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spss期末考试题  > spss期末考试上机复习题(含答案).docx

spss期末考试上机复习题(含答案).docx

江苏理工学院2017—2018 学年第 1 学期

《spss 软件应用》上机操作题库

1.随机抽取100 人,按男女不同性别分类,将学生成绩分为中等以上及中等以下两类,结果

如下表。问男女生在学业成绩上有无显着差异

中等以上中等以下

男2317

女3822

性别 *学业成绩交叉制表

计数

学业成绩

中等以上中等以下合计

性别男231740

女382260

合计6139100

卡方检验

值df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 精确 Sig.(单侧 ) Pearson 卡方.343a1.558

连续校正b.1421.706

似然比.3421.558

Fisher 的精确检验.676.352线性和线性组合.3401.560

有效案例中的 N100

a. 0 单元格 (.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b. 仅对 2x2 表计算

根据皮尔逊卡方检验, p=〉所以男生女生在学业成绩上无显着性差异。

2.为了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选择了 6 对智商、年龄、阅读能力、家庭条件都相同的

儿童进行了实验。结果(测试分数)如下。问:能否认为新教学方法优于原教学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

序号新教学方法原教学方法

18378

26965

38788

49391

57872

65959

检验统计量b

原教学方法- 新

教学方法

Z

渐近显着性 ( 双侧 ).080

a.基于正秩。

b.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

答:由威尔逊非参数检验分析可知 p=〉,所以不能认为新教学方法显着优于原

教学方法。

3.下面的表格记录了某公司采用新、旧两种培训前后的工作能力评分增加情况,分析目的

是比较这两种培训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考虑到加盟公司时间可能也是影响因素,将加盟时间按月进行了记录。

方法加盟时间分数方法加盟时间分数

旧方法9新方法212

旧方法新方法14

旧方法13新方法716

旧方法18新方法9

旧方法411新方法12

旧方法5新方法10

旧方法10新方法210

旧方法412新方法514

旧方法新方法616

(1)分不同的培训方法计算加盟时间、评分增加量的平均数。

(2)分析两种培训方式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答:( 1)

描述统计量

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培训方法 = 1 (FILTER)911.000

加盟时间9.50

分数增加量9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9

所以新方法的加盟时间平均数为 4 分数增加量的平均数为

描述统计量

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加盟时间9

分数增加量9

培训方法 = 2 (FILTER)911.000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9

所以旧方法的加盟时间平均数为分数增加量的平均数为

(2)

检验统计量b

旧方法- 新方法

Z

渐近显着性 ( 双侧 ).011

a.基于正秩。

b.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

答:由威尔逊非参数检验分析可知p=〉所以两种培训方法无显着性差异。

4.26 名被试分配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阅读理解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试问情景对学生的阅

读理解成绩是否有影响

情景阅读理解成绩

A101312101481213

B98129811768119

C67758410

ANOVA

阅读理解成绩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2.000

组内23

总数25

答: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实验条件实验成绩

A1314171922

B451033

C2428313022

D1*******

描述性统计量

N 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

实验成绩20

实验条件20

检验统计量 (a)(,)(b)

实验成绩

卡方

df 3

渐近显着性.001

a. Kruskal Wallis 检验

b. 分组变量 : 实验条件

答:根据肯德尔W 系数分析可得p=

6.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上、中、下的高中毕业生,对于是否愿意报考师范大学有三种不同的

态度,其人数分布如下表。试问学生报考师范大学与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有关系

表 12-8家庭经济状况与报考师范的态度调查结果表

家庭经济报考师范大学的态度

状况愿意不愿意不表态

上132710

中201920

下18711

家庭状况 *是否愿意交叉制表

计数

是否愿意

愿意不愿意不表态合计

家庭状况上13271050

中20192059

下1871136

合计515341145

卡方检验

值df渐进 Sig. (双侧 )

Pearson 卡方4.012

似然比4.012

线性和线性组合.4591.498

有效案例中的 N145

a. 0 单元格 (.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

为。

答:根据交叉表分析可知,r=,p

7.假定我们在某大学对400 名大学生进行民意测验,询问文理科的男女学生对于开设文理

交叉的校选课的看法,即不同专业的男女学生对文科开设一定的理科课程和理科开设一定的

文科课程的意见是否相同。结果如下。

表 12-7文理科男女的态度调查表

学科男生女生

文科8040

理科120160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有效的缺失合计

N百分比N百分比N百分比性别 * 文理400%0.0%400%

性别 *文理科交叉制表

计数

文理科

文科理科合计

性别男80120200

女40160200

合计120280400

卡方检验

渐进 Sig. (双精确 Sig.(双精确 Sig.(单

值df侧 )侧 )侧) Pearson 卡方1.000

连续校正b1.000

似然比1.000

Fisher 的精确检验.000.000线性和线性组合1.000

有效案例中的N400

a. 0 单元格 (.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

b. 仅对 2x2表计算

答:根据交叉表分析可知 p=

设一定的文科课程的意见不相同。

8.对 20 名睡眠有困难的被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随机采用一种睡眠训练方法(A、B、 C)进行训练,两个月让他们在0 到 50 的范围对自己睡眠效果进行评分。结果为下。试问

