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

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

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501k)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仲景学术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Ⅰ-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Ⅰ-2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Ⅰ-3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Ⅰ-4重视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Ⅰ-5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在医疗服务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Ⅰ-6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Ⅰ-7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Ⅰ-8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Ⅰ-9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Ⅰ-10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Ⅰ-11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知识要求

Ⅱ-1掌握中医学相关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Ⅱ-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Ⅱ-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Ⅱ-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Ⅱ-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Ⅱ-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Ⅱ-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Ⅱ-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Ⅱ-9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以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Ⅱ-10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3.临床能力要求

Ⅲ-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Ⅲ-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Ⅲ-3具有传承仲景学术和运用经方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

Ⅲ-4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

Ⅲ-5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

Ⅲ-6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以及初步处理的能力。

Ⅲ-7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等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Ⅲ-8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Ⅲ-9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Ⅲ-10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Ⅲ-11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专业学制及修读学分规定

学制:基本学制五年

修读学分: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且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获得总学分258学分,准予毕业。

四、授予学位

达到《南阳理工学院学院普通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中医学。

2.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四大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六、业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课程模块

1.中医基础课程模块

该模块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构成,通过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药味、功效、主治等中药学知识及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配伍意义、功效、主治等方剂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该模块以课堂教学为主,中医诊断学课程安排部分实训,中药学安排部分实践课利用张仲景药用植园与中药标本馆辅导学生辨识中药原植物及饮片。要求学生背诵药性赋、汤头歌。

中医基础课程模块(共20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中医基础理论*

5

80

1

考试

中医诊断学*

5

80

2

考试

中药学*

5

80

3

考试

方剂学*

5

80

4

考试

 

2.中医经典与仲景学术传承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及《张仲景学术思想概论》、《经方医案选析》、《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构成,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使学生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能力,突出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该模块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病案讨论、自学研读,要求学生背诵重要经典原文。

中医经典与仲景学术传承课程模块(共学28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内经选读

4.5

72

4

考试

伤寒论选读

7

112

5

考试

金匮要略

6.5

104

6

考试

温病学

4

64

7

考试

张仲景学术思想概论

2

32

7

考查

经方医案选析

2

32

7

考查

中医各家学说

2

32

8

考查

3.中医临床课程模块

该模块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中医药知识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能力。由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临床课程组成。该模块主要采用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中医临床课程模块(共35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中医内科学*

6.5

104

5

考试

中医妇科学*

4

64

6

考试

中医儿科学*

3.5

56

6

考试

针灸学*

5

80

7

考试

中医外科学*

4

64

7

考试

中医骨伤科学

3.5

56

7

考查

中医急诊学

2

32

7

考查

推拿学

2.5

40

8

考查

中医耳鼻喉科学

2

32

8

考查

中医眼科学

2

32

8

考查

4.基础医学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构成。该模块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共28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正常人体解剖学

5

80

2

考试

组织学与胚胎学

1.5

24

2

考查

生理学

4.5

72

3

考试

生物化学

3.5

56

3

考试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3.5

56

4

考试

病理学

4

64

4

考试

药理学

4

64

5

考试

医学分子生物学

2

32

4

考查

5.临床医学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诊断学基础、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急诊学等临床医学课程组成的。除了课程教学、床边教学以外,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临床模拟教学,使学生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