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苗长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Email:chhmiao@henu.edu.cn
●教育背景
1993/09 - 1996/07,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人文地理学,博士
1986/09 - 1989/06,河南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学,硕士
1982/09 - 1986/07,河南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学士
●工作经历
1989/07 -1999/12,河南大学地理系
1989/07 -1999/1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000/09 - 2001/08,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1/05 - 2004/08,河南大学担任科研处副处长
2006/08 - 2007/0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4-至今,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代表性成果
1.研究项目
(1)2017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2017-2018。
(2)2017年咨询类项目(横向课题),河南省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成效评估研究,2017。
(3)2017年服务类项目(横向课题),国土空间区域协同与城乡统筹研究,2017-2018。
(4)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环境效应,2015-2019。
(5)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机制及演化路径研究,2011-2013。
(6)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省内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经济转型、产业重组与空间集聚,2014-2018。
(7)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河南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5-2016。
(8)201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区集群化发展研究,2012-2013。
(9)2012年亚行政策改革和能力建设支援便利三期子项目,2012-2013。
(10)2012年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国土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12-2014。
(11)2012年地方政府委托项目,濮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2012-2012。
(12)2012年河南新型工业化研究课题,河南省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研究,2012-2013。
(13)2014年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意见,2014-2014。
2.研究论文
(1)changhong Miao,Network configurations and R&D activities of the ICT industry in Suzhou municipality,China, Geoforum.2011.
(2)changhong Miao,Spationtemporal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Water Pollu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Sustainability.2015.
(3)changhong Miao,Spatial Assessment of Cancer Incidences and the Risk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Emission in. Sustainability.2016.
(4)苗长虹,胡志强.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3):271-279.
(5)苗长虹,魏也华.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9-07-15.
(6)苗长虹,张建伟.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01):54-59.
(7)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03-30.
(8)苗长虹.全球-地方联结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以河南许昌发制品产业为例[J].地理学报,2006-04-30.
(9)苗长虹,魏也华.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J].地理研究,2007(06):1233-1246.
(10)苗长虹,赵建吉.打造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在加快黄河文明复兴中促进中原更出彩[J].河南日报,2015-10-29.
(11)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04):68-76.
(12)苗长虹,艾少伟.“学习场”结构与空间中的创新[J].经济地理,2009,29(07):1057-1063.
(13)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06):644-650.
(14)苗长虹.“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J].人文地理,2006(06):97-103.
(15)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经济地理,2003(05):577-581.
(16)苗长虹.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J].人民日报.2016-10-12.
(17)苗长虹.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N].河南日报,2018-03-15(008).
(18)苗长虹.富民强省中原出彩[N].河南日报,2017-09-07(003).
(19)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04):296-305.
(20)苗长虹.河南创新发展:短板在哪路径何在[N].河南日报,2016-06-03(019).
(21)苗长虹.欧美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发展方向[J].地理科学,2007(05):617-623.
(22)苗长虹.增长极概念的演化与区域发展重点的转变[J].区域经济评论,2016(04):7-9.
(23)苗长虹,李谢辉.第二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沿黄经济区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J].地理研究,2010,29(11):2108.
(24)苗长虹,李谢辉.“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述评[J].地理研究,2009,28(03):851.
(25)苗长虹,魏也华.技术学习与创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人文地理,2007(05):1-9+18.
(26)苗长虹.“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J].人文地理,2006(06):97-103.
(27)苗长虹.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J].人文地理,2005(05):19-25.
(28)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04):11-14.
(29)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J].人文地理,2003(03):42-46.
(30)苗长虹.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的复兴及其理论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1):1-6.
(31)胡志强,苗健铭,苗长虹.中国地市尺度工业污染的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6,35(08):1470-1482.
(32)苗长虹.增长极概念的演化与区域发展重点的转变[J].区域经济评论,2016(04):7-9.
(33)王海江,苗长虹,牛海鹏,袁占良.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6,35(04):745-756.
(34)段小薇,李璐璐,苗长虹,胡志强.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05):681-690.
(35)王海江,苗长虹.中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的空间联系及其结构图谱[J].地理研究,2015,34(01):157-168.
(36)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基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J].
地理学报,2014,69(12):1753-1766.
(37)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4,33(07):1239-1250.
(38)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2):58-66.
(39)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12):15-20+33.
(40)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崔彩辉.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32(07):18-23.
(41)艾少伟,苗长虹.异质性“通道”与跨国公司地方化结网——以苏州工业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08):1483-1498.
3.出版著作
(1)茹乐峰,苗长虹.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研究:以郑东新区为例.科学出版社,2016.7
(2)王海江、苗长虹.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科学出版社,2016.6
(3)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0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12
(4)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9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10
(5)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8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3
(6)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7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3
(7)苗长虹等.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6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12
(8)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5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12
(9)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7
(10)苗长虹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11
(11)苗长虹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科学出版社,2013.11
(12)苗长虹等.沿黄三城市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4
(13)苗长虹等.空间集聚、关系建构与区域发展.中华书局,2011.9
(14)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新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7
(15)秦耀辰、苗长虹.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2
●代表性奖励或荣誉称号
(1)2006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工程
(2)2011年在《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2011年主持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4)2012年主持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5)2012年主持空间集聚、关系建构与区域发展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一等奖
(6)2012年主持新经济地理学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7)2012年在《空间集聚、关系建构与区域发展》项目中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2012年在《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中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9)2012年在《新经济地理学》项目中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10)2014年主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11)2014年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项目中获得省部级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2)2014年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13)2016年主持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区集群化发展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