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今年研究生比例  > 今年大学生就业意向普遍比去年乐观

今年大学生就业意向普遍比去年乐观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丽娟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将再创新高,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每年大学生就业压力都很大,但在不同的就业环境下,仍然有一些新动向出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大学生就业意向普遍比去年乐观,求职行为比较活跃,但持延迟就业观念的人仍占一定比例。

环境向好提高就业意向

“我个人感觉,今年我们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相较之前有所好转,周围有求职意向的同学大部分都收到了入职通知。我在今年春季招聘会上获得江苏一家化工企业的入职资格。”山东一所985院校的2023届毕业生王劲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2023届毕业生快速行动,1月、2月开始求职的比例分别较去年高2.5%、4.5%。截至调研结束,仅2.8%的毕业生还未开始求职。

就业意向较为乐观,主要得益于经济环境好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民经济的持续恢复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向稳就业倾斜,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困难大户的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的稳定。

此外,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每年都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据教育部数据,截至5月3日,共有2415所高校参与“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走访用人单位17.1万家,新开拓就业岗位253.1万个。

“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招聘活动以及就业辅导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是学生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政策及招聘需求的主要渠道,并且可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咨询与辅导,有利于应届生尽快找准方向、认识社会。”王劲松告诉记者。

在求职偏好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据我观察,经过疫情的影响,今年毕业生就业整体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倾向公务员、事业单位、国央企等传统体制内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二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热度有所降低,主要是受互联网大企业、金融机构大幅缩减招聘名额,应届生入行门槛越来越高的影响。”王劲松说。

延迟就业仍占一定比例

《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从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延迟就业”是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一个词。王劲松坦言,尽管有求职意向的同学都能拿到入职通知,但是要想找到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他所在的学校仍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延迟就业,考研或者参加培训,希望在经济形势更为好转的情况下再求职。

尽管目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情况较为乐观,但经济复苏传递到就业端还需要一定时间。“疫情三年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多数大企业调整战略、消减项目、压缩编制。就目前的恢复情况来看,业务拓展和恢复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带来了用工需求的延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

“学校和专业好的毕业生找工作可选择性多一点,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院校,延迟就业的人比较多。”浙江一所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李宏宇向本报记者介绍,他所在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今年有325位本科毕业生,其中选择考研和出国留学深造的就有208人,占比达到64%。

“我的专业是英语,但英语只是一种交流技能,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后能做的大多是文字翻译等基础性工作,就业面比较窄。所以我选择换个专业考研,在国际贸易方面继续深造,这样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机会也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