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史硕士点排名  >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0602)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0602)

1.学位点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硕士点为校级重点学科,其前身为2006年设立的专门史二级学科,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史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本学科重点研究北京史、社会文化史和文化遗产,学科人员以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师为核心,整合了台湾研究院、北京学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等校级以上研究机构的师资力量。

本学科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其提供校内实验场所,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为其提供校外实践场所。本学科所支撑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创建于1978年,现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博士19人,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其骨干人员组成北京市北京文化史创新学术团队。

2.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中国通史,学术带头人李宝明副教授

    本方向着重研究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蒙元史、近代军事与政治史等。着力于出土文献、姓氏制度、中古城市史、古文字学、目录学、经部、集部文献整理、元代碑刻、元大都文献整理、前4世纪至4世纪的古代国家与国家治理等。围绕北京历史文献、近代北京城市社会治理、卫生防疫、社会生活等问题进行探讨。台湾问题研究方面,依托本校的市级科研平台——台湾研究院,着力于台湾的政党制度演变及社会发展等领域,为国家对台政策提供智力参考。

研究方向之二:社会文化史,学术带头人李自典副教授

通过对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区域社会文化史和文化地理研究,深入分析该区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历史地位、社会架构、文化特质,研究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普通民众的物质文化史和精神文化史。特色是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化史的研究视角相结合,将区域文化的小历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研究相结合,将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民众口述史资料相结合。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社会生活史、宗教文化史、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是本方向重点关注的领域。

研究方向之三:文化遗产,学术带头人顾军教授

文化遗产调查评估与保护是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日常工作。本方向研究的重点在于文化遗产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学分析、遗产价值量化评估标准的设定、遗产的申报与管理,同时也涵盖物质遗产的保护技术。特色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应用性项目为核心,联合相关政府机构和文博行业单位,培养学生的行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文化遗产事业紧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 主要学位课程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文献学、历史学前沿、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中国古籍文献举要、

北京史专题、北京历史地理、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史料研读、文化遗产学理论与方法、社会文化史专题、中国学术史研究、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口述史专题、中国现代史专题、北京历史文化与创新发展等。

4.成果与特色

特色

(1)充分发挥市属院校区位优势,注重北京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对策性研究,服务北京地方文化建设,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和对策建议。学科团队主持编著和出版了《北京文化史》丛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图说北京城》等标志性成果,完成大量市文物局、文化局、宗教局、台办等政府机构委托的科研和调研项目,成为北京及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建设、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行业有较大影响。

(2)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紧跟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与科技融合之路。学科团队除历史学外,兼备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考古学、人文地理学等不同学科背景与专长,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利用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建立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三山五园数字体验馆等项目,能够多层次、多手段发掘和展示、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优势

(1)专业建设成果突出

在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人才培养方面独树一帜,成果突出。本学科所支撑的历史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获得2项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级和市级教改项目4项。

(2)拥有高水平科研平台

拥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台湾研究院等3个市级科研平台;有三山五园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

(3)拥有高水平的校内外实验教学平台

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等单位共建10多个市级、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应用型史学人才有重要支撑作用。

(4)主办独具特色的研究生论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和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分别于2013年11月22-24日、2015年11月7-8日、2017年11月25-26日、2019年11月23-24日、2022年5月14日分别举办了五届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研究生论坛面向全国,受邀对象主要是全国高校中文化遗产专业的研究生。前四届研究生论坛的论文已经择优结集出版,有益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5)重视学术交流,学术成果斐然

积极鼓励学生撰写专业论文,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由导师们带队,经常赴国内外参加各种专业调研和学术会议。中国史研究生倪凯松团队获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并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5.学科带头人简介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授、系主任,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史、文化遗产学、北京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被评为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性成果《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俗学教程》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二等奖和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和主要作者的《中华文物古迹旅游》、《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两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6.部分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