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中生物必修一大题真题  > 高中生物必修2(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2(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2.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进行随机结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4.正常结球甘蓝植株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如表是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 121 0 451 30②紫色叶×绿色叶 89 0 242 81A.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表型的比例为3∶15.油菜为两性花,其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B.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C.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D.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情况6.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对宿主细胞进行标记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和搅拌的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现象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该转化因子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7.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8.人类A、 B、 AB和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名A型血男子与一位B型血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小孩。以下关于这个小孩血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能是A型 B.可以是A、 B、 AB、O型中的任一种C.只能是AB型 D.不可能是O型9.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B.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C.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所观察细胞染色体数量不可能为精子的4倍10.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1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B.在O~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细菌体内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12.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两条链都作为转录的模板 B.遇到终止密码子时转录过程就停止C.转录过程只可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D.转录过程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13.已知果蝇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有某果蝇群体,世代均表现为黑身,科学家用药物M处理一果蝇胚胎,该胚胎发育为灰身果蝇(记为甲)。若想验证药物M引发个体甲在胚胎期发生的是显性突变,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甲与其他黑身个体杂交,观察后代表型B.取甲的生殖细胞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显性基因C.将甲与其他黑身个体杂交,并用药物M处理胚胎期细胞,观察后代表型D.将群体内的黑身个体杂交,并用药物M处理胚胎期细胞,观察后代表型14.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型为AA的野生猕猴桃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获得的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过程②③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C.植株甲中基因型为AAa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D.过程⑤形成花药时发生了基因重组15.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B.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C.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D.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协同进化16.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右图表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由上到下越来越古老)的出现情况,则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A.→→ B.→→C.→→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17.(12分)人类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__。18.(12分)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丙过程中某细胞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________。(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于乙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阶段。(填标号)(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填“①”“②”或“③”);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5)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A外,还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19.(14分)如图表示真核生物核DNA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①、③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2)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NA与RNA分子在组成上,除碱基不同外,另一个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②过程形成的mRNA含有1 0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60%,则该DNA片段至少含有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碱基对________个。20.(14分)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和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③指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隔离。(3)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结合查哥夫的实验结果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得出了碱基配对方式,D错误。2.D 解析: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因此雄性基因型为aDa+、aDad,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a+ad,雌性基因型为adad。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不可能有基因型为aDaD的个体,因为aD基因决定雄性,两个雄性无法杂交,A错误;aDaD需要双亲分别提供aD的配子,而aD基因决定雄性,因此不可能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B错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需加倍才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错误;若子代中1/4是雌株(adad),双亲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为1/2,则母本一定是a+ad(雌雄同株),D正确。3.D 解析: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为自己的假说提供证据,测交指的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4.A 解析: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则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①组F2紫色叶∶绿色叶≈15∶1推知,其F1基因型均为AaBb,亲本基因型分别为紫色叶AABB,绿色叶aabb,B错误;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包含了三种纯合子,每种占F2的1/16,则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C错误;组合②的F2紫色叶∶绿色叶≈3∶1,则F1为Aabb或aaBb,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表型的比例为1∶1,D错误。5.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因此基因型为M_R_、M_rr、mmrr的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基因型为mmR_的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可以产生可育的花粉,其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A正确;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都含有rr基因,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所以都是雄性可育,B正确;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所以该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C正确;由题意可知,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M_R_、M_rr、mmrr,由此可推知,不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为雄性不育(mmR_)的现象,D错误。