三种训练方法有无显着差异

A法: 16, 9, 14, 19,17, 11, 22

B法: 43,38, 40, 46, 35,43, 45

C法: 21, 34, 36, 40,29, 34

方法N秩均值

评分方法 A7

方法 B7

方法 C6

总数20

检验统计量 (a)(,)(b)

评分

卡方

df 2

渐近显着性.000

a. Kruskal Wallis 检验

b. 分组变量 : 方法

答:根据肯德尔W系数分析可知p=

差异,方法 B的效果最为显着。

9.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对三个随机抽取的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后统一测验成

绩如下,试问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假设实验结果呈正态分布)

教法 A: 76,78, 60, 62, 74

教法 B:83, 70,82, 76, 69

教法 C: 92, 86,83, 85, 79

成绩

平方和df平均值平方F显着性

群组之间2.013

在群组内12

总计14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10.某研究者想了解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态度,在所调查的228 名男性消费者中有 160 人喜欢该商品,而在208 名女性消费者中有90 人喜欢该商品,试问不同性别对该商品的态度是否有差异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有效的缺失合计

N百分比N百分比N百分比

性别*是否喜欢436%0.0%436%性别 *是否喜欢交叉制表

计数

是否喜欢

喜欢不喜欢合计

性别男16068228

女90118208

合计250186436

卡方检验

值df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 Pearson 卡方1.000

连续校正b1.000

似然比1.000

Fisher 的精确检验.000.000线性和线性组合1.000

有效案例中的 N436

答:根据交叉表分析可知,卡方=,p

11.下面是在三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不同实验条件在结果上是否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 X)

A5550484947

B4548434244

C4143424036

描述

结果

均值的95% 置信区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A5

B5

C5

总15

方差齐性检验

结果

Levene 统计

量df1df2显着性

.104212.902

ANOVA

结果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2.001

组内12

总数14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12.从两所高中随机抽取的普通心理学的成绩如下(假设总体呈正态)。试问两所高中的成绩有无显着不同

A 校: 78 84 81 78 76 83 79 75 85 91

B 校: 85 75 83 87 80 79 88 94 87 82

组统计量

均值的标准

学校N均值标准差误

成绩A10

B10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

的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t 检验

Sig.(差分的95% 置信区间

双标准误差

F Sig.t df侧 )均值差值值下限上限

成假

.094.76318.208

绩设

假.208

答:根据独立样本 t 检验可知, F=,p>,因此没有显着性差异,即两所高中的成绩没有显着不

同。

13. 为研究练习效果,取10 名被试,每人对同一测验进行 2 次,试问练习效果是否显着

被试12345678910

测试 1121125134134170176178187189190

测试 2122145159171176177165189195191

成对样本相关性

N相关显着性

对组测试一& 测试

10.861.001

1

成对样本检验

成对差分

均值的标准差分的95%置信区间

均值标准差误下限上限t df Sig.(双侧 )对被试 19.094 - 被试

12

答:根据配对样本t 检验可知, p=>,因此没有显着性差异,即练习效果无显着性差异。

14.将三岁幼儿经过配对而成的实验组施以 5 种颜色命名的教学,而对照组不施以教学,后期测验得分如下,问两组测验得分有无差异

实验组182026142525211214172019

对照组1320241027172181511622

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相关系

N数Sig.

对1实验组& 对照

12.696.012

成对差分

差分的95% 置

均值的标信区间

均值标准差准误下限上限tdf Sig.(双侧 )对实验.0127111.049

组-

1对照

答:根据配对样本t 检验可知 p=

15.已建立的数据文件。试完成下面的操作:

1.仅对女童身高进行描述性分析;

