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考试题的网站  > 砥砺深耕 “研”以致远

砥砺深耕 “研”以致远

为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主动研究新高考命题动向,及时分析2022年高考试题特点、总结备考得失,充分发挥高考试题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近日,我校教务处利用暑期校本培训时间,组织了2022年高考试题分析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个人自主研究阶段,要求每位教师结合各科《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2022年高考试题进行全面细致科学地分析,撰写分析报告。第二阶段为教研组集中交流研讨阶段,以学科为单位,九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九大学科全体教师参会,各学科教师代表交流研究体会,各学科蹲点领导进行总结点评。

教研组交流研讨会上,各学科组教师代表围绕“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必备关键能力培养等问题,深入剖析2022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变化,思索探寻新高考命题的趋势及方向,并立足考点,结合学情,给出具体详尽、切实可行的备考方略。本次高考试题分析研讨活动,是学校应对“三新”变化的又一重要举措,激发了各科教师研究新高考的内驱力,营造了人人参与高考研究的良好氛围。

语文组

张婷老师从勾连课本、夯实基础、注重情境、推进阅读方面着力说明新教材与新高考之间的关系。黄琰艳老师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标准,论说以学生和文本为中心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张小娟老师鼓励引导学生多阅读,广积累,常思考,厚积薄发,应对常变常新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曹伟娟老师从诗歌题得到了教学启发:转译古诗词的文本语言,转化试题的命题语言,转述答案的答题语言。朱丽君老师从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细则“四等七级”出发,结合样卷,详细解读了“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全组老师认真学习,积极记录,偶有讨论,常在沉思。

数学组

数学组邀请了原我校特级教师陈颖老师作高考试题专题分析,陈老师重点围绕全国高考试卷中的导数与解析几何两块考点,从典型题目与方法分析、命题规律、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等模块给全组老师进行了分享。他的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全体老师对“高考研究”的认识更为深刻,受益匪浅。

英语组

英语组的老师对“三新”背景下高考试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选了六位老师代表进行了高考试卷研讨发言,让大家受益匪浅。季娟、羌洋熠、张琦等三位老师作为近两年新高考模式的亲历者,从新课标在课堂45分钟教学的落地方面进行了无私分享。周艳飞、费佳璐两位老师作为新高三的老师,在对试卷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应用文写作和阅读理解大类进行了考察规律的总结和趋势的判断。王嘉老师作为后起之秀,依托自己的硕士学术背景,结合新课标对高考试卷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物理组

王先圣、刘理老师分别对江苏高考压轴题、实验题进行分析和拓展,蔡龚辉、刘先锋老师从高考真题与模拟试题的比较引发对高考备考的反思;吴东兴组长从建模和用模角度对比了近两年高考试题,提出教学建议:加强模型建构研究,回归物理本源,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物理素养,以不变应万变。

化学组

赵佳越、杨军和于容峻老师分享了高考题研究成果。赵老师详细比较了2021年和2022年高考题的区别和联系,并重点研究了几个答题难点和技巧;杨老师着重研究了高考题如何与平时教学相结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于老师主要谈高考题对高三复习的启示以及后面命题的展望。

生物组

周芬老师交流了2022年高考试题分析,高红梅老师交流2022高考全国卷的分析,顾金明、张玉忠老师交流2022年山东省生物试卷分析和备考规划。生物教研组的老师从不同地区的试题评析入手研讨日常教学要求,形成了“精心备课,提高效率;精选试题,科学训练”的共识,以实现高效备考。

政治组

政治组老师交流后认为,高考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命题总体上价值导向非常突出,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试题不仅考查课程知识,还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实际生活结合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老师们认为,研究高考试题能为今后的教学与备考指明方向。

历史组

全组老师共同探讨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特点,针对性地对部分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优秀的教育教学背后,一定有着焚膏继晷,韦编三绝的研究精神。老师们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对“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理组

江俊武老师以全国乙卷为例,分析了高考试题考查内容以及命题特点;刘家亮老师以江苏卷主观题为例,从情景设置、呈现形式和创新点等方面提出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张永辉老师以江苏卷选择题为例讲述了地理迁移能力的应用。三位老师都强调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参加研讨的老师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收获满满。

高考试题体现国家意志,体现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则明晰了学科素养考察的方式,深化了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提升了教师课程育人的水平。

学无已时,研无止境。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全新挑战,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紧随教改前沿,以学科教研组为载体,构建教师共研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以研促教,始终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进通高教育教学高品质发展。

撰稿:单丽梅初审:张春明图文:陈永峰

校审:王冰心终审:张圣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