6.B 解析:噬菌体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因此标记T2噬菌体前应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和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A项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搅拌是否充分均会影响沉淀物或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C项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表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项正确。7.B 解析: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为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如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D错误。8.B 解析:一个血型为A型的男子(IAIA或IAi)与B型血的女子(IBIB或IBi)婚配,生了一个小孩,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不确定,根据分离定律可知,该小孩的基因型可能为IAIB、IAi、ii、IBi,即该小孩的血型可能为A、 B、 AB、O型中的任一种,B正确。9.D 解析: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产生的配子数量多,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A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才分裂,在着丝粒分裂之前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B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均为2n,是相等的,C正确;在精巢中,有的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精子中染色体数量的4倍,D错误。10.C 解析:甲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因此甲组培养皿中不仅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测转化物质是DNA,B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后R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DNA参与了R型菌的转化,C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错误。11.B 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是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细菌提供的ATP,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A正确;在O~t1时间内,噬菌体可能已侵入到细菌体内,但还没有大量繁殖,B错误;在t1~t2时间内,由于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C正确;在t2~t3时间内,被侵染的细菌已裂解死亡,所以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D正确。12.D解析:转录过程中,一个基因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A错误;遇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过程就停止,B错误;基因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错误;转录合成RNA,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13.A 解析:将甲与其他黑身(bb)个体杂交,若药物M引发个体甲在胚胎期发生的是显性突变,则甲的基因型为BB或Bb,后代的基因型为Bb或Bb、bb,则后代会出现灰身。若没有发生显性突变,甲的基因型仍然是bb,则后代不会出现灰身,因此将甲与其他黑身个体杂交,观察后代表型,能验证药物M引发个体甲胚胎期发生的是否显性突变,A正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的基因,B错误;由于药物M会引起基因发生突变,因此用药物M处理胚胎期细胞,会导致后代表型与实验结果不同,该实验设计不能用来验证药物M引发个体甲胚胎期发生的是否显性突变,C、D错误。14.C 解析:①诱导染色体加倍可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⑦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染色体不加倍,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A错误;过程②③是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因素诱导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植株甲是三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3×29=87,C正确;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Aa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所以⑤形成花药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15.D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进化的结果,但没有产生新物种,B错误;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C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协同进化,D正确。16.A 解析: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所代表生物的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所代表生物的结构越复杂、越高等。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说明该生物较简单、低等;中间层出现的“”较高等;最上层出现的“”最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如图所示:(2)1/81/4(3)0.011.98%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遗传系谱图,如答案所示。(2)假设用H、h表示与血友病相关的一对等位基因,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该家系的系谱图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大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小女儿的基因型为1/2XHXh或1/2XHXH,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若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小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则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XHXh)的概率为1/4。(3)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由于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所以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Xh)频率为0.01,正常基因(XH)频率为0.99,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XHXh)的比例为2×1%×99%=1.98%。18.答案:(1)中心体(2)82②(3)③⑥ (4)②aB(5)BD(B、D顺序可调换)解析:(1)与动物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其中线粒体能够提供能量,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能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条、2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对应乙图中的②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都与着丝粒的分裂有关,处于乙图中的③⑥阶段。(4)图丁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的图像,细胞均等分裂,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②第一极体的分裂;由于细胞Ⅴ的基因组成是Ab,所以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aB。(5)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就含有等位基因,所以A、B、D符合。19.答案:(1)复制翻译(2)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A与U配对(A—U),G与C配对(C—G)(3)五碳糖不同(DNA中是脱氧核糖,RNA中是核糖)(4)400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①是DNA复制,②是由DNA到RNA的转录过程,③是由RNA到蛋白质的翻译过程。(2)②转录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与U,G与C。(3)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特有的含氮碱基T,RNA中含有的是核糖和特有的含氮碱基U,所以除了碱基不同外,就是五碳糖不同,DNA中是脱氧核糖,RNA中是核糖。(4)如果mRNA中含有1 000个碱基,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60%,那么A和U占该链的40%,即4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其模板链中A和T占该链的40%,即400个,在另一条链中也是400个,在整个DNA片段中至少有400对。20.答案:(1)突变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学说生殖(3)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55%15%70%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解析:(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进化的内因。(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则AA的个体占40%,Aa的个体占60%。该种群自交,AA的个体自交后代仍为AA,占40%;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占15%,Aa占30%,aa占15%。因此自交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30%×1/2=70%。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