2.试对身高 (x5,cm)按如下方式分组 :并建立一个新的变量c。

c=1 时,100cm 以下 ;

c=2 时,100cm-120cm;

c=3 时,120cm 以上

描述统计量

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性别46 22.000

身高 ,cm 46

有效的N (列表状态)46

16.某种电子元件的平均寿命x(单位:小时)服从正态分布,现测得16 只元件的寿命分

别为 159、 280、101、 212、 224、379、 179、264、 222、 362、168、 149、 260、485、 170,

问有没有理由认为元件的平均寿命显着地大于225 小时(=)。

单个样本检验

检验值 = 225

差分的95% 置信区间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下限上限

元件寿命.60414.555

答:根据单样本t 检验可知, p=>,因此,无显着性差异,即没有理由认为元件的平均寿

命显着地大于225 小时。

17.一个诊所的心理医生想要比较减少大学生敌意水平的三种方法,他使用了某种测试以测

量敌意程度。测试中高分表示敌意度大,心理医生取得了试验中得到高分以及高分分数比较

接近的 24 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三种治疗方法中,所有的治疗均连续进行了一个学期,每个学生

在学期末都做 HLT 测试。问三种方法的平均分是否有差异。

方法 1:96、 79、 91、85、 83、 91、82、 87

方法 2:77、 76、 74、 73、 78、 71、 78

方法 3:66、 73、 69、66、 77、 73、 71、 70、 74

描述

分数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方法一8

方法二7

方法三9

总数24

方差齐性检验

分数

Levene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221.140

ANOVA

分数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2.000

组内21

总数23

多重比较

分数

LSD

95% 置信区间

(I) 方法(J) 方法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下限上限

方法一方法二*.000

方法三*.000

.000

方法二方法一

*

方法三.057

方法三方法一*.000

方法二.057.1308

*. 均值差的显着性水平为。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着性差异。

18.请根据已建立的数据文件:,完成下列的填空题。

请找出男童身高分布中的奇异值有1个观测量。

所有 6 周岁男孩的体重变量的标准差是;中位数是。

所有幼儿的身高和坐高的相关系数是。

19.为研究某合作游戏对幼儿合作意愿的影响,将18 名幼儿随机分到甲、乙、丙 3 个组,每组6 人,分别参加不同的合作游戏, 12 周后测量他们的合作意愿,数据见表,问不同合作游

戏是否对幼儿的合作意愿产生显着影响

描述

成绩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甲6.44907.18333

乙6.39328.16055

丙6.67132.27406

总数18.62133.14645

方差齐性检验

成绩

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640215.541

ANOVA

成绩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2.026

组内15.269

总数17

多重比较

成绩

LSD

95% 置信区间

(I)分组(J) 分组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下限上限

甲乙.29944.184.2216

丙*.29944.008

乙甲.41667.29944.184

丙.29944.116.1382

丙甲.91667*.29944.008.2784

乙.50000.29944.116

*.均值差的显着性水平为。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产生显着影响。

20.某教师为考察复习方法对学生记忆单词效果的影响,将 20 名学生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5 人采用一

种复习方法,学生学完一定数量单词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习,然后进行测试。结果见表。问

各种方法的效果是否有差异并将各种复习方法按效果好坏排序。

描述性统计量

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

分数20

复习方式20

复习方式N秩均值

分数集中循环复习5

分段循环复习5

逐个击破复习5

梯度学习5

总数20

检验统计量a,b

分数

卡方

df3

渐近显着性.001

a. Kruskal Wallis 检验

b. 分组变量 : 复习方式

答:根据非参数检验中的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可知,p=

均有显着性差异,复习效果排序为分段循环复习>梯度学习>逐个击破学习>集中循环复习。

21.下面的实验显示了睡眠剥夺对智力活动的影响,8 个被试同意48 个小时保持不睡眠,每

隔 12 个小时,研究者给被试若干算术题,表中记录了被试正确解决的算术题数目。

根据上述数据,研究者能否做出睡眠剥夺对被试基本智力活动有显着影响的结论

描述

正确题目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128.59761

248.59761

368.77344

488.70711

总数32.32203

方差齐性检验

正确题目

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482328.698

ANOVA

正确题目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3.458.126.944组内28

总数31

多重比较

正确题目

LSD

(I) 剥夺睡眠时间(J) 剥夺睡眠时间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1224.00000.95197

36.25000.95197.795

48.50000.95197.604 2412.00000.95197

36.25000.95197.795

48.50000.95197.604 3612.95197.795

24.95197.795

48.25000.95197.795 4812.95197.604

24.95197.604

36.95197.795

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因此没有显着性差异,即研究者不能做出睡眠剥夺对被

试基本智力活动有显着影响的结论。

22.一个年级有三个小班,他们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现从各个班级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

记录其成绩如下:

1班: 73, 89,82, 43, 80,73, 66, 45

2班: 88, 78,48, 91, 51, 85,74

3班: 68, 79,56, 91, 71, 87,41, 59

若各班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在显着性水平下检验各班级的平均分数有

无显着差异

描述

成绩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

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

1班8

2班7

3班8

总数23

方差齐性检验

成绩

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014220.987

ANOVA

成绩

平方和df均方F

组间2.181组内20

总数22

多重比较

成绩

LSD

(I) 班级(J) 班级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1班2班.599 3班.988 2班1班.599 3班.609 3班1班.12500.988 2班.609显着性

