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二本考上北外研究生  > 27岁,二本毕业四年后,我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人生的路,就那关键几步

27岁,二本毕业四年后,我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人生的路,就那关键几步

最后,我考了一个省内二本院校的一本专业。我带着憧憬上了大学,满心期待自己能够认真努力,但最终走的还是“耍小聪明”的老路子。

大三那年我参加了一次考研。每天看似努力早出晚归,其实并没有学什么。最后结果当然是遗憾落榜。

然后,我就这样踏入了社会,走进了人生的新阶段。

二、收获成长,重新起航

在工作中,我得到了很多锻炼。

因为公司规模很小,所以我身兼数职。我是年龄最小的职员,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我自己也很拼,是每天最早到公司的人。

有时想起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生活,我心里多少觉得遗憾。所以在工作上我很努力,再也不想让自己因为没尽全力而后悔。

我的领导很赏识我。他总让我想一个问题:

自己将来究竟想做什么?

他觉得我应该多尝试,而不是把自己限制在“总务人事”这个岗位上,也给我机会,去测试、网页前台等岗位上学习和锻炼。

但是我越学习越发现,我缺乏一种“核心竞争力”。人事岗位的性质决定了,我想要在公司里达到和技术岗位一样的层次,需要花更久的时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刚入职时,我开心单纯,充满干劲儿。时间一长,那些人际上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我年龄小、岗位职责划分也不清晰,每位“领导”都可以对我的工作指手划脚。我性子软,每位“领导”都能把他的情绪随意倾泻给我,或者是让我背锅。

虽然受的委屈都能排解,但也总禁不住问自己:

为什么我要把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伺候”这些人上?

如果我在公司待成了老油子,是不是也得像别人一样,在一些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上花心思算计?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时间越久,我越游刃有余,越会对付那些“飞来的锅”,也就越不喜欢。

在工作了两年半左右,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非非姐的小团队做兼职。团队里的其他四人都在英国或者美国,而且都有在英美高校读研的经历。我学历最低,见识最浅,和大家并不是一个层次,但那段时间,我非常非常开心。

每个人都为小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虽然偶有争执,但都是就事论事。我通过她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既新鲜又让人兴奋。

团队里的夕夕猴才比我大两岁,我觉得自己差得真远啊,再给我两年时间,我能像她做得一样好吗?我得要多么努力才能达到她的程度啊!

工作满三年,我决定跳槽去更大的公司看一看。但也想趁年底歇一歇,于是先回了老家。

偶然有一天跟妈妈聊天,说到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她觉得我挺适合。

我觉得我挺喜欢,百度了一下,原来这个专业北大和北师大最好。北大触动了我的内心,回想曾经不如意的那几年,我很想再试一次。这是我最初的动力。

之后,妈妈摆出的一套“收入理论”也打动了我:

如果我跳槽去一家大连的大公司,三年之后,我的岗位薪资也就是一万出头;但我如果去北大读三年,之后收入肯定不止如此。

另一方面,如果我学心理学,那我相当于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职业的选择面也比较广。

再者,从北大淬炼一番,眼界也势必更开阔。

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确定考研之后,我向非非姐请辞,快速交接完了工作。

我花光自己的积蓄,还从爸妈那儿拿了些钱,报了考研辅导班,12 月份就开始了接近两年的“家里蹲”生活。

现在回想这个决定,是真有点不计后果的,也低估了困难。

我完全没有去仔细查过北大的难度,只知道录取率大概是 3.5%,800 名考生录取 28人左右。而我根本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学好。

我更没太多考虑过这几年我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我大概的花费。

总之,从经济上、人事上,我都把自己推向了一个“穷途”。这个时候我只能向前走,几乎没有什么后路能退。

金榜题名,一切好说;名落孙山,代价惨重 — 白搭一年,积蓄花光,还中断了自己的职业道路。

但很多时候,人生的路不就那关键几步吗?在这种重要的抉择时刻,大约就是需要这种“无知无畏”的勇敢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吧。

三、我终于学会学习了

我从 17 年 12 月份开始学习,最开始还是有点丧的。

每天看的都是新知识,看着好像很简单,但看完又讲不出来。而且有的时候会走神,摸摸这,玩玩那,上上网,扯扯闲。

即使这样,我还是逼着自己坐住。

算了下自己付出的和本应该挣到的钱,我的学习成本是每天 500 多元。

如果每天学习八小时,那每分钟一元钱左右。这一分钟不管有没有学习,都相当于我往窗外扔一个钢镚儿。

一想到这儿,我就坐老实了。

贫穷使人进步。

终于,在 2018 年 2 月 4 日那天,我沉浸在学习中无法自拔,投入地学习了 8 个小时,还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当我回过神儿来的时候,已经从天亮学到了天黑。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认真学习的快感,也让我第一次觉得考北大这件事,可能有望儿。

很多事情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往往预测不到质变的时间点。

这种情况下,只能保持好心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在学习期间,机构为我分配了一位辅导员,领我入门心理学。但这位辅导员实在不能算是很负责任。每周辅导内容只是用心理学聊聊微博热搜,大概问问进度,做一些提问。关于知识框架和学习进度,从来不提。

6 月一整月,我带着粗浅的知识去培训机构参加了集训。

集训有前测和后测,内容是北大考试的模拟题,两次成绩对比会看出集训期间的进步。我前测答得太惨了,满分 300 分的题,我只考了 46 分。几乎是什么都不会。

这个成绩不应该完全归咎于我的辅导员。但是如果你想进入一个新领域,或者是要学习一门新的考试科目,请务必要找一位靠谱的好老师。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早点进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修行的根基。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保持了自己的拼劲儿。

早上 5 点半起床,晚上 12 点入睡,上课时紧跟老师的步伐,把握住所有自习的时间。我敢说自己是同学中最努力的人。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七八位,几乎每位老师对我的评价都很好。

这也是我考研期间另一个很大的收获:

在人群中时,别惧怕做最优秀的人。

只管努力,只管上进,别管别人怎样做、怎样看,那都与你无关。

该举手该发言时,别往后退,跟老师或者比你懂得多的人交流,你才会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