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研究生前景怎么样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藏民族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00101)

 

所属学科门类: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基础医学

所属培养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

 

学科简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微细结构及功能意义,同时阐明人体发生发育规律。

我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主要集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藏药干预研究,以及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相关研究,其中,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藏药干预研究主要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和大脑形态结构改变之间的关联,包括神经细胞受损的分子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藏药干预研究,团队的“高原环境脑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实验室”2021年获批西藏民族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形态结构与运动相关研究,主要结合低氧环境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能、形态学改变及分子生物学的影响,着眼于西藏人群特别基因、低氧环境下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高原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等方向开展研究。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学业素质方面:

系统掌握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熟悉与专业课题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进展,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初步具备独立地提出创新性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完成相关科研工作,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在科研院所、高校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及特色

1.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藏药干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和大脑形态结构改变之间的关联,在体外培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细胞模型,包括大脑中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模型,研究其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动物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和脑组织结构的变化,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且采用西藏特色的藏药资源修复已经损伤的神经,旨在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并采取有效的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病变进行抑制。

2. 形态结构与运动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结合低氧环境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能、形态学改变及分子生物学的影响,着眼于新分子、新基因、新机制的发现,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高原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三、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生物学(不含生物教育)。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者,依据《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培养方式与主要培养环节

(一)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鼓励成立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积极开展科教融合,提高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主要培养环节及进度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训练、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等。

进度要求:

1. 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学习   第1、2学期集中理论课程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能力训练,积极参与导师课题及其他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

2. 开题报告   第3学期进行,结合导师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进行开题报告及答辩。相关要求按照《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试行)》执行。

3. 中期考核   第4学期进行,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理论课成绩、科研能力及综合能力、开题进展情况等方面。相关要求按照《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规定》执行。

4. 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当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书写规范参照《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执行。

5. 学位论文预答辩  第5学期末进行,预答辩结束后学生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意见进行学位论文修改。

6. 学位论文评审   正式答辩前两个月由学院统一提交学校进行查重和送审。相关要求按照学校的通知要求执行。

7. 学位论文答辩   第6学期进行,学生根据送审评审意见再次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审核同意后向学院提交答辩申请材料,由学院审查鉴定,并组织安排答辩工作。相关要求参照《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规定》执行。     

(三)学风建设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各培养环节中应严格自律,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各培养单位应安排系统的、专门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课程和活动。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至少修满31学分。1学分一般对应17学时,每门课程的开设周期原则上为一学期。具体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9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2)研究生公共外语:6学分。

说明:符合研究生外语免修条件者,可免修相应外语课程,并计入总学分。

2. 专业必修课:9学分。

每个专业至少开设5门必修课,计9学分,其中至少开设一门研究方法课程。专业必修课主要系统教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学术道德规范与实验室安全》(1学分);

《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3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1学分);

《动物学与医学伦理学》(1学分);

《基础医学基本实验技能》(1学分);

《高级人体解剖学》(2学分);

3. 专业选修课:12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选修6门专业选修课,计12学分。专业选修课应充分体现本学科人才培养特色,尽可能反映国内外的前沿研究状况。

《医学科研方法》(2学分);

《实验药理学》(2学分);

《细胞生物学》(2学分);

《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1学分);

《分子病理学实验技术》(1学分);

《高原生理学》(2学分);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学分);

《群体遗传学》(1学分);

《基础医学前沿进展》(1学分);

《细胞培养技术》(2学分);

《医学生物信息学》(2学分);

《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2学分);

《药理学进展》(2学分);

《感染与免疫》(2学分);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2学分);

《微生物实验诊断与技术》(2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2学分);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2学分);

《科研论文作图(R语言)》(1学分);

《循证医学》(1学分)。

4. 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1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学校、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论坛)、学术研讨或“三助一辅”(助研、助教、助管、兼职辅导员)或进藏调研7天及以上并撰写调研报告或参加校外实习满半年者,计1学分。

(1)教学实践:

一般安排在第二至第三学期完成。协助相关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本科课堂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随堂听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协助指导教学实验、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其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辅助性工作,在读期间需协助专业课教师完成一门本科课程教学(学时数不少于60学时);兼任医学部相关科室助理工作(不少于60小时)。结束后填写《实践考核表》,并有所在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给出考核成绩。详见《医学部研究生承担管理和教学助理工作管理办法》。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包括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校内及团队内的学术交流等,通过学术活动获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