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但独立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  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 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  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  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 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 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1) 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 款,掠夺财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2)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政府,扶植、收买代理人,操控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   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丧失自主权(3)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 控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西方的经济附庸。西方资本的输入,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极大冲击了我国原有的自然经济。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地区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  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面临破产。(4) 文化渗透: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  谋。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 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1)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不了解世界大势,不适应于近代战争,屡 战屡败。  (2)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联合侵略者镇压   本国民众。  第二,社会制度的腐败导致经济技术的落后。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 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 中失败。(3)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 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天朝田亩  制度》《资政新篇》)    第三,冲击了儒家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  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2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 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  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 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派没有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与道德,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但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相容,因而不能充分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仍 是封建衙门式的,腐败现象严重。管理者不懂技术,也不懂经营,无法维持企业运营。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  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阵地  的局面,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有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  的功效。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内因: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未  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寄望于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脱离人民群众,甚至惧怕、仇视人民群众。   外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3  

   1、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首先,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革命会有牺牲,但它本身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第二,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国国民有推翻专制、建立民众共和的能力。  第三,要进行社会革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政府。     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  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 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  业带来哪些影响?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B、一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启蒙,中国反帝反封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  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D、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E、亚、非、拉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瓦解了  世界殖民体系。   F、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4  

 G、二战爆发,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日本的侵略使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  得了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H、二战后国际帝国主义受到明显削弱和多方牵制,二战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现实的道路。   I、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立格局。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J、二战后,全球人民普遍厌战,美国不可能再次挑起世界大战。蒋介石依靠美国发动内战必将失败。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为首要任务。帝国主义势力支持操控国内反动势力(如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维护和强化其在华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中国民族经济;帝国主义相互争夺利益,使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局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封建主义为基本任务。当时,封建经济仍处于优势地位,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封建主义压迫剥削农民,使中国农村经济日益陷入绝境,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为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特权,通过金融垄断和投机,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发展起来的。它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 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  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两个中国之命运: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因为:第一,帝国主义实力强大,它们不能容忍失去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所以,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一是继续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二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反动统治最终被推翻。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脱离中国实际。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 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原因:(1)斗争实践——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农民  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5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  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怎样选择:  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些爱国进步青年,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流派社会主义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1)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同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2) 注意从中国实践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3) 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  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  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新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  目标。   第二,史无前例地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分析认识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党,因此,中国共产党信任群众、依赖群众、到群众中去,坚定地走群众路线。此前,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  采取这一方法。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大革命失败后,党得到了惨重教训。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之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 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失败,客观环境迫使革命者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3)毛泽东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初步形成。   (4)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制定了第一个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并开展了土地革命。   6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因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  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  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  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  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从世界意义上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  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2)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侵略者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3)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桎梏,实现了民族解放。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  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指  导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战斗,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  压力,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  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  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7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  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 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在实力悬殊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秉承团结、英勇、爱国的精神,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下,最终取得彻底胜利。这一胜利,鼓舞了其他受殖民压迫的民族的斗志,在政治军事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典范。 基本经验:P167(下半页每段第一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主要原因: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第二,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 第三,为筹措战资,征收重税;无限制发行纸币,致使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面临崩溃,人民处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这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斗争。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  成的? 历史作用:各民主党派都主张爱国、民主,一定程度上与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一致。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政协会议、反对伪宪、和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做出了贡献。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不断进步,为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形成: 1948年,中共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各界响应。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和制度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  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  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  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8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  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编综述: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  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实现了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  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  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  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blablabla……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八荣八耻、和谐文化blabla……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9  

  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对外开放、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两弹一星”、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又与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一,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第二,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三,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是实现国家企业化的主要基础。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的一个必要条件。  (3)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4)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  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0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  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 提,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