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专业型硕士学费贵吗  > 硕士扩招了,读研到底有多贵?

硕士扩招了,读研到底有多贵?

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落下帷幕之际,一则消息引爆了网络热搜:专业型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将扩大至研究生招生的三分之二。仅仅五年之前,专业型学位硕士的招生数还未能超过学术型学位硕士。如今,随着专硕逐渐成为考研的主流,其学费也呈现出大幅上涨的趋势。

回想起学硕时代,每年的学费标准一成不变,每学年八千元。然而,在专硕的黄金时代,多所高校的学费犹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据统计,在147所“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专硕学费情况中,从2019年到2022年,竟有38所高校纷纷调整了学费。

在这波学费上涨的浪潮中,东华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堪称翘楚。其学费从每学年不到一万元飙升至七万九千元,涨幅之夸张令人咋舌。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学术领域风向的转变。学费的上涨也反映了专硕教育的市场需求和价值认可度的提升,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体现。

然而,学费的上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教育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也有人担忧这会加剧教育不公的现象。但无论如何,专硕教育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学术领域,我们拭目以待。

在涨价浪潮中,一些专业如春笋般崛起,涨幅居高不下。这些专业在涨价之前,学费几乎都是8000元每年。然而,随着研究生扩招的步伐,它们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正逐渐变得昂贵。

在2022年秋季开学前的一个多月,吉林大学法律专硕的新生苏雪遭遇了一场学费的“意外”。原本1万元的学费突然翻番,调整为2.4万元。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苏雪措手不及,她完全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学费上涨的消息。而其他学生在报考前询问校方,得到的回复或是参考往年,或是学费将保持不变。

这次学费的突然调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面对质疑,吉林省发改委回应:“学校收费政策有变化的,应在招生简章发布前向社会公示。”在这场学费风波中,苏雪的学费最终回调到了1.3万元。

然而,苏雪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不少高校的研究生都面临着学费上涨的压力。他们所就读的,无一例外都是专硕。这个趋势不禁让人深思:在国内读研,正变得越来越不便宜。

根据梳理,在过往3年里,有超过26.4%的全日制专硕项目都经历过涨价,有的还不止一轮。在学费上涨的专业中,经管类的平均涨价额度最高,分别达到了16310元和14788元。

展开全文

近年来,高校学费涨价的趋势愈发明显,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四川省教育厅去年的一份答复函揭示了其中的奥秘: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犹如人的双脚,缺一不可。然而,2020年四川高校的平均学费仅为4511元,仅占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9万元的四分之一。面对“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增长乏力”的压力,四川高校不得不于2022年9月调整学费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学费并非所有专业均能随意上涨。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全日制学硕的学费标准每学年不得超过8000元,而全日制专硕则不受此限。因此,上海交通大学的工商管理这类热门全日制专硕专业,尽管学制较短,但其学费高达32.8万元,令人咋舌。与此同时,一些考研竞争激烈的专业如新闻与传播的学费也有所上涨。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热门、不愁生源的专业往往具有较强的议价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商学院及其他“钱”途光明的专业学费持续走高。

除了上文图里的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费从8000元涨至5万元,一些985高校的新传专硕在2020年前就把学费涨到了5万每年,而且还会继续涨——今年8月20日,某国内顶尖新闻学院公布了2023年的学费标准:所有专硕项目都上调到了6.4万元。

也难怪有人会玩笑式地说:没去XX大学读研,不是考不上,是读不起!

在选择读研的学校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师资力量,还要考虑它的性价比。毕竟,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有哪些性价比高的读研选择呢?

其实,一些国外的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些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相对较高,但它们通常有着更为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