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全媒体记者考试内容  > 【他山之石】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全”与“专”之辩

【他山之石】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全”与“专”之辩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人们越来越感知到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的存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验证了这一点,“风险”已从单纯的科学技术领域渗透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

然而,从当前的新闻供给来看,充斥的往往是第一时间的、碎片化的信息,权威性、系统性和有序性的信息则相对缺乏,这就形成了全媒体时代信息既“多”又“少”的悖论。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剧情反转”“被打脸”事件隔三岔五发生,专业而权威的信息宛如迷雾中的灯塔,为正在信息汪洋中浮沉的普通受众所渴求。

芝加哥学派代表学者帕克认为:“一个社会学家只不过是一个更准确、更负责和更科学的记者。”这句话侧面诠释了一个专家型记者应有的素养,即讲究资料收集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能够准确把握报道领域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但在全媒体时代,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

一方面,“酒香还怕巷子深”,对某一问题能像专家一样提出真知灼见并不容易,而让这真知灼见在信息碎片中脱颖而出、光彩夺目、为人信服,也很不容易;

另一方面,“高手在民间”,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市场上不乏具有专业背景的“草根”记者,要想与亲民而灵活的他们竞争,显然不能止于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的追求。换而言之,记者既要“专”,也要“亲”和“信”,能够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成为全媒体传播时代的意见领袖。

客观而言,当下真正符合专家型记者要求的新闻工作者数量并不多。这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媒体融合首先是体制机制的融合,但不少传统媒体的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制度供给远远跟不上新媒体发展需求。以用人与考核机制来说,目前尚未建立起与融媒体相匹配的科学考核机制,缺乏量身定做的传播效果评价标准,流于片面地以点击率、转发量“论英雄”。

专家型记者的养成,需要在一个领域长期地跟踪和研究,传统的“工分”考核下,记者往往疲于奔命,没有时间也沉不下心来细心钻研。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持续激发个人学习的意愿,保证专家型记者培养的资源供给,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怎样尽快“转”

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今天,越是有明晰的洞见、独到的创见、卓绝的远见,越是能在注意力争夺中获得竞争优势,专家型记者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凸显。这不仅关乎编辑记者个人学识素养的提升,还关乎传统媒体纵深推进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议题。

立足现实,着力培养专家型、研究型编辑记者,亟待实现“四个转变”:

在角色定位上,变“报纸名记”为“主流网红”;

在内容生产上,变“纸媒思维”为“智媒思维”;

在工作方式上,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

在话语表达上,变“党报语言”为“网络语言”。

以此将专家型人才深度融入全媒体生产链,让专家型记者释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