.836

95% 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p=>,因此没有显着性差异,即在显着性水平下各班级的平均分

数无显着差异。

23. 在一项元记忆发展研究中,研究者从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8 名学生参加实验。实验的任务是:学习 5 大类共 50 个单词,每一大类都有10 个单词。单词打印

再一张纸上,顺序是随机。学会后进行自由回忆,然后按照某种规则计算其输出的群集分数,结果如下表:

这些学生在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水平有无年级差异其发展是均衡的吗

描述

分数

均值的 95%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初一8

初二8

初三8

总数24

方差齐性检验

分数

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644221.535

ANOVA

分数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

组间2.025

组内21

总数23

多重比较

分数

LSD

95% 置信区间

(I) 年级(J) 年级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下限上限

初一初二.648

初三*.011

初二初一.648

初三*.031

初三初一*.011

初二*.031.7704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p=

有年级差异,经过 LSD比较可知,初三年级的记忆策略水平最好,初一年级的记忆策略水平

较差。

24.某研究者调查了一减肥产品的使用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问产品的效果究竟如何

体重控制情况

有效无效合计

是否未使用271946

使用使用203353

该产合计475299

是否使用 *是否有效交叉制表

计数

是否有效

有效无效合计

是否使使用203353

用未使271946

合计475299

卡方检验

渐进 Sig. (双精确 Sig.(双精确 Sig.(单

值df侧 )侧 )侧 )

Pearson 卡方1.037

连续校正b1.060

似然比1.037

Fisher 的精确检.045.030

线性和线性组合1.038

有效案例中的 N99

a. 0 单元格 (.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

b. 仅对 2x2表计算

答:根据交叉表分析可知,p=

较好。

25.某心理学工作者为研究汉字优势字体结构,选取10 名被试,要求每一被试在实验控制条

件,对电脑屏幕上呈现的四种不同结构的汉字作出快速识别反应,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间。其中反应时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析不同字体结构下,被试的识别速度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

被试左右上下独体

1445755422

2530545530

3452630240

4540756630

5428835435

6538440320

7350548536

8452640625

9330650430

10535465428

描述

分数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

左右10

上下10

独体10

总数30

方差齐性检验

分数

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着性

227.311

ANOVA

分数

平方和df均方F显着性组间2.003组内27

总数29

多重比较

分数

LSD

(I) 汉字结构(J) 汉字结构均值差 (I-J)标准误显着性左右上下*.003独体.40000.994上下左右*.003独体*.003独体左右.994上下*.003 *. 均值差的显着性水平为。

95% 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p=

26.五名被试在四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参加某一心理测验,结果如下。问不同的测验环境是

否对这一测验成绩有显着影响。

被试

测验环境

ⅠⅡⅢⅣ

130281634

214181022

324201830

438342044

526281430

描述成绩

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一5

二5

三5

四5

总20

方差齐性检验

成绩

Levene 统计

量df1df2显着性.599316.625

ANOVA

成绩

平方和df均方F 组间3

组内16

总数19

多重比较成绩

LSD

(I) 测验环(J) 测验环均值差

境境(I-J)标准误一二.80000

三*

二一

三*

三一*

二*

四*

四一

三*均值的95% 置

信区

下限上限极小值极大值

显着性

.016

95% 置信区间

显着性下限上限

.860

.028

.227

.860

.039.5575

.170

.028

.039

.002

.227

.170

.002

答: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p=

效果最好。

27.研究者为考察反应时间的发展性变化趋势,分别从 5 岁、 10 岁、 15 机抽取 5 名男性被试,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完成一相同的快速反应作业,如下表所示。试问:被试是否存在反应时间的显着性差异

岁、 20 岁人群中随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

5 岁 10 岁 15 岁 20 岁 300 230 190 165 350 190 175 160 320 185 180 145 345

215 165 150 330

190

210

170

描述

分数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下限

上限

极小值

极大值

5岁 5 10岁 5 15岁 5 20岁

5 总数

20

方差齐性检验

分数

Levene 统计量

df1

df2

显着性

.926

3

16

.451

ANOVA

分数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着性

组间 3 .000

组内 16

总数

19

多重比较

分数

LSD

95% 置信区间

(I) 年龄 (J) 年龄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着性

下限

上限

5岁

10岁

*

.000

15岁

*

.000

20岁

*

.000

10岁 5岁

*

.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