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难点3-4章总结与反思  >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Outline of Chinese Culture

课程编码:31A02004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粱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钱穆著,《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李平著,《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了解古代社会和古人生活,认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解决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困难;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有所思考。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联系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形成古代文化的原因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古代文化的善恶美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开创社会主义新文化,做一个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

4.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利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及顺利通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入学考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了解“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了解文化的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含义、分类和基本结构及中国文化的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一、“文化”界说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二、民族、人口

三、地形、地貌

四、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及这种经济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传统经济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又不成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政治结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成因素,并对社会结构的宗法制度和政治结构的专制制度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宗族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嫡长子继承制

二、封邦建国

三、宗庙祭祀制以同宗血缘关系作为维系宗族的纽带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二、封国制度不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中国文化具有的特点和成就,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起源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五、上古文化的分布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