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21考研有多难  > 纯文科生,考研有多难?

纯文科生,考研有多难?

原创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23成硕的准研究生们还没正式入学,24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

近日,随着各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陆续发布,考研人的神经也日益进入战斗状态。毕竟,谁都知道,现在“成硕”有多难。

而在这些人中,最紧张的,或许是那些人文学科主干学科专业的考生——考研难,而想在这些学科专业考上研,难上加难。

文史哲考研,有多难?

文史哲——文学、历史学、哲学三巨头,是公认的人文学科主干学科。已故复旦大学教授汪堂家在《为何要高度重视人文科学》一文中便明确表示:“不管人们如何界定‘人文科学’,文、史、哲始终是人文科学的主干。”在今年吉林省《关于吉林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中,原文则将“哲学、文学、历史学”明确定义为“人文科学类”。而学这三门学科的人,通常被称为“纯文科生”。

缩招,家常便饭

纯文科生成硕难,首先便表现在文史哲学科专业研招人数少上。

这几年,研究生扩招是大趋势,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仅在2022年,研究生招生数就比上年增加了6.60万人,增长5.61%。

不过研究生总体扩招,和纯文科生没什么关系,毕竟,对于文史哲学科专业而言,大扩是做梦,小扩是奇迹,不扩是正常,缩招则是家常便饭。软科搜集了部分“双一流”高校相关数据,对比了近五年高校整体拟招人数及人文学科专业拟招人数的增长情况:

从扩招比来看,无论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强校、综合院校还是理工院校,研究生整体扩招的幅度都很明显,然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扩招跟不上趟、缩招重拳出击”的人文学科专业:五年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扩招26.3%,而作为优势学科专业的人文学科专业扩招仅4.5%;武汉大学整体小扩4.5%,可人文学科专业招生数大退13.7%;南开大学整体缩招,不过,其整体缩招0.5%,而人文学科专业缩招24.8%……

对手,八方来袭

与“少招”配套的,还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考研人数从2016年起便进入了高增长阶段,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已经攀升到了惊人的474万人。

整体考研大热,人文学科专业也不能幸免。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官方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数据(不含推免生),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系全系专业还是872进57,报录比6.5%。仅仅过了两年,这一数据便在2023年攀升至905进55,报录比6.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21年只有3个人报考,在录取人数只增长了1的情况下,2023年有30人报考,报考人数增长900%!

考题,全面升级

“竞争对手”大增,试题也不让人省心。

以专业课自命题为主的文学学科专业考研为例,近年来,文学学科专业考研招收院校普遍将考研范围由小综合变为大综合。

原本,各专业的考生只需要准备与所考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目及内容,如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生,专业课便只需专攻“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有志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便大多只需将“中国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吃透,考纲也写得很明确。

而现在,在许多院校的文学学科下,无论什么专业方向,学生均考涉及所有方向的大综合试卷。如此一来,如果按照每个小方向备考需1~2部专业书来计算,考生总共起码也要准备一二十部书,叠页码“成千上万”不在话下——而这还只是专业课的备考准备。如此一来,备考阵线势必拉长,考生的“沉没成本”也无形中飙升了不少。

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截图自北师大研招网)。808是北师大文学院除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和文学创作专业外所有开设专业的专业考研科目之一,是毫无疑问的“大综合”。

招生人数少、报录比惨烈、备考难度高……种种原因,都使得人文学科专业的考研人越考越难。这些都直接反映在了节节攀升的国家线上:六年前分数线排名同年各学科专业第一的文学类专业,六年后还是冠军;哲学类专业,六年暴涨43分;分本就不低的历史学类专业,上涨同样稳健。

过五关,斩六将,纯文科生,成硕,太难!

“难,也得考”

纯文科生成硕难,然而,力争“上硕”又是许多纯文科生不得不做的事情。

一方面,“文科就业难”是客观现象。

根据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年理科、工科的就业签约率分别为29.5%和17.3%,而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不到理科生的一半。《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则显示,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较为青睐的互联网与教培行业等招聘需求缩减,这意味着,对于这些文科生来说,能选择的岗位更少。

图源: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教育行业是人文学科专业学生的一大就业去向,与教培行业需求骤减相应的,是节节攀升的中小学校招聘要求。

尽管各地学校的校招公告中,对应聘人的学历要求大多为“本科及以上”,但从实际录用情况来看,想要去比较好的中小学校,硕士文凭才是相对保险的“入场券”。如深圳市盐田区公布的2022秋季应届生拟聘用教师名单显示,中学语文、历史、政治公示的8个录用人选中有7个就是研究生硕士,硕士比为87.5%,而中学物理、数学、化学教师硕士比则为75%。

2022年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系统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名单(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师部分)

另一方面,研究生比本科生在薪酬确实具备显著优势,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收入方面,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力争上硕,也是普遍毕业薪资不高的众多纯文科生们“钱袋子”攸关的选择。

“因为热爱”

在众多的现实原因之外,还有一项看上去“虚无缥缈”,但又确实真实存在的原因,在后面支撑着文史哲学生们跋山涉水、不断拼搏,那便是“热爱”。

在社交软件“小红书”上,“杨宁”二字是流量密码。他是一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的大学老师,其关于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议论,被网友反复引用、点赞,引起了很多文科生的共鸣:

截图自:小红书

因为热爱,所以想继续研究、继续探索其中奥妙,学深学透——这是很多越考越难、越难越考的纯文科生们考研的纯粹想法。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2022抖音知识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观看高校直播的抖音用户达9500万,收藏量最高的十大高校公开课中,文史哲课程占了四席。而粉丝最多的十大高校认证教授中,来自文史哲学科的教授便有5位。

截图自:巨量算数微信公众号

人文学科,一点也不冷。我们相信,在新时代下,文史哲学科专业的学生们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点亮人文学科独有的知识灯塔。

原标题:《纯文科生,考研有多难?》

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