原因。

2.掌握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以及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

3.了解政策工具研究的主题、走向、现有成就与不足。

4.掌握各种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以及社会化手段的内涵与优缺点。

5.理解政策执行中工具选择的重要性。

6.掌握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7.了解选择政策工具的方法。

(六)政策制定

考试内容:

政策议程概述;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策略与模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中国的政策制定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议程的种类以及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

2.理解建立政策议程的策略。

3.掌握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

4.掌握方案规划的含义以及方案规划的原则。

5.了解方案规划的程序。

6.掌握政策合法化的概念与作用。

7.掌握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权限以及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8.理解政策法律化与政策合法化的异同。

9.了解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以及中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

10.了解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

11.理解“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七)政策执行

考试内容:

政策执行概述;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创造性执行政策的问题;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具有中国特殊的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考试要求:

1.了解政策执行的研究。

2.掌握政策执行的含义;理解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掌握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以及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4.理解政策执行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要求。

5.理解政策变通的内涵并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进行剖析。

6.了解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

7.掌握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注重政策宣传;重视政策实验;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统一的执行手段;抓中心工作、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

(八)政策评估

考试内容:

政策评估概述;政策评估的阶段与模式;政策失败;政策评估困境;我国的政策评估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评估的概念、类型以及政策评估的标准。

2.理解政策评估的意义。

3.掌握政策评估过程的三个阶段。

4.了解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5.掌握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6.掌握政策评估面临的困难。

7.了解我国政策评估的现状以及如何推进我国政策评估事业。

(九)政策监控

考试内容:

政策监控概述;政策监督;政策控制;政策调整;政策监控机制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监控的含义;了解不同标准下政策监控的分类。

2.掌握政策监控的作用。

3.掌握政策监督的含义与监督内容。

4.掌握政策控制的含义、分类、程序及循环过程。

5.掌握政策调整的内容、原因、影响及功能环节。

6.理解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了解中西方政策监控机制的异同。

7.理解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监控机制。

(十)政策终结与周期

考试内容:

政策终结;政策周期;政策变化

考试要求:

1.了解政策终结研究的兴起。

2.掌握政策终结的概念、实际意义。

3.掌握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

4.掌握政策终结的障碍;理解政策终结的策略。

5.掌握政策周期的内涵;理解研究政策周期的意义。

6.理解政策的政治—经济周期;了解我国的政策周期及其特点。

7.掌握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了解常规的政策变化和政策风格。

8.了解政策发展中的“范式”变化。

(十一)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考试内容:

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及过程框架;理性过程模型;政策问题界定;目标的确立;方案的搜寻;结果的预测;方案的比较;效果的评估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了解政策分析的代表性过程框架。

2.理性过程模型的基础、重要性及其局限性。

3.掌握政策问题界定的概念、政策问题的性质。

4.掌握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了解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

5.理解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在政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6.理解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途径与方法。

7.理解备选方案的必要性与来源、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8.了解搜寻备选方案的注意事项。

9.掌握政策分析中的预测的概念、种类、意义与过程。

10.理解政策分析中预测的方法论基础以及逻辑依据。

11.了解外推预测的方法、理论预测的方法以及直觉预测的方法。

12.了解方案比较中的绩效标准、确定绩效标准的活动及其困难。

13.了解方案比较的内容与方法。

14.掌握政策效果的概念、类型;掌握效果评估标准以及效果评估的方法。

(十二)系统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的优势与局限;系统分析的内容;系统分析中的定量技术和定性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系统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系统分析、运筹学与政策科学的关系。

3.掌握系统分析的内涵、系统分析的特征以及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4.理解系统分析的作用与局限性。

5.理解整体分析、结构分析、逻辑分析以及环境分析的内涵与方法。

6.了解系统分析中的定量技术与系统分析中的定性方法。

(十三)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考试内容:

政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公共选择理论;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学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分类以及经济学与政策分析的相关性。

2.理解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内容。

3.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定和概念;了解几种主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4.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与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背景、原因。

5.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学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6.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方法以及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7.掌握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能分析方法以及公共定价法。

(十四)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考试内容: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

考试要求:

1.了解伦理学及其分支;理解政策分析与伦理学的相关性。

2.掌握价值、价值观和政策价值观;掌握政策价值观的构成因素及功能。

3.了解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兴起。

4.掌握价值分析的内涵、价值分析的标准与原则。

5.了解价值分析的方法;理解价值分析的难点问题。

6.理解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了解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不同观点。

7.了解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8.理解如何加强我国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建设。

(十五)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

考试内容:

理性、有限理性和渐进主义;非理性或超理性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政策分析中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2.掌握政策分析中的理性主义、有限理性和渐进主义。

3.理解理性思维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4.理解非理性过程。

5.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

6.理解创造性思维在政策分析中的作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7.了解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脚本写作以及运筹博弈的应用与优缺点。

(十六)结论:走向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考试内容:

市场经济与公共决策;我国公共决策的现状;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考试要求:

1.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基本的决策类型。

3.了解市场经济对公共决策提出的新要求。

4.理解我国公共政策的现状:成就与不足。

5.理解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四、主要参考书目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