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学院
经济学-四年经济学学士 2贸易经济经济与贸易类四年经济学学士 3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贸易类四年经济学学士 4财政学财政学类四年经济学学士 5税收学财政学类四年经济学学士 6数字经济
-四年经济学学士 7经济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四年经济学和工学学士学位
经济学院前身为 1994 年设立的贸易经济系。1992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重庆市首批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首批重庆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以及税务专硕,是服务国家 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的依托单位。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贸易经济、财政学和税收学五个本科专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 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经济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同时,经济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专业;贸易经济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97 人、硕士2788 人,博士 72 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1人,专任教师92人。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5.95%;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 77人,占比69.37%,硕士2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8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1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1人、重庆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人选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巴渝讲座教授2人、巴渝青年学者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4人。
科学研究
近五年,学院新增国家级项目2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28项,其他各类纵向课题55项,项目横向课题73项,上述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到3157.18万元;学院教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6篇;学院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 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共出版学术专著 54 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建有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1个(东南亚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共获得各类批示 4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6项。
办学特色
学院积极进行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实施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守正创新,是重庆市唯一的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内陆开放高地研究中心”。学院开设了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1”中外合作实验班、与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经济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7项,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5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重庆市海外留学生全英文一流课程1门,重庆市虚拟教研室1个,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获得市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27项。
学生培养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三型一化”培养定位,深入开展翠湖书院建设,打造学生一站式社区,实施“1234”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新儒商”精神的文化传承创新,创新开展管理服务和特色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我管理,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引领社会发展的财经特色高素质经贸人才。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重庆市和学校的各项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其中国家级211人次,市级264人次,校级1130余人次;学院有100余名同学分别被学校选派到美国、挪威和波兰等国家交换学习和访问;学生志愿者活动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学院团委及活动多次评为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十佳精品活动”等荣誉称号;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