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985考公务员值得吗  > 985名校生考公务员值得吗,家长表示:很多孩子都后悔了

985名校生考公务员值得吗,家长表示:很多孩子都后悔了

曾几何时,我们有着“三流人才公务员”的调侃,公务员早早就被扣上“薪酬少”、“死工资”等帽子,在那个时候,公务员的工作并不被广大毕业生所追捧。

但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内卷趋势愈演愈烈,再加之2021、2022年疫情对外企和私企几乎全方位的打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项目组于2021年3月下旬对19所高等学校的3030名应届毕业生实施追踪调查,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应届毕业生没有真正进入找工作应聘的状态。在应届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考公成为了大学生话题中的新热点。

同时,根据腾讯谷雨数据关于C9高校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率,我们不难发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类“高不可攀”的985们,也不乏有人下海考公务员,在粉笔考公等在线教育机构里奋笔疾书以求得一个上岸的机会。

那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名校学生挤入体制,究竟值不值得?“值不值得”其实感叹的好似是学生们在大学专业中的投入付之东流,是对国家如今又缺少一个科研人才的惋惜,也是对名校学子在公务员中失去竞争优势、“泯然众人矣”的痛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将在此文中把它们拆分开来,一一回答。

1.公务员与专业不对口,大学的学习岂不是白费?

公务员,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的是所有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行政编,事业编,教师编等等;狭义上则特指行政编制人员。

事业编包罗万象,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等都属于事业编制单位,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的专业都能在事业编中找到相关的对口编制。

而行政编就更不用说,最热门的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也就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许多优秀法学生的向往之地。在这两个机关中,他们不仅可以惩恶扬善,少部分同学还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参与国家法律条文的编纂,从上而下的完善国家司法体制。

与此同时,其他行政编的基层公务员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扶贫”。现在许多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和扶贫团队,都是出自各名校,尤其是在农业、养殖业有学术基础的同学更能实打实地帮助到基础的普通群众。

据此,虽然不少家长都说他们的985名校孩子在进入体制内都后悔了,但其实名校学生们若能好好比较各编制内容和方向,公务员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既贴近实际生活,又能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掌握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力。

2.与公务员相比,名校同学是不是更应该投入到科研中去?

笔者这里所谈论的科研,并不包含博士生(读到博士算是对学术有一定的造诣和热爱了),主要指的其实是研究生。事实上仅在我的社交范围内,名校同学并不是都热衷于科研和学术,大多数考研从事学术的同学,其实是处于大环境的考研热潮和就业难的形势所逼,所以科研反而给了他们巨大的精神压力。比如笔者一个在西安交通大学读研的学姐,她已经在择选考公的地区和单位了。

如果我们在任意一个社交软件上搜索:学术、研究生等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大多数都是学生对论文数量、质量、答辩、查重的吐槽,这里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同学经历高考之后,迷迷糊糊就选了专业,缺乏对于本专业的热情,进行科研学习对于他们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同时高校内对论文的发表过于死板,也容易造成学生精神压力过大,更有甚者在退学和休学的边缘挣扎,或因为论文不过关而跳楼自杀。

除了科研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最重要的是,公务员在待遇上确实有着研究生无可比拟的优点:一是有“五险一金”,在目前养老设施不够完善、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这确实能给人打上一针强心剂;二是比起平均1000左右的研究生工资,北上广地区平均7000~8000,普通地区平均4000左右的公务员工资着实更吸引人,这还不算上年终奖金、住房、交通等额外津贴。

这么看来,一个志不在学的名校学生与其在学术苦海中沉浮,又或是在就业浪潮中寻找一席之地, 不如踏踏实实准备公考,博取一个较为稳定的公务员身份。

3.公务员的工作会使名校学子失去竞争优势吗?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因为很多人担心,名校毕业生进入公务员工作之后,他的工作伙伴也许只是来自普通一本、二本,但工作待遇却相差无几,失去了名校的光环和竞争优势。

暂且不谈其中隐约存在的学历歧视,实际上许多985大学在公务员方面,确实是有着优势的:

比如定向选调生,它简单来说就是各省的组织部面向高校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到基层进行锻炼,然后再进行提干的一种身份,现如今我国各省定向选调生门槛很高,基本上都是985的学生在参报,甚者要求是985的研究生。这类学生通过筛选之后,就能够直接成为公务员,而且定为副科级,晋升速度远远高于普通人。

再比如各省(如山东、福建、四川)的特殊人才引进项目,它们大多面向985的研究生甚者博士生,清北毕业博士生有可能直接享受副处级待遇,提干的速度也令人羡慕。

笔者也认为,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评判的标准更倾向于工作能力而不是学校的光环。过度放大自己的学历而忽视日复一日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才会使人“泯然众人矣”。

一路分析下来,我们其实不难看出,不管你是二本学子,还是名校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看法、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去报考并从事公务员,所谓“人才的浪费”无非是对公务员职业的一种变相歧视和贬低。尤其是在国际形势略有动荡、007,996工作体制横行霸道的今天,公务员所代表的,更是青年对稳定、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不管如今的名校大学生何去何从,尊重才是最好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