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中英合作自考会计学试题和答案  > 从2002年以来货币政策变化看我国宏观调控(一)

从2002年以来货币政策变化看我国宏观调控(一)

1. 引言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一国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西方发达国家对宏观调控多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高涨,出现通货膨胀时,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膨胀,降低物价,稳定物价。当经济萧条,存在大量失业,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收入增长,扩大就业。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与西方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它也包括: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货币政策是国家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并由此调节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宽松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此种政策。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通过削减货币供给增长以降低总需求,因此通胀严重时多采用此政策。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实践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因此,货币政策主要是从一国和国际经济金融全局的视角,运用宏观政策工具和手段解决经济金融的宏观问题,以达到对总量的调节、实现总体平衡。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经济金融的周期性波动,期望通过逆风向的操作,烫平宏观经济金融的波动。但是,在宏观经济金融短期频繁波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也势必造成人们预期的混乱,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美联储法案规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应使货币和信贷总量的长远增长与对经济的长远潜力相称以提高生产力,从而有效地达到促进充分就业、稳定价格以及温和长期利率等目标”。可见,货币政策应根据宏观经济金融的中长期波动的特征进行调整。

2007年以来,我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到2010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物价上涨,再到2012年初为“保增长”之目标,政策当局频频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压力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加剧以及民间融资利率的攀升,中小企业“倒闭潮”意欲来袭的背景下,再度引发了货币政策松紧的争议。在2011年7月,工商联对17省市中小企业的大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分析称,2008年时外需虽然缩减,但信贷的放松让企业资金面并不紧张,而当前企业的处境是,外需还未真正恢复,银根的紧缩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岌岌可危。有观点认为,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这个局面的重要原因。类似的质疑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已多次出现。适应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调节是货币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货币政策遵循的原则和做法。但是,货币政策方向应如何改变、如何微调、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机选择等等确实都容易引起争议。

货币政策核心是促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1]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预期通胀率也是决定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评价货币政策转变节点的正确以否,关键要看从政策目标的确定到政策的退出是否有利